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扰流部件的通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11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扰流部件的通风设备,其具有纵向延伸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将外部空气从室外送至室内的供气通路、将室内空气从室内送至室外的排气通路、以及位于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交叉位置处的热交换部件。在供气通路中、热交换部件的下游设有扰流部件。通过设置扰流部件,可提高热交换部件通风的均匀性。可提高热交换部件通风的均匀性。可提高热交换部件通风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扰流部件的通风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通风设备的扰流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通风设备可以利用风机把室内空气向室外强行排出。当家里门窗紧闭时,只把室内空气向室外排出,有可能导致室内缺氧,所以提出了一种换气通风设备。该换气设备利用排风机将室内空气向室外排出,又利用送风机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在排风风路和送风风路的交叉部位还可以设计热交换芯,这样在寒冷的冬季,从室外引入的冷空气会预先被室内排出的热空气预先加热,然后才会送入室内,从而不会让室内的人感觉不舒服。在送风风路上通常还会设置滤芯,主要用于过滤室外空气中携带的尘埃。通常,由于送风机的设置位置偏离热交换芯的中心,导致室外进风通过热交换芯并不均匀,从而影响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设备,其具有扰流部件以提高热交换部件通风的均匀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扰流部件的通风设备,其具有纵向延伸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将外部空气从室外送至室内的供气通路、将室内空气从室内送至室外的排气通路、以及位于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交叉位置处的热交换部件。在供气通路中、热交换部件的下游设有扰流部件。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供气通路中、热交换部件的下游还设有供气风机和空气净化装置;在垂直于纵向的横向上,扰流部件位于供气风机和空气净化装置之间。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负离子发生装置。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部件沿垂直于纵向的横向布置,扰流部件靠近热交换部件的横向中部设置。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扰流部件具有尖部和与尖部相对的钝部;其中,尖部靠近热交换部件设置,钝部相对于尖部远离热交换部件设置。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框架主体和盖设在框架主体上的上盖;扰流部件竖向直立在框架主体内,其顶部支撑上盖,一紧固件穿过上盖并与扰流部件固定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热交换部件下游设置扰流部件,使通过热交换部件后的气流被分流,而不是集中涌向供气风机,从而,分散风机的进风通道,以提高热交通风的均匀性,即通过两个热交换部件的风量不致相差太大,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热交通道阻力。此外,通过设置扰流部件,也使得有充足的气流能够经过负离子发生装置以带走生成的负离子。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技术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的通风设备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所示通风设备在上盖板被移除后的俯视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所示通风设备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0015]图4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5是图1所示通风设备沿纵向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6是图5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7与图6类似,其中热交换部件被移除;
[0019]图8是图3中的分段检修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9是图8所示的分段检修门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10与图1类似,其中分段检修门被部分拆卸下来;
[0022]图11是图3中所示的负离子发生装置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0023]图12是图11所示的负离子发生装置的收纳盒与尾部打开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13是图1所示通风设备沿横向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14是图13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紧固件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0027]图16是图14中所示的紧固件的放大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9]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通风设备100可以安装在室内天花板上方的空间内。通风设备100可以为一全热式换气设备,其包括纵向延伸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的纵向两端的若干风口管件。该等若干风口管件包括设置在壳体的纵向一端定义有用于供室外空气进入的供气入口102、和用于供室内空气排出的排气出口101,以及设置在壳体的纵向另一端定义有用于供室内空气进入的排气入口104、和用于供室外空气排出的供气出口103。如图2中箭头所示,在壳体内形成有风路,包括在供气入口102和供气出口103之间定义的、将外部空气从室外送至室内的供气通路,和在排气入口104和排气出口101之间定义的将室内空气从室内送至室外的排气通路。在壳体内还设有排气风机80和供气风机90。排气风机80可以设置在排气通路中的任意位置,供气风机90可以设置在供气通路中的任意位置。本实施方式中,排气风机80靠近排气出口101设置,供气风机90靠近供气出口103设置。
[0030]配合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一泡沫框架11、以及分别覆盖在泡沫框架的顶部和底部的上盖12和底盖13。框架11可以由泡沫塑料发泡制成,典型的如发
泡聚丙烯(Expended polypropylene,简称EPP),其具有比重轻、弹性好、抗震抗压、变形恢复率高、绝缘、耐热等特性。上盖12和底盖13同样可由EPP制成。在竖向上,泡沫框架被一中层隔板分隔成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通过供气入口102的外部空气先进入下层空间(如图2中虚线所示),而后进入上层空间并经由供气出口103排出,以定义供气通路;通过排气入口104的室内空气同样先进入下层空间(如图2中虚线所示),而后进入上层空间并经由排气出口101排出,以定义排气通路。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的交叉位置处还布置有热交换部件31、32。该等热交换部件31、32在竖向上部分位于下层空间、部分位于上层空间,以使得通过供气通路的从室外引入的外部空气和通过排气通路从室内排出的室内空气在热交换部件内进行非接触式地热交换,从而使外部空气被加热后供入室内,在寒冷的冬季不会给用户带来不舒服感。配合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部件有两个,沿垂直于纵向的横向布置,并可沿横向顺着密封件112(将在后文中详细描述)形成的导轨插入和抽出;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热交换部件也可以仅有一个或更多个。上述泡沫上盖12或泡沫底盖13上形成有理线槽121以供电连接导线通过,同时,还形成有与理线槽121连通的冗余区122,以收容过长的导线部分。
[0031]配合参照图2、图3、图8至图10所示,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扰流部件的通风设备,其具有纵向延伸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将外部空气从室外送至室内的供气通路、将室内空气从室内送至室外的排气通路、以及位于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交叉位置处的热交换部件;其特征在于:在供气通路中、热交换部件的下游设有扰流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扰流部件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供气通路中、热交换部件的下游还设有供气风机和空气净化装置;在垂直于纵向的横向上,扰流部件位于供气风机和空气净化装置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扰流部件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负离子发生装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林
申请(专利权)人:威能无锡供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