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56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涉及教学实验平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实验设备,柜门,连接柱,把手,连接块,调节机构;触控显示器;锁止机构,夹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按动移动柱在固定柱内部带动连接环挤压收缩弹簧收缩,使移动柱带动连接环移动,带动固定柱移动,固定柱移动解除活动柱和固定柱的连接固定,再转动活动柱,活动柱转动带动托板转动,托板转动带动顶端的触控显示器转动,再松开对移动柱的挤压,使连接环解除对收缩弹簧的挤压,收缩弹簧推动连接环带动固定柱移动,固定柱移动至固定块内部,完成固定块和活动柱的固定,即可完成对触控显示器的角度调节。节。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实验平台
,具体是一种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智能学科,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而人工智能教学实验是一种让教学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好的将实验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在进行人工智能教学实验时就会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
[0003]现有的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一般都由电脑显示屏和人工智能机器组合固定的,且电脑显示屏移动较为不便,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带动电脑显示屏移动,在智能机械进行移动操作时,教师需要在电脑显示屏位置处进行讲解,倒是学员视线不仅要随着机械设备移动,而注意力也要分一部分到老师的位置处,容易使学员的注意力分散,不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且电脑显示屏的位置固定较为不便,不利于教学实验平台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电脑显示屏无法与智能机械一同使用移动进行组合观测不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实验设备,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柜门,且通过铰链与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柜门的一端设置有贯穿至柜门内部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连接柱靠近把手的一端设置有贯穿至主体内部的连接块,所述主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块、活动柱、托板,所述固定块位于主体的顶端,且位于实验设备的一侧,所述活动柱位于固定块的顶端,并贯穿至固定块的内部,所述托板位于活动柱的顶端一侧;所述托板的顶端设置有与托板内壁套接的触控显示器;所述固定块远离实验设备的一侧设置有贯穿至主体至连接块、活动柱内部的锁止机构,用于分别对柜门与活动柱进行位置固定操作;所述托板的顶端两侧设置有贯穿托板至触控显示器内部的夹持机构,用于对触控显示器进行夹持固定操作;所述触控显示器的底端设置有贯穿托板至活动柱内部的限位机构,用于对托板进行角度锁止操作。
[0006]如此,通过柜门可便于对主体内部的线路进行检修操作,关上柜门与主体连接,转动把手通过连接柱带动连接块移动至主体内部,再通过锁止机构内部零件完成对柜门的锁止,并解除对调解机构的锁止,即可便于触控显示屏的角度调节使用,再通过夹持机构和限位机构解除对触控显示器的位置固定,可便于触控显示器的便携使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有移动柱、连接环、收缩弹簧以
及固定柱,所述移动柱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柱分别位于固定块的两端,并贯穿固定块至活动柱的内部,所述连接环位于活动柱的内部,且位于移动柱的一端,所述收缩弹簧位于连接环远离移动柱的一端,所述固定柱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柱位于连接环远离收缩弹簧的一端,且与移动柱的外壁套接,并贯穿活动柱至固定块的内部。
[0008]如此,按动移动柱在固定柱内部带动连接环挤压收缩弹簧收缩,使移动柱带动连接环移动,连接环移动带动固定柱移动,固定柱移动解除活动柱和固定柱的连接固定,再转动活动柱,活动柱转动带动托板转动,托板转动带动顶端的触控显示器转动,再松开对移动柱的挤压,使连接环解除对收缩弹簧的挤压,收缩弹簧推动连接环带动固定柱移动,固定柱移动至固定块内部,完成固定块和活动柱的固定,即可完成对触控显示器的角度调节。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有轴承柱、扭力板、移动块、伸缩柱、伸缩弹簧、支撑板、卡合块以及L形连接板,所述轴承柱位于主体的顶端,且位于固定块远离实验设备的一端,并贯穿至主体的内部,所述扭力板位于轴承柱的顶端,所述移动块位于主体的内部,且位于轴承柱的底端两端,所述伸缩柱位于轴承柱的底端,并与轴承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位于主体的内部,且与伸缩柱的外壁套接,所述支撑板位于伸缩柱的底端,所述卡合块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合块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端,且位于支撑板的底端,并贯穿至连接块的内部,所述L形连接板位于轴承柱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并贯穿固定块至活动柱的内部。
