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67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涉及家用电梯技术领域。其中,该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包括:井道,以及设置于井道底部的底坑;井道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轿厢导轨支架,两轿厢导轨支架上分别设置有轿厢导轨,轿厢导轨分别固定设置于轿厢轿架两侧;轿厢轿架顶部设置有轿顶轮,二列轿厢导轨顶部设置有轿厢过渡轮梁及轿厢绳头的固定架,轿厢过渡轮梁及轿厢绳头的固定架上设置有轿厢绳头组合;还包括:轿厢过渡轮和轮梁。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家用电梯采用钢丝绳曳引,当底坑深度、顶层高度不够标准要求时,由于轿底轮或轿顶轮占用空间比较大,选用钢丝绳不合适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梯
,尤其是一种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

技术介绍

[0002]城市3层、4层的别墅、联体别墅,现在一般都配套设置有家用电梯井道,受土建结构的限制,家用电梯底坑一般较浅。而我们农村随着地方政策的变化,农村房屋翻造的开放,家用别墅电梯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而农村房屋翻造受政府政策规定,有建房面积及建房高度等的限制,所以农村别墅家用电梯一般顶层层高都不高。
[0003]常规家用电梯采用钢丝绳曳引驱动电梯即钢丝提升绳靠主机的驱动轮绳槽的摩擦力驱动的电梯,这样的电梯它的导向轮直径是钢丝绳直径的至少25倍。井道顶层层高宽裕,可以设计成轿顶轮;井道底坑深度宽裕,可以设计成轿底轮。当井道顶层层高及底坑深度都不宽裕时,采用钢丝绳曳引驱动就比较困难了,有可能不能成立。
[0004]现有技术家用电梯采用钢丝绳曳引,钢丝绳最小为φ6,那么导向轮的直径最小为150mm,此时如果采用轿底轮,底坑深度至少350mm;如果采用轿顶轮,为使乘客的乘梯感觉舒适,轿厢净高至少2100mm,厅轿门净高2000mm,(若轿厢净高2000mm,厅轿门高1900mm相对于高个子的乘客而言会比较局促),此时井道顶层层高至少2900mm,故当底坑深度、顶层高度不够标准要求时,由于轿底轮或轿顶轮占用空间比较大,选用钢丝绳不合适的问题。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6]技术方案:一种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包括:井道,以及设置于所述井道底部的底坑;所述井道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轿厢导轨支架,两所述轿厢导轨支架上分别设置有轿厢导轨,所述轿厢导轨分别固定设置于轿厢轿架两侧;所述轿厢轿架顶部设置有轿顶轮,二列所述轿厢导轨顶部设置有轿厢过渡轮梁及轿厢绳头的固定架,所述轿厢过渡轮梁及轿厢绳头的固定架上设置有轿厢绳头组合;还包括:轿厢过渡轮和轮梁,所述轿厢过渡轮和轮梁一端搁置在所述轿厢过渡轮梁及轿厢绳头的固定架上,另一端搁置在曳引机机架上,所述曳引机机架上设置有钢带式曳引机;所述曳引机机架设置于二列对重导轨的顶部,二列所述对重导轨通过对重导轨支架固定设置于对重架两侧,所述对重架上梁上设置有对重轮;所述曳引机机架底部设置有对重绳头固定架,所述对重绳头固定架上设置有对重绳头组合;还包括:至少两根曳引钢带,至少两根所述曳引钢带的一端在所述轿厢绳头组合上绕过再向下绕至所述轿顶轮,再向上绕过所述轿厢过渡轮,至所述钢带式曳引机,绕过所述钢带式曳引机后至所述对重轮,再绕过所述对重轮至所述对重绳头组合,最后在所述对重绳头组合上固定。
[0007]作为优选,所述轿厢轿架包括:两轿架立梁、轿架上梁和轿架下梁,所述轿架上梁
和所述轿架下梁分别位于两所述轿架立梁上下两侧,两所述轿架立梁位于所述轿厢两侧。
[0008]作为优选,两列所述轿厢导轨的中心线与两所述轿架立梁的中心线位于统一直线上。
[0009]作为优选,两所述轿架立梁上端靠近所述轿架上梁处设置有两第一轿厢导靴;两所述轿架立梁下端靠近所述轿架下梁处设置有两第二轿厢导靴。
[0010]作为优选,所述轿架下梁上设置有安全钳,所述安全钳的钳口对准所述轿厢导轨的工作面,所述钳口离所述轿厢导轨工作面3

