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945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该装置包括传动组件、编码器及固定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编码器转动,所述固定架用于将所述编码器固定在合拢边板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编码器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两侧梯级链或踏板链驱动装置之间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无需对电机的高速轴进行探测,也无需对梯级链或踏板链的驱动装置进行探测,使得编码器能够发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脉冲信号,有效检测出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超速或逆转现象并制停。并制停。并制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扶梯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超速和逆转保护的一种方案是设置一种装置,通过对电机的高速轴的转速变化进行探测,从而判断是否发生超速或逆转。当电机与减速机的连接发生断裂,或者减速机齿轮发生断裂,再或者是减速机与梯级链或踏板链的驱动装置间的驱动链发生断裂时,电机仍然在正常运转,但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却会发生超速或逆转。这种装置由于探测的是电机高速轴,不能对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超速或逆转进行有效探测。
[0003]另一种常见方案是对梯级链或踏板链的驱动装置进行探测,同样是通过探测驱动装置的转速变化进行判断。但由于梯级链或踏板链的驱动装置的转速比较低,一般是对驱动装置的齿进行探测,则探测精度比较差,实际上往往是超速或逆转大大超出了安全标准规定的值之后,才能检测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既不需要对电机的高速轴进行探测,也不需要对梯级链或踏板链的驱动装置进行探测,使得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发生超速或者逆转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探测到意外情况并制停。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包括传动组件、编码器及固定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编码器转动,所述固定架用于将所述编码器固定在合拢边板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编码器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两侧梯级链或踏板链驱动装置之间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
[0007]通过将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设置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两侧的梯级链或踏板链驱动装置之间,根据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合拢边板以及梯级链或踏板链驱动装置之间的传动轴的结构,设计改进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通过传动轴的转动带动传动组件的转动,从而带动编码器的转动,使得编码器能够输出脉冲信号,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的电气系统通过接收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然后计算分析出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实际运行速度以及运行方向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编码器发出正常的脉冲信号;当发生超速或者逆转时,编码器会发出异常的脉冲信号,电气系统根据该异常信号会通过控制扶梯或人行道上的附加安全制动器制停扶梯或人行道。该装置不需要对电机的高速轴进行探测,即
使驱动链条断裂也能检测出异常;也不需要对梯级链或踏板链的驱动装置进行探测,探测精度高,从而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扶梯或人行道的超速或逆转,有利于及时制停。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轴可以是扶梯或人行道梯级链或踏板链的主传动轴,或其他可随梯级链或踏板链转动的轴。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编码器远离其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合拢边板连接。第二侧板与合拢边板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进行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编码器的转轴的长度方向,便于固定编码器。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第一腰圆孔,所述第一腰圆孔沿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之间的水平连线的方向开设,便于调节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之间的距离使二者之间相互配合起到有效传动的作用。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为齿轮或链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设置为齿轮时,齿轮可以为直齿、斜齿、伞齿,齿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结构;当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设置为链轮时,两个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传动链可为滚子链、齿形链,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结构。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传动部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二传动部的齿数,这样传动轴转一圈时,第二传动部能够带动第一传动部转多圈,从而使得编码器转动多圈,有利于编码器输出更多的脉冲信号,使检测信号更高。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为齿轮时,所述编码器的转轴平行或垂直于所述传动轴。
[0014]优选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为直齿轮时,两个直齿轮相互啮合,编码器的转轴平行于传动轴,此时第一腰圆孔开设在第二侧板上,利用螺栓螺母组件将第二侧板与合拢边板连接,从而可调节两个齿轮之间的啮合。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为伞齿轮时,两个伞齿轮相互啮合,编码器的转轴垂直于传动轴,此时第一腰圆孔开设在第一侧板上,以调节两个伞齿轮之间的啮合。另外在第二侧板上开设了两个第二腰圆孔,由于扶梯或人行道梯级链或踏板链的主传动轴在安装时会有些许的位置差异,第二腰圆孔的设置可用于调节这种差异;同时使其与合拢边板固定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编码器的转轴平行于所述传动轴时,所述编码器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编码器的外壁的长度,避免第一侧板的端部触碰到传动轴导致对传动轴的磨损或影响两个直齿轮之间的啮合。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为链轮时,所述编码器的转轴平行于所述传动轴。在本技术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为链轮时,二者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固定架的设置及第一腰圆孔的开设,与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为直齿轮时相同。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位于同一水
平方向上,保证当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均为链轮时,通过传动链能够使第二传动部有效带动第一传动部转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通过将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设置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两侧的梯级链或踏板链驱动装置之间,并根据安装处的自身结构设计传动组件、固定架和编码器,既不需要对电机的高速轴进行探测,也不需要对梯级链或踏板链的驱动装置进行探测,使得编码器能够发出更为精准的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脉冲信号,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发生超速或者逆转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到意外情况并制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编码器及固定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编码器转动,所述固定架用于将所述编码器固定在合拢边板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编码器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两侧梯级链或踏板链驱动装置之间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编码器远离其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合拢边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编码器的转轴的长度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超速及防逆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第一腰圆孔,所述第一腰圆孔沿平行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雁孙世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