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及其布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892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包括:束流传输线,包括真空传输管道,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真空传输管道的四极透镜、波纹管、诊断元件、插板阀、束流测量单元、扫描磁铁、连接法兰;调整部,包括与束流传输线连接且用于调整束流传输线与楼板预留通孔的相对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调整部进行完成束流传输线的调节工作,避免了束流传输线无法接入楼板预留孔洞中,通过两组调整组件协同运动时,使得四极透镜、诊断元件、扫描磁铁在预定空间内发生摆动,当两组调整组件同步运动时,使得四极透镜、诊断元件、扫描磁铁在一个平面内发生移动,进而使得真空管道接入楼板的预留空间内。进而使得真空管道接入楼板的预留空间内。进而使得真空管道接入楼板的预留空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及其布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束流传输线调整领域,具体是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及其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束流传输线是所有传输带电粒子束流设备元件的集合,用来将带电粒子从源体按照一定的要求传输到目标设备中。通常由偏转元件(如二极磁铁、静电偏转器等)、横向聚焦元件(如四极透镜和螺线管等)、变换元件(如聚束器、能散调节器等)、束流测量元件(如束流截面探头、位置探头、束流变压器、法拉第筒等)、真空部件(管道、泵、计、阀门等)和各种专用传输元件(如束流准直器或光阑、分束器和束流收集桶等)等部分组成。束流传输线的基本任务是高效率地传输束流,同时也根据需要改变束流的性能和参量,实现与前级和后级的发射度匹配等。各式各样的束流传输线被广泛地应用于粒子加速器、医疗、芯片辐照改性、核物理研究、电子显微镜、受控核聚变和核燃料处理等领域,在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束流真空管用于提供超高真空环境,用以减少束流与残余气体碰撞对束流寿命造成的损失,以供带电粒子束流通过;一般束流传输管道较长,为减少带电粒子束流打在真空传输管道内壁上,安装调试过程中,需要调节束流真空管道的空间位置。
[0004]加速器磁铁,是指带电粒子在加速过程中,控制带电粒子轨道时给粒子一个弯转力,使带电粒子沿给定的中心轨道运动。同时,给带电粒子一种聚焦力使之避免偏离中心轨道,返回到中心轨道中来而不致丢失的磁铁。二极偏转磁铁主要是用于束流传输线中,完成对带电粒子束的偏转。磁四极透镜主要是为了使得带电粒子进行聚焦,也有时用于粒子的发散。扫描磁铁装置的作用是将带电粒子束经过扫描之后使其在引出窗上由点状变为带状,实现一定宽度内对运动的被辐照物体的均匀辐照,同时使带电粒子束功率密度分散,保证引出窗上的功率分布均衡,保证电子束引出窗不被损坏。
[0005]垂直安装的束流传输线在安装时,由于楼板平面不够平滑,垂直固定支架在安装至楼板时为了贴合楼板,垂直固定支架将发生偏移,进而带着束流传输线发生便宜,影响安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及其布置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7]技术方案: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包括:
[0008]垂直固定支架,用于安装束流传输线;
[0009]化学锚栓,用于固定垂直固定支架与楼板的相对位置;
[0010]束流传输线,包括真空传输管道,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真空传输管道的四极透镜、波纹管、诊断元件、插板阀、束流测量单元、扫描磁铁、连接法兰;
[0011]所述束流传输线为现有技术。
[0012]调整部,包括与束流传输线连接且用于调整束流传输线各部件相对位置及与楼板预留通孔的相对位置。
[0013]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调整部包括安装在垂直固定支架上且分别用于调整四极透镜、诊断元件、扫描磁铁位置的透镜调整机构、元件调整机构和磁铁调整机构。
[0014]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透镜调整机构、元件调整机构和磁铁调整机构为结构相同的调整机构;
[0015]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底板,固定于垂直固定支架;
[0016]调整组件,对称设置在调整底板上,共设计两组;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调整部进行完成束流传输线的调节工作,避免了束流传输线无法接入楼板预留孔洞中,通过两组调整组件协同运动时,使得四极透镜、诊断元件、扫描磁铁在预定空间内发生摆动,当两组调整组件同步运动时,使得四极透镜、诊断元件、扫描磁铁在一个平面内发生移动,进而使得真空管道接入楼板的预留空间内。
[0018]当真空管道安装完成后,可通过控制真空管道与束流传输线之间各个元件的贴合度进行继续工作,使得束流传输线各束流设备元件之间的理论位置准确。
[0019]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滑动件和调整件,所述调整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上。
[0020]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包括安装在调整底板上的调整垫块,设置在所述调整垫块侧部的调整滑轨,与所述调整滑轨适配的调整滑块,以及与所述调整滑块固定连接的调整滑架;
[0021]所述调整垫块上固定安装有调整电机、调整稳固架,所述调整电机输出端设有调整丝杆,所述调整丝杆与调整稳固架连接;
[0022]所述调整滑架套接于所述调整丝杆。
[0023]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调整件包括环抱架和环抱气缸;
[0024]所述环抱架安装在调整滑架上,呈圆形设计;
[0025]所述环抱气缸至少设计三组,等间距分布在环抱架上;每组环抱气缸的输出端均设有环抱伸缩杆。
[0026]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垂直固定支架包括安装顶板,以及与所述安装顶板固定连接的立柱;
[0027]所述立柱上设有三组固定板。
[0028]透镜调整机构、元件调整机构和磁铁调整机构中的调整底板分别与固定板A、固定板B、固定板C连接。
[0029]三组固定板分别为固定板A、固定板B、固定板C。
[0030]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方法,包括:
[0031]用于采集束流传输线图像的摄像部;
[0032]所述摄像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束流传输线侧部的侧视图采集摄像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束流传输线正面的主视图采集摄像器;
[0033]所述侧视图采集摄像器和主视图采集摄像器均安装在升降机构上;
[0034]所述升降机构为现有技术,主要带动侧视图采集摄像器和主视图采集摄像器进行调整高度,以便于采集真空传输管道视图图像。
[0035]步骤1、束流传输线设置在调整部上,用叉车整体吊装垂直固定支架,通过化学锚栓将垂直固定支架固定在楼板墙顶;
[0036]步骤2、由于楼板平面不够平滑,垂直固定支架在安装至楼板时为了贴合楼板,垂直固定支架将发生偏移,通过调整部束流传输线的位置和方位,使得真空传输管道与楼板预留通孔对应。
[0037]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还包括采集对比步骤,由侧视图采集摄像器和主视图采集摄像器采集真空传输管道和预留通孔位置,再此归为二种状态;
[0038]状态一,真空传输管道主视图和侧视图任意一视图与预留通孔的垂直线具有夹角;
[0039]状态二,真空传输管道主视图和侧视图均与预留通孔的垂直线无夹角,主视图和侧视图任意一视图与预留通孔的位置发生错位。
[0040]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当真空传输管道的视图呈现状态一时,由透镜调整机构、元件调整机构和磁铁调整机构分别调整四极透镜、诊断元件、扫描磁铁,进而完成调整真空传输管道位置;
[0041]由两组调整组件协同运动,调整四极透镜、诊断元件、扫描磁铁位置,进而调整真空传输管道的位置,使得真空传输管道得主视图与侧视图由态一调整至状态二;
[0042]当真空传输管道得主视图与侧视图为状态二时,进行一次调整;
[0043]由两组调整组件同步运动,带动四极透镜、诊断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包括:垂直固定支架(3),用于安装束流传输线;化学锚栓(2),用于固定垂直固定支架(3)与楼板(1)的相对位置;束流传输线,包括真空传输管道(51),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真空传输管道(51)的四极透镜(52)、波纹管(53)、诊断元件(54)、插板阀(55)、束流测量单元(56)、扫描磁铁(57)、连接法兰(58);调整部,包括与束流传输线连接且用于调整束流传输线各部件相对位置及与楼板(1)预留通孔的相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调整部包括安装在垂直固定支架(3)上且分别用于调整四极透镜(52)、诊断元件(54)、扫描磁铁(57)位置的透镜调整机构(6)、元件调整机构(7)和磁铁调整机构(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透镜调整机构(6)、元件调整机构(7)和磁铁调整机构(8)为结构相同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底板(61),固定于垂直固定支架(3);调整组件(62),对称设置在调整底板(61)上,共设计两组;所述调整组件(62)包括滑动件和调整件(627),所述调整件(627)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滑动件包括安装在调整底板(61)上的调整垫块(628),设置在所述调整垫块(628)侧部的调整滑轨(624),与所述调整滑轨(624)适配的调整滑块(625),以及与所述调整滑块(625)固定连接的调整滑架(626);所述调整垫块(628)上固定安装有调整电机(621)、调整稳固架(623),所述调整电机(621)输出端设有调整丝杆(622),所述调整丝杆(622)与调整稳固架(623)连接;所述调整滑架(626)套接于所述调整丝杆(62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调整件(627)包括环抱架(627A)和环抱气缸(627B);所述环抱架(627A)安装在调整滑架(626)上,呈圆形设计;所述环抱气缸(627B)至少设计三组,等间距分布在环抱架(627A)上;每组环抱气缸(627B)的输出端均设有环抱伸缩杆(627C)。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垂直固定支架(3)包括安装顶板(31),以及与所述安装顶板(31)固定连接的立柱(32);所述立柱(32)上设有三组固定板。7.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集束流传输线图像的摄像部;所述摄像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束流传输线侧部的侧视图采集摄像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束流传输线正面的主视图采集摄像器;步骤1、束流传输线设置在调整部上,用叉车整体吊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如勇吕银龙葛涛崔伟王婉琳于淼李达冯斌芦文宇胡云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核力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