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机构,移动底座机构上设置有支撑定位机构和摩擦试验机构,支撑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上和第二支座上分别连有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和第二液压升降杆组件,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和第二液压升降杆组件之间连有第一横撑梁;摩擦试验机构包括主动轮、测试轮和测试轮支架,主动轮通过第一转动轴杆组件连接在两个第一横撑梁之间,第一横撑梁的侧端连接有第一电机,主动轮的外端部通过测试轮连接架连接有第二轴杆组件,测试轮转动连接在第二轴杆组件上并通过连接在测试轮连接架侧端的第二电机驱动。该装置移动装配简单,检测稳定可靠,适用性强,检测效果好。测效果好。测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场混凝土道面抗滑性能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跑道抗滑性能测试可采用定点式抗滑性能测试方法和连续式抗滑性能测试方法,前者采用试验设备为摆式摩擦仪,后者可采用Mu仪拖车、滑溜仪拖车、表面摩阻测试车、跑道摩阻测试车、TATRA摩阻测试车、抗滑测试仪拖车进行测试。但是,摆式摩擦仪适用性较差,对于道面纹理形态具有一定要求,为此测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摩阻测试车等设备适用于滑动摩擦系数的测试,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其中包括测试所需距离较长,道面的摩擦系数测试值较为模糊,无法准确测试出局部道面摩擦系数值,从而无法实现局部道面抗滑性的测定,且无法实现室内试验。结构较为复杂,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该装置移动装配简单,检测稳定可靠,适用性强,检测效果好。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机构,移动底座机构上装配连接有支撑定位机构,支撑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上端连接有两组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第二支座连接有两组第二液压升降杆组件,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和第二液压升降杆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撑梁,两个第一横撑梁之间连接有摩擦试验机构;
[0006]摩擦试验机构包括主动轮、测试轮和测试轮支架,主动轮通过第一转动轴杆组件连接在两个第一横撑梁之间,第一横撑梁的侧端连接有第一电机,主动轮的外端部通过测试轮连接架连接有第二轴杆组件,测试轮转动连接在第二轴杆组件上并通过连接在测试轮连接架侧端的第二电机驱动;
[0007]所述主动轮和测试轮上均设置有转速传感器,第一转动轴杆组件和第一横撑梁的连接端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摩擦力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底座和转动撑轮组件,两个第一底座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底梁固连,第一底座的侧端连接转动撑轮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撑轮组件包括定位支撑竖板、外转动轴套组件、轮支撑座、钢轮和撑座定位销,定位支撑竖板连接在第一底座的端部的下端,外转动轴套组件连接在第一底座的外侧壁上,外转动轴套组件的转动杆下端垂直连接轮支撑座,轮支撑座下端连接钢轮,轮支撑座通过撑轮定位销与定位支撑竖板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呈长方形块状,第一底梁的端部插接到第一底座内后通过底座侧端固定螺栓固定;
[0011]第一底座的上端面内开设有用于安放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的第一底座定位凹槽,第一支座、第二支座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呈长方形块状,第一支座上设置有蓄电池组件和总控制器,第二支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第二液压升降杆组件的液压泵组件。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支座上设置两组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第二支座上设置两组第二液压升降杆组件;
[0014]所述第一横撑梁呈长方形杆状,第一横撑梁的端部下端连接有撑梁连接筒,撑梁连接筒套接在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或第二液压升降杆组件上后通过撑梁定位螺栓固定。
[0015]优选的,所述主动轮的半径大于测试轮的半径,主动轮包括内轮毂和套接在内轮毂外端的外橡胶轮;
[0016]测试轮连接架包括两个呈L形杆状的测试轮连接管,两个测试轮连接管镜像对称设置,测试轮连接管与内轮毂固连;
[0017]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动轴杆组件带动主动轮转动,蓄电池组件通过第一线路与第一电机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杆组件内设置电线安装通孔,内轮毂内设置有轮毂通线保护管,测试轮连接管内设置有测试轮通线保护管,第一线路上连有第二线线路,第二线路穿过电线安装通孔、轮毂通线保护管、测试轮通线保护管后与第二电机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或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上设置有升降传感组件,升降高度传感组件包括距离测控发射器和距离测控接收器。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该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组装方便与拆卸简单,对场地要求较低,既可满足室内试验又可满足室外试验。装置高度可调,以满足各试验对净空的要求,便于不同直径测试轮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支撑定位机构和摩擦试验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结合图1和图2,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机构1,移动底座机构1上装配连接有支撑定位机构2。
[0029]支撑定位机构2包括第一支座21和第二支座22,第一支座21上端连接有两组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23,第二支座22连接有两组第二液压升降杆组24,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23和第二液压升降杆组件24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撑梁25,两个第一横撑梁25之间连接有摩擦试验机构3。
[0030]摩擦试验机构3包括主动轮31、测试轮32和测试轮支架33,主动轮31通过第一转动轴杆组件33连接在两个第一横撑梁25之间,第一横撑梁25的侧端连接有第一电机34。
[0031]主动轮31的外端部通过测试轮连接架311连接有第二轴杆组件35,测试轮32连接在第二轴杆组件35上并通过连接在测试轮连接架311侧端的第二电机36驱动。
[0032]主动轮31和测试轮32上均设置有转速传感器,第一转动轴杆组件33和第一横撑梁25的连接端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6和和摩擦力传感器。
[0033]移动底座机构1包括两个第一底座11和四个转动撑轮组件12,两个第一底座11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底梁13固连,第一底座11的侧端连接转动撑轮组件12,每个第一底座11适配两组转动撑轮组件12。
[0034]转动撑轮组件12包括定位支撑竖板14、外转动轴套组件15、轮支撑座16、钢轮17和撑座定位销18,定位支撑竖板14连接在第一底座11的端部的下端,外转动轴套组件15连接在第一底座11的外侧壁上,外转动轴套组件15的转动杆下端垂直连接轮支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机构,移动底座机构上装配连接有支撑定位机构,支撑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上端连接有两组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第二支座连接有两组第二液压升降杆组件,第一液压升降杆组件和第二液压升降杆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撑梁,两个第一横撑梁之间连接有摩擦试验机构;摩擦试验机构包括主动轮、测试轮和测试轮支架,主动轮通过第一转动轴杆组件连接在两个第一横撑梁之间,第一横撑梁的侧端连接有第一电机,主动轮的外端部通过测试轮连接架连接有第二轴杆组件,测试轮转动连接在第二轴杆组件上并通过连接在测试轮连接架侧端的第二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和测试轮上均设置有转速传感器,第一转动轴杆组件和第一横撑梁的连接端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摩擦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底座和转动撑轮组件,两个第一底座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底梁固连,第一底座的侧端连接转动撑轮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撑轮组件包括定位支撑竖板、外转动轴套组件、轮支撑座、钢轮和撑座定位销,定位支撑竖板连接在第一底座的端部的下端,外转动轴套组件连接在第一底座的外侧壁上,外转动轴套组件的转动杆下端垂直连接轮支撑座,轮支撑座下端连接钢轮,轮支撑座通过撑轮定位销与定位支撑竖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移动式道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呈长方形块状,第一底梁的端部插接到第一底座内后通过底座侧端固定螺栓固定;第一底座的上端面内开设有用于安放第一支座、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华钊,叶其业,戴会生,尚黎明,杜乃红,汤铜锁,苗振坤,
申请(专利权)人:民航建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