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943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包括承载台,承载台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窑尾罩组件,窑尾罩组件的一侧壁串接有回转窑本体,该装置设置的送料组件能够将进入集料斗的球团散料通过多个导料板形成的滑槽均匀有序的进入到进料管内部,由于进料管为管状设计,因此进入回转窑本体内部的球团为“队列状”排布,避免了进料时球团过于集中而发生相互撞击碎裂的现象,而且也保证了回转窑腔体的安全性,送料架设置的导料板内部设置有加热块,而且导料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在球团输送过程中并且与导料板形成相对滑动,球团自身能够被导料板重新预热,避免其进入回转窑本体时由于温差过大而碎裂。裂。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回转窑
,具体为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球团是粉矿造块的重要方法之一。先将粉矿加适量的水分和粘结剂制成粘度均匀、具有足够强度的生球,经干燥、预热后在氧化气氛中焙烧,使生球结团,制成球团矿,这种方法特别适宜于处理精矿细粉。
[0003]但是回转窑工作过程中,负责预热、干燥的链箅机与回转窑的连接处会产生缝隙,导致已经经过干燥、预热的部分球团未能进入到回转窑中焙烧而掉落到收集盒中成为散料,传统回转窑接收装置通过位于窑尾罩上的接收溜槽将球团散料重新送入到回转窑内焙烧,然而传统接收装置将球团由于缺乏导料装置,球团集中输送至回转窑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相互之间的碰撞,造成球团的碎裂,并且容易积压在回转窑入口处,导致后续球团无法顺畅的进入,此外,球团在散落到再次进入到回转窑过程中,之前被预热的温度大量损失,若直接输入回转窑容易导致球团因温差过大而碎裂,甚至可能破坏回转窑内部的防护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解决了传统回转窑球团散料接收装置缺乏导料装置,无法顺畅将球团散料输送至回转窑并且无法对球团散料进行加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包括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窑尾罩组件,所述窑尾罩组件的一侧壁串接有回转窑本体,且窑尾罩组件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集料斗。
[0006]所述送料组件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安装架,若干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料板,每两个所述导料板之间形成一个滑道,所述导料板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加热块,所述导料板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传送带,且导料板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导料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电动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板在“Y”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正三角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窑尾罩组件包括窑尾罩,所述窑尾罩的一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进料管,且窑尾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台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集料斗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料槽,所述导料板形成的滑道数量与料槽的数量以及进料管的数量相同。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板为一种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构件。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包括承载台,承载台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窑尾罩组件,窑尾罩组件的一侧壁串接有回转窑本体,且窑尾罩组件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送料组件,送料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集料斗,该装置设置的送料组件能够将进入集料斗的球团散料通过多个导料板形成的滑槽均匀有序的进入到进料管内部,由于进料管为管状设计,因此进入回转窑本体内部的球团为“队列状”排布,避免了进料时球团过于集中而发生相互撞击碎裂的现象,而且也保证了回转窑腔体的安全性。
[0015]2、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送料架设置的导料板内部设置有加热块,而且导料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在球团输送过程中并且与导料板形成相对滑动,球团自身能够被导料板重新预热,避免其进入回转窑本体时由于温差过大而碎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窑尾罩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送料组件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送料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承载台;2、窑尾罩组件;201、窑尾罩;202、进料管;203、固定架;3、回转窑本体;4、送料组件;401、输送架;402、安装架;403、导料板;404、加热块;405、传送带;406、导料槽;407、传动辊;408、电动机;5、集料斗;6、料槽;7、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包括承载台1,承载台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窑尾罩组件2,窑尾罩组件2的一侧壁串接有回转窑本体3,且窑尾罩组件2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送料组件4,送料组件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集料斗5,承载台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柱7,集料斗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料槽6。
[0023]请参阅图2

4,送料组件4包括输送架401,输送架40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安装架402,若干安装架402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料板403,每两个导料板403之间形成一个滑道,导料板40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加热块404,导料板403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传送带405,且导料板403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导料槽406,传送带40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辊407,传动辊407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电动机408,导料板403在“Y”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正三角形,窑尾罩组件2包括窑尾罩201,窑尾罩201的一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进料管202,且窑尾罩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03,导料板403形成的滑
道数量与料槽6的数量以及进料管202的数量相同,导料板403为一种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构件。
[0024]使用时,首先球团散料进入到集料斗5中,并在其中被料槽6划分为多个部分,电动机408带动传动辊407转动,从而传送带405依靠自身强大摩擦力,将球团沿导料板403外壁向上滑动,在此过程中加热块404通电发出热量,并通过导料板403传递给球团,从而球团被再次预热,接着球团通过导料槽406进入到进料管202中,最终进入到回转窑本体3中进行焙烧,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球团与传送带405之间的摩擦力远大于球团重力沿传送带405表面的下滑分力,并且导料板403之间形成的滑道与球团直径相适配,且球团均可视为直径相同、表面粗糙的球体。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包括承载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窑尾罩组件(2),所述窑尾罩组件(2)的一侧壁串接有回转窑本体(3),且窑尾罩组件(2)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送料组件(4),所述送料组件(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集料斗(5);所述送料组件(4)包括输送架(401),所述输送架(40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安装架(402),若干所述安装架(402)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料板(403),每两个所述导料板(403)之间形成一个滑道,所述导料板(40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加热块(404),所述导料板(403)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传送带(405),且导料板(403)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导料槽(4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窑尾罩球团散料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0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辊(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宽越刘宝义钱仡田文彦王崇延王春楠王彤王洋于亮张俊伟张瑞张亮石世磊康兵杨文浩李杰刘鹏苏龙薛金英郭玮付强郝龙李晋吴日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包钢还原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