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900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包括车行道护栏和人行道护栏;所述车行道护栏包括横杆、立柱和车行道护栏底座;所述人行道护栏底部设置有人行道护栏底座,人行道护栏底座与车行道护栏底座之间间隔设置多根枕梁,枕梁上方设置多块人行道板;所述人行道板中部刚度大于两侧刚度;所述人行道护栏底座的刚度小于枕梁的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城市桥梁中的人行道系统(人行道板,枕梁,人行道护栏底座),参与到车行道防撞护栏体系中,形成组合式防撞系统,共同分担碰撞能量,起到逐级缓冲的效果,在确保满足防撞安全性能的前提下,优化传统护栏中的构造,使其显得轻盈美观,更好地适应城市桥梁景观性需求。更好地适应城市桥梁景观性需求。更好地适应城市桥梁景观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道路建设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交通安全面临严峻考验,桥梁防撞护栏作为安全设施,在保护桥梁交通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的城市防撞护栏大多采用现浇混凝土或者钢结构制作,在满足其相应防撞等级的要求下,其护栏尺寸设计可能并没有考虑与桥面其余构筑物协调性的要求,其景观性较低,相对不协调。同时,现有的城市防撞护栏设计,没有更好地结合桥梁其余结构共同参与防撞,也没有更合理更有效地发挥桥梁其余结构的作用,因此缓冲和吸收车辆产生碰撞能量的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包括车行道护栏和人行道护栏;所述车行道护栏包括栏杆、立柱和固设于立柱下方的车行道护栏底座;所述人行道护栏底部设置有人行道护栏底座,人行道护栏底座与车行道护栏底座之间间隔设置多根枕梁,枕梁上方设置多块人行道板;所述人行道板、枕梁、人行道护栏底座和车行道护栏底座共同参与防撞;所述人行道板中部刚度大于两侧刚度;所述人行道护栏底座的刚度大于枕梁的刚度。
[0005]所述人行道板内设置有钢筋且位于中部的钢筋数量多于两侧的钢筋数量。
[0006]所述人行道护栏底座与人行道板之间、枕梁与人行道板之间、相邻两块人行道板之间均设置有缓冲件。
[0007]所述缓冲件为橡胶垫片。
[0008]本方案通过计算得知:车辆与防撞护栏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能量主要由三部分承担,其中车行道护栏底座承担89%的能量,而人行道板承担5%的能量,从靠近车行道护栏底座的一端至远离车行道护栏底座的一端,多根枕梁依次承担的能量由高至低,最终实现碰撞能量被整体构件全部承担,其中人行道护栏立杆基本不承担能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车行道护栏的栏杆上设置有伸缩缝;所述栏杆内部与伸缩缝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内衬管、两组可开合的支撑件、用于推动支撑件完成撑开动作的推块和用于驱动推块运动的螺钉;所述螺钉包括杆部和与杆部转动连接的底部,所述杆部与内衬管螺纹连接;所述推块的头部为楔形;所述螺钉与推块之间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螺钉的底部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推块的尾部铰接;两组所述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内衬管的两端,支撑件包括两根撑杆,撑杆的前端伸出内衬管,撑杆的末端与内衬管
铰接,撑杆末端还设置有与推块的头部形状匹配的斜面,当所述支撑件闭合时,撑杆的末端与推块的头部紧贴,当支撑件撑开时,撑杆的前端与栏杆的内壁紧贴。
[0010]所述螺钉设置在内衬管1/2长度的位置。
[0011]两根所述撑杆与内衬管的铰接处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件闭合的扭簧。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以人行道护栏底座、多块人行道板和多块枕梁形成分级防撞构件,共同参与防撞,相比传统城市桥梁护栏,其车行道护栏底座的尺寸、配筋率以及与主梁的连接刚度更小,桥梁的整体景观协调性明显提升,同时节省了建造成本。
[0013]2.当车辆与车行道护栏发生碰撞时,人行道护栏底座、多块人行道板和多块枕梁能够与车行道护栏底座共同参与防撞,形成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逐级分担碰撞能量,最终碰撞能量被防撞护栏系统全部承担,从而提升缓冲防撞效果。
