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021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涉及线圈绕制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和支架,所述底板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中上端左右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延伸至支架外侧,所述传动轴上键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位于支架的中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涡轮和蜗杆的配合传动设计,在绕制线圈时,蜗杆只能带动涡轮,而涡轮不能带动蜗杆,不但可以有效防止涡轮自由倒转,而且这样的传动设计能够防止在缠绕线圈过程中出现匝间松动,可以有效确保线圈匝间的紧密型和均匀性;通过手柄的设计,不但可以对手柄方便拆卸,而且使用手柄还便于操控,安全性高,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圈绕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利用磁力合闸、永磁力保持、同向磁性相斥而分闸的磁力机构,这些磁力机构用到的分闸线圈大多是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无骨架的线圈来绕制,但是这样在绕制线圈时,容易是线圈匝间出现松动,并且还不能保证线圈间的紧密型和均匀性,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架,所述底板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中上端左右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延伸至支架外侧,所述传动轴上键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位于支架的中部,所述支架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涡轮啮合;
[0006]所述传动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支架的外侧,所述传动轴上远离支架的一端依次键连接有定位套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远离定位套的一端设有挡帽,所述挡帽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接板、螺栓和凹槽,所述第一挡板靠近定位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凹槽上。
[0008]优选的,所述蜗杆上安装有手柄。/>[0009]优选的,所述手柄为“Z”字形。
[0010]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中部中空。
[0011]优选的,所述涡轮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接在传动轴上,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与支架内壁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上套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与支架的外壁贴合,另一端与第一挡板贴合。
[0013]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涡轮和蜗杆的配合传动设计,在绕制线圈时,蜗杆只能带动涡轮,而涡轮不能带动蜗杆,不但可以有效防止涡轮自由倒转,而且这样的传动设计能够防止在缠绕线圈过程中出现匝间松动,可以有效确保线圈匝间的紧密型和均匀性;通过手柄的设计,不但可以对手柄方便拆卸,而且使用手柄还便于操控,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9]1、底板;2、支架;3、传动轴;4、涡轮;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蜗杆;8、手柄;9、固定装置;901、卡接板;902、螺栓;903、凹槽;10、定位套;11、第一套管;12、第二套管;13、挡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
[0021]参照图1

图3所示,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架2,底板1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的中部中空,便于安装传动轴3、涡轮4和蜗杆7,支架2的中上端左右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3,传动轴3的一端延伸至支架2外侧,便于安装第一挡板5、定位套10和第二挡板6,传动轴3上键连接有涡轮4,涡轮4位于支架2的中部,支架2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7,蜗杆7与涡轮4啮合,用于传动轴3进行转动,同时采用涡轮4和蜗杆7的传动方式,蜗杆7只能带动涡轮4转动,而涡轮4不能带动蜗杆7转动,进而可以有效防止扁铜线绕制过程中涡轮4倒转,而且还能够使扁铜线绕制时非常紧密和均匀;
[0022]传动轴3上固定套接有第一挡板5,第一挡板5上设有固定装置9,固定装置9用于固定扁铜线的头端,便于对扁铜线进行绕制,第一挡板5位于支架2的外侧,传动轴3上远离支架2的一端依次键连接有定位套10和第二挡板6,定位套10用于缠绕扁铜线,第二挡板6用于对定位套10进行挤压,第二挡板6远离定位套10的一端设有挡帽13,挡帽13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上,挡帽13用于挤压固定第二挡板6,挡帽13、第二挡板6、定位套10和第一挡板5配合,可以一起随传动轴3进行转动,进而可以使定位套10缠绕扁铜线;
[0023]固定装置9包括卡接板901、螺栓902和凹槽903,第一挡板5靠近定位套1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903,凹槽903上设置卡接板901,凹槽903上设有卡接板901,卡接板901通过螺栓902固定在凹槽903上,然后通过螺帽进行固定,便于卡接板901固定卡接扁铜线的一端,同时为了不影响定位套10缠绕扁铜线;
[0024]蜗杆7上安装有手柄8,手柄8用于对蜗杆7进行转动;
[0025]手柄8为“Z”字形,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转动;
[0026]涡轮4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套管11,第一套管11套接在传动轴3上,并且两个第一
套管11的另一端与支架2内壁贴合,为了能保证涡轮4不随意左右移动,可以较好的和蜗杆7配合转动;
[0027]传动轴3上套接有第二套管12,第二套管12的一端与支架2的外壁贴合,另一端与第一挡板5贴合,便于使第一挡板5和支架2有一定的间距。
[0028]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扁铜线进行绕制时,将定位套10、第二挡板6依次键连接在传动轴3上,固定安装挡帽13,使挡帽13对第二挡板6和定位套10挤压,直至使第二挡板6、定位套10和第一挡板5相互挤压固定,然后将扁铜线的一端卡接在卡接板901上,此时手动顺时针转动手柄8,手柄8将带动蜗杆7转动,蜗杆7将带动涡轮4转动,进而使转动轴进行转动,在转动轴的转动作用下,转动轴带动定位套10进行转动,可以使扁铜线绕制在定位套10上,进而对扁铜线进行绕制。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架(2),所述底板(1)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中上端左右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的一端延伸至支架(2)外侧,所述传动轴(3)上键连接有涡轮(4),所述涡轮(4)位于支架(2)的中部,所述支架(2)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7),所述蜗杆(7)与涡轮(4)啮合;所述传动轴(3)上固定套接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上设有固定装置(9),所述第一挡板(5)位于支架(2)的外侧,所述传动轴(3)上远离支架(2)的一端依次键连接有定位套(10)和第二挡板(6),所述第二挡板(6)远离定位套(10)的一端设有挡帽(13),所述挡帽(13)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流盘式同轴单层多匝线圈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9)包括卡接板(901)、螺栓(902)和凹槽(903),所述第一挡板(5)靠近定位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群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领智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