[0010]如此,推动柜门与主体贴合,再转动把手带动连接柱转动,连接柱转动带动连接块移动至主体内部,旋转扭力板,扭力板转动带动轴承柱转动,轴承柱转动带动移动块转动,移动块转动解除伸缩柱的位置固定,使伸缩柱解除对伸缩弹簧的挤压,伸缩弹簧复位带动伸缩柱移动,伸缩柱移动带动支撑板和轴承柱移动,支撑板移动带动卡合柱移动至连接块内部,完成柜门和主体的连接锁止,同时轴承柱移动带动L形连接板移动,L形连接板移动带动卡柱移动,即可解除对活动柱的位置锁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收缩块、限位板、支撑弹簧、圆弧夹持板以及复位弹簧,所述收缩块有多个,多个所述收缩块分别位于托板的顶端两侧,并贯穿至托板的内部,所述限位板位于托板的内部,且位于收缩块的一端,所述支撑弹簧位于限位板的底端,所述圆弧夹持板位于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收缩块的底端,并贯穿至触控显示器的内部,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圆弧夹持板远离触控显示器的一端。
[0012]如此,按动收缩块带动限位板挤压支撑弹簧收缩,使限位板带动收缩块移动,收缩块移动带动圆弧夹持板挤压复位弹簧收缩,使圆弧夹持板从触控显示器内部移出,即可解除触控显示器和托板的连接固定。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复位柱、固定板、一号弹簧、挤压柱、支撑柱、锥形柱以及锁止块,所述复位柱位于托板的顶端,且位于触控显示器的下方,并贯穿托板至活动柱的内部,所述固定板位于活动柱的内部,且位于复位柱的底端,所述一号弹簧位于固定板的底端,所述挤压柱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柱位于固定板的底端,且位于一号弹簧的两端,所述支撑柱位于挤压柱远离一号弹簧的一端,所述锥形柱位于固定板的底端,并与支撑柱外壁套接,所述锁止块位于锥形柱的底端,并贯穿活动柱至连接环的内部。
[0014]如此,触控显示器与托板相互分离时解除对复位柱的挤压,复位柱带动固定板解
除对一号弹簧的挤压,一号弹簧复位推动固定柱带动复位柱移动,固定柱移动带动挤压柱解除对锥形柱的挤压,锥形柱解除对支撑柱内部扭力弹簧的挤压,扭力弹簧推动支撑柱复位带动罪行柱移动,锥形柱移动带动锁止块移动,锁止块移动至连接环内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的两端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活动柱通过轴承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托板的顶端设置有与触控显示器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多个与固定柱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移动柱通过轴承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L形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卡柱,所述活动柱的底端外壁设置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实验设备(101),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柜门(2),且通过铰链与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柜门(2)的一端设置有贯穿至柜门(2)内部的连接柱(202),所述连接柱(202)远离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201),所述连接柱(202)靠近把手(201)的一端设置有贯穿至主体(1)内部的连接块(20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有固定块(301)、活动柱(302)、托板(303),所述固定块(301)位于主体(1)的顶端,且位于实验设备(101)的一侧,所述活动柱(302)位于固定块(301)的顶端,并贯穿至固定块(301)的内部,所述托板(303)位于活动柱(302)的顶端一侧;所述托板(303)的顶端设置有与托板(303)内壁套接的触控显示器(5);所述固定块(301)远离实验设备(101)的一侧设置有贯穿至主体(1)至连接块(203)、活动柱(302)内部的锁止机构(4),用于分别对柜门(2)与活动柱(302)进行位置固定操作;所述托板(303)的顶端两侧设置有贯穿托板(303)至触控显示器(5)内部的夹持机构(6),用于对触控显示器(5)进行夹持固定操作;所述触控显示器(5)的底端设置有贯穿托板(303)至活动柱(302)内部的限位机构(7),用于对托板(303)进行角度锁止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还包括有移动柱(304)、连接环(305)、收缩弹簧(306)以及固定柱(307),所述移动柱(304)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柱(304)分别位于固定块(301)的两端,并贯穿固定块(301)至活动柱(302)的内部,所述连接环(305)位于活动柱(302)的内部,且位于移动柱(304)的一端,所述收缩弹簧(306)位于连接环(305)远离移动柱(304)的一端,所述固定柱(307)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柱(307)位于连接环(305)远离收缩弹簧(306)的一端,且与移动柱(304)的外壁套接,并贯穿活动柱(302)至固定块(30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4)包括有轴承柱(401)、扭力板(402)、移动块(403)、伸缩柱(404)、伸缩弹簧(405)、支撑板(406)、卡合块(407)以及L形连接板(408),所述轴承柱(401)位于主体(1)的顶端,且位于固定块(301)远离实验设备(101)的一端,并贯穿至主体(1)的内部,所述扭力板(402)位于轴承柱(401)的顶端,所述移动块(403)位于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轴承柱(401)的底端两端,所述伸缩柱(404)位于轴承柱(401)的底端,并与轴承柱(4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405)位于主体(1)的内部,且与伸缩柱(404)的外壁套接,所述支撑板(406)位于伸缩柱(404)的底端,所述卡合块(407)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合块(407)分别位于支撑板(406)的两端,且位于支撑板(406)的底端,并贯穿至连接块(203)的内部,所述L形连接板(408)位于轴承柱(401)靠近固定块(301)的一侧,并贯穿固定块(301)至活动柱(302)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亦真袁海嵘王岳军朱强李顺良
申请(专利权)人:肯拓天津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