[0014]3.通过增大人行道板中部的配筋率使人行道板形成中部刚性两侧柔性的特殊结构,从而允许人行道板两侧在碰撞过程中发生破坏,以抵消碰撞产生的能量,因此可以根据碰撞能量的大小自动调整防撞破坏的程度;人行道板的配筋率相比常规人行道板明显降低,且在碰撞后便于更换,有利于降低成本。人行道护栏底座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其刚度大于枕梁,能够在碰撞能量非常大的情况下减少车辆冲出护栏的几率,提高安全性能。
[0015]4.人行道板之间以及枕梁上方设置有缓冲件,可以使能量能更好地传递。
[0016]5.伸缩装置采用内衬管,并在内衬管上设置支撑件,利用螺钉作为驱动,通过连杆带动推块运动,进而带动支撑件完成撑开动作,内衬管得到支撑后能够稳固在栏杆中间,使得栏杆靠近伸缩缝的那一端不会再因重力原因下垂而产生倾斜,保证了栏杆的水平度,提高了栏杆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0017]6.在内衬管上设置螺钉,以螺钉作为支撑件的驱动,调节螺钉的高度即可控制支撑件的开合,操作简单,方便内衬管的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人行道板的钢筋布置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车行道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内衬管安装后栏杆倾斜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装置的支撑件撑开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装置的支撑件闭合时的示意图。
[0019]图中: 1、栏杆;2、立柱;3、车行道护栏底座;4、车行道路面;5、人行道板;51、横向钢筋;52、纵向钢筋;6、人行道路面;7、枕梁;8、橡胶垫片;9、人行道护栏; 10、人行道护栏底座;11、内衬管;12、螺钉;13、连杆;14、推块;15、撑杆;16、限位套;17、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
以下所述。
[0021]请参阅图1~图5、图7和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包括车行道护栏和人行道护栏9;所述车行道护栏包括栏杆1、立柱2和固设于立柱2下方的车行道护栏底座3;所述人行道护栏9底部设置有人行道护栏底座10,人行道护栏底座10与车行道护栏底座3之间间隔设置多根枕梁7,枕梁7上方设置多块人行道板5;所述人行道板5、枕梁7、人行道护栏底座10和车行道护栏底座3共同参与防撞;所述人行道板5的中部刚度大于两侧刚度;所述人行道护栏底座10的刚度大于枕梁7的刚度。
[0022]所述人行道板5内设置有钢筋且位于中部的钢筋数量多于两侧的钢筋数量。
[0023]所述人行道护栏底座10与人行道板5之间、枕梁7与人行道板5之间、相邻两块人行道板5之间均设置有缓冲件。
[0024]所述缓冲件为橡胶垫片8。
[0025]所述车行道护栏的栏杆1上设置有伸缩缝;所述栏杆1内部与伸缩缝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内衬管11、两组可开合的支撑件、用于推动支撑件完成撑开动作的推块14和用于驱动推块14运动的螺钉12;所述螺钉12包括杆部和与杆部转动连接的底部,所述杆部与内衬管11螺纹连接;所述推块14的头部为楔形;所述螺钉12与推块14之间设置有连杆13,连杆13的一端与螺钉12的底部铰接,连杆13的另一端与推块14的尾部铰接;两组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包括车行道护栏和人行道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行道护栏包括栏杆、立柱和固设于立柱下方的车行道护栏底座;所述人行道护栏底部设置有人行道护栏底座,人行道护栏底座与车行道护栏底座之间间隔设置多根枕梁,枕梁上方设置多块人行道板;所述人行道板、枕梁、人行道护栏底座和车行道护栏底座共同参与防撞;所述人行道板中部刚度大于两侧刚度;所述人行道护栏底座的刚度大于枕梁的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板内设置有钢筋且位于中部的钢筋数量多于两侧的钢筋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护栏底座与人行道板之间、枕梁与人行道板之间、相邻两块人行道板之间均设置有缓冲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橡胶垫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设置有人行道的城市桥梁的组合式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志河王传琦李苇黄庆龙王裕滔陈玉珂李植良黄乐州刘蕊徐灿崴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