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凇民专利>正文

一种鱼稻共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803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稻共生系统,涉及鱼稻共生系统技术领域;为了便于更好的监测管理;该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多个管理监测设备和多组区域围栏,所述管理监测设备设置在区域围栏内侧,所述区域围栏的拐角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区域围栏的固定桩;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现场情况规划种植、养殖区域;根据规划的区域架设区域围栏及固定桩。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三个温度传感器通过相同规格的弹力绳串联于安装架与重力座之间,即便水位发生变化,三个温度传感器能够通过弹力绳的形变仍保持等距分布状态,从而便于对浅层水区、中层水区、深层水区进行监测,以利于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利于提升产量,保障了经济效益。保障了经济效益。保障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稻共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稻共生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鱼稻共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鱼稻共生系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该种植、养殖方案通常是先将秧苗插进了稻田,再将鱼苗放入稻田中养殖,鱼的活动对水稻有除草、松土、保肥施肥、促进肥料分解、利于水稻分蘖和根系发育、控制病虫害的作用,稻草又能够为鱼儿遮阴蔽日,达到了相互改善环境的目的,最终实现稻、鱼的共同丰收;
[0003]在鱼稻共生技术中,除了两者相互改善环境之外,对水体温度的把控也尤为重要,由于鱼是冷血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生活水域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鱼的代谢程度,影响摄食和成长,过高过低的温度都会使鱼类死亡,因此,需要通过人工量测或装置自动监测的方式对水温进行管理把控;
[0004]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525684.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禾花鱼稻田生态养殖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利用摄像器实时监控禾花鱼稻田场景、禾花鱼群图像数;利用检测设备实时采集禾花鱼稻田水位、水温、水质数据;利用消毒器对禾花鱼稻田进行定期水体消毒;利用投饲机对禾花鱼进行定时、定量投食;利用判断程序根据采集的禾花鱼群图像判断禾花鱼稻田养殖状态情况;利用评估程序评估禾花鱼稻田等级;利用显示器显示采集的禾花鱼稻田水温、水位、水质、监控视频数据。上述专利中的系统存在以下不足:虽能够获取水温等一系列数据,但是,由于水温的高低还受到水位以及区域的影响,单一点位的监测并不能够获取到可靠的水体信息,固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鱼稻共生系统和管理监测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鱼稻共生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多个管理监测设备和多组区域围栏,所述管理监测设备设置在区域围栏内侧,所述区域围栏的拐角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区域围栏的固定桩;所述