4mm,所述安全钳上设置有安全拉杆,所述安全拉杆另一端与所述轿架立梁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轿厢轿底设置有轿门地坎,所述轿厢的开门侧轿厢顶上设置有门机,所述门机通过紧固件与轿门上端连接,所述轿门下端装有门滑块卡在所述轿门地坎上的槽内,所述轿门随着开门、关门指令可沿着轿门地坎上的槽方向作水平运动,所述井道内侧各层站门口下端的梁上设置有层门地坎,所述井道内侧各层站门口上端的梁上设置有层门装置,所述层门装置通过紧固件与厅门上部连接,所述厅门下部装有门滑块卡在层门地坎上的槽内,所述厅门随着开门、关门指令可沿着厅门地坎上的槽方向作水平运动。
[0012]作为优选,所述轿厢过渡轮梁及轿厢绳头的固定架上设置有限速器,所述限速器靠近其中一列所述轿厢导轨,且位于所述安全拉杆的正上方,所述限速器投影在所述底坑内的位置上安装有涨紧装置,所述限速器上设置有限速器钢丝绳,所述限速器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全拉杆上,向上绕过所述限速器的轮子,向下至所述底坑内的所述涨紧装置,绕过涨紧装置轮子后向上最后再固定在所述安全拉杆上。
[0013]作为优选,所述对重架两侧的直梁上部和下部面向所述对重导轨配置有四个对重导靴,所述底坑内二列所述对重导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缓冲器,所述底坑内二列所述轿厢导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缓冲器。
[0014]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导轨上且位于所述井道的顶部和所述底坑之间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轿架立梁上设置有限位撞弓,所述限位撞弓与所述限位开关组成限位装置,防止轿厢冲顶和墩底。
[0015]作为优选,所述井道每一楼层在所述井道内且位于一侧所述轿厢导轨上设置有平层用的平层隔磁板,所述轿架立梁上设置有平层开关,以组成平层装置,用来检测轿厢所停楼层位置。
[0016]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钢带式曳引驱动的方式,通过至少两根所述曳引钢带的一端在所述轿厢绳头组合上绕过再向下绕至所述轿顶轮,再向上绕过所述轿厢过渡轮,至所述钢带式曳引机,绕过所述钢带式曳引机后至所述对重轮,再绕过所述对重轮至所述对重绳头组合,最后在所述对重绳头组合上固定,达到了钢带曳引驱动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缩小部件尺寸和节省空间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家用电梯采用钢丝绳曳引,钢丝绳最小为φ6,那么导向轮的直径最小为150mm,此时如果采用轿底轮,底坑深度至少350mm;如果采用轿顶轮,为使乘客的乘梯感觉舒适,轿厢净高至少2100mm,厅轿门净高2000mm,(若轿厢净高2000mm,厅轿门高1900mm相对于高个子的乘客而言会比较局促),此时井道顶层层高至少2900mm,故当底坑深度、顶层高度不够标准要求时,由于轿底轮或轿顶轮占用空间比较大,选用钢丝绳不合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的主视图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的侧视图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的俯视图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的轿厢主视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的轿厢侧视图。
[0022]附图标记为:1、井道;2、底坑;3、轿厢导轨;4、轿厢导轨支架;5、对重导轨;6、对重导轨支架;7、轿架立梁;8、轿架上梁;9、轿架下梁;10、第一轿厢导靴;11、轿厢;12、轿门;13、门机;14、厅轿门;15、层门装置;16、安全钳;17、限速器;18、限速器钢丝绳;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以及设置于所述井道底部的底坑;所述井道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轿厢导轨支架,两所述轿厢导轨支架上分别设置有轿厢导轨,所述轿厢导轨分别固定设置于轿厢轿架两侧;所述轿厢轿架顶部设置有轿顶轮,二列所述轿厢导轨顶部设置有轿厢过渡轮梁及轿厢绳头的固定架,所述轿厢过渡轮梁及轿厢绳头的固定架上设置有轿厢绳头组合;还包括:轿厢过渡轮和轮梁,所述轿厢过渡轮和轮梁一端搁置在所述轿厢过渡轮梁及轿厢绳头的固定架上,另一端搁置在曳引机机架上,所述曳引机机架上设置有钢带式曳引机;所述曳引机机架设置于二列对重导轨的顶部,二列所述对重导轨通过对重导轨支架固定设置于对重架两侧,所述对重架上梁上设置有对重轮;所述曳引机机架底部设置有对重绳头固定架,所述对重绳头固定架上设置有对重绳头组合;还包括:至少两根曳引钢带,至少两根所述曳引钢带的一端在所述轿厢绳头组合上绕过再向下绕至所述轿顶轮,再向上绕过所述轿厢过渡轮,至所述钢带式曳引机,绕过所述钢带式曳引机后至所述对重轮,再绕过所述对重轮至所述对重绳头组合,最后在所述对重绳头组合上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轿架包括:两轿架立梁、轿架上梁和轿架下梁,所述轿架上梁和所述轿架下梁分别位于两所述轿架立梁上下两侧,两所述轿架立梁位于所述轿厢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两列所述轿厢导轨的中心线与两所述轿架立梁的中心线位于统一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轿架立梁上端靠近所述轿架上梁处设置有两第一轿厢导靴;两所述轿架立梁下端靠近所述轿架下梁处设置有两第二轿厢导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浅底坑矮顶层钢带曳引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架下梁上设置有安全钳,所述安全钳的钳口对准所述轿厢导轨的工作面,所述钳口离所述轿厢导轨工作面3

4mm,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卫国毕玉朝陈晓红朱二妹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通润电梯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