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电源线的保险护套,包括护套上壳、护套下壳和电源线,护套上壳通过与护套下壳连接并安装在电源线上,护套下壳两侧表面皆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内转动有转轴,转轴上方的护套上壳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辅助块,转轴表面设置有活动仓,活动仓内设置有弹簧,弹簧内滑动有滑杆,且滑杆内端与弹簧一端连接,滑杆朝向辅助块的表面上设置有多组定位块,辅助块表面上设置有多组限位槽。通过设置的固定块、转轴、辅助块、活动仓、弹簧、滑杆、定位块和限位槽,优化了传统护套上壳与护套下壳安装或拆卸的步骤,便于工作人员对护套上壳与护套下壳进行拆卸或安装,同时使用起来较为方便,提高了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燃机电源线的保险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内燃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燃机电源线的保险护套。
技术介绍
[0002]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喷气式发动机,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常见的有柴油机和汽油机,通过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而内燃机是通过电源线接通电源才能进行使用,现有的内燃机电源线的保险护套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0003]现有的内燃机电源线的保险护套在使用时,护套上壳通常通过螺纹与护套下壳进行连接,从而达到对电源线进行防护的目的,而螺纹通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滑丝的情况产生,同时当螺纹拧的较紧时,力气小的工作人员不易扭动护套上壳或护套下壳,因此不易于护套上壳和护套下壳的安装与拆卸,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燃机电源线的保险护套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电源线的保险护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燃机电源线的保险护套,包括护套上壳、护套下壳和电源线,所述护套上壳通过与护套下壳连接并安装在电源线上,所述护套下壳两侧表面皆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转动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方的护套上壳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辅助块,所述转轴表面设置有活动仓,所述活动仓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内滑动有滑杆,且滑杆内端与弹簧一端连接,所述滑杆朝向辅助块的表面上设置有多组定位块,所述辅助块表面上设置有多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定位块滑动连接,所述护套上壳与护套下壳表面皆设置有防护组件。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护套上壳与护套下壳外壁上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背离护套下壳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背离防腐蚀层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耐磨层。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块与限位槽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定位块皆呈矩形状设计,所述限位槽皆设置为与定位块相匹配的矩形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块中间位置处的凹槽空间大小与滑杆中部的体积大小相等。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两端皆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活动仓内壁与滑杆内端表面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通过胶粘的方式设置在防水层的外壁上,且防水层与耐磨层的厚度大小相同。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层外侧表面与防腐蚀层内侧表面完全贴合,且绝缘层的厚度大于防腐蚀层的厚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的固定块、转轴、辅助块、活动仓、弹簧、滑杆、定位块和限位槽,优化了传统护套上壳与护套下壳安装或拆卸的步骤,便于工作人员对护套上壳与护套下壳进行拆卸或安装,同时使用起来较为方便,提高了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0014]2、通过设置的绝缘层和防腐蚀层,能够使护套上壳与护套下壳具有绝缘和防腐蚀的性能,防止电源线漏电和受到化学腐蚀的情况发生,从而达到延长了电源线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0015]3、通过设置的防水层和耐磨层,能够使护套上壳与护套下壳具有防水和耐磨的性能,从而使电源线不易受到外来环境的影响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图3中B的放大图;
[0021]其中:1、护套上壳;2、护套下壳;3、电源线;41、固定块;42、转轴;43、辅助块;44、活动仓;45、弹簧;46、滑杆;47、定位块;48、限位槽;51、绝缘层;52、防腐蚀层;53、防水层;54、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
‑
图5所示,一种内燃机电源线的保险护套,包括护套上壳1、护套下壳2和电源线3,护套上壳1通过与护套下壳2连接并安装在电源线3上,护套下壳2两侧表面皆设置有固定块41,固定块41内转动有转轴42,转轴42上方的护套上壳1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辅助块43,转轴42表面设置有活动仓44,活动仓44内设置有弹簧45,弹簧45内滑动有滑杆46,且滑杆46内端与弹簧45一端连接,滑杆46朝向辅助块43的表面上设置有多组定位块47,辅助块
43表面上设置有多组限位槽48,限位槽48与定位块47滑动连接,护套上壳1与护套下壳2表面皆设置有防护组件;
[0025]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护套上壳1和护套下壳2时,首先将护套上壳1与护套下壳2套在电源线3上,再向背离转轴42的一侧拉动滑杆46,使滑杆46在活动仓44内滑动的同时并带动弹簧45进行拉伸,弹簧45两端皆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活动仓44内壁与滑杆46内端表面上,然后再转动滑杆46,使滑杆46通过活动仓44带动转轴42在固定块41内进行转动,并使滑杆46转入辅助块43内,辅助块43中间位置处的凹槽空间大小与滑杆46中部的体积大小相等,此时再松开滑杆46,利用弹簧45自身弹性受到拉伸时产生的复原力带动滑杆46在活动仓44内进行复位滑动,与此同时随着滑杆46的滑动,定位块47会滑入限位槽48内,与限位槽48形成卡合,定位块47与限位槽48皆设置有两组,两组定位块47皆呈矩形状设计,限位槽48皆设置为与定位块47相匹配的矩形槽,此时即可达到对护套上壳1与护套下壳2安装的目的,通过此装置优化了传统护套上壳1与护套下壳2安装或拆卸的步骤,便于工作人员对护套上壳1与护套下壳2进行拆卸或安装,同时使用起来较为方便,提高了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0026]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护套上壳1与护套下壳2外壁上的绝缘层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电源线的保险护套,包括护套上壳(1)、护套下壳(2)和电源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上壳(1)通过与护套下壳(2)连接并安装在电源线(3)上,所述护套下壳(2)两侧表面皆设置有固定块(41),所述固定块(41)内转动有转轴(42),所述转轴(42)上方的护套上壳(1)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辅助块(43),所述转轴(42)表面设置有活动仓(44),所述活动仓(44)内设置有弹簧(45),所述弹簧(45)内滑动有滑杆(46),且滑杆(46)内端与弹簧(45)一端连接,所述滑杆(46)朝向辅助块(43)的表面上设置有多组定位块(47),所述辅助块(43)表面上设置有多组限位槽(48),所述限位槽(48)与定位块(47)滑动连接,所述护套上壳(1)与护套下壳(2)表面皆设置有防护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电源线的保险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护套上壳(1)与护套下壳(2)外壁上的绝缘层(51),所述绝缘层(51)背离护套下壳(2)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防腐蚀层(52),所述防腐蚀层(52)表面设置有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井文涛,孙国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碳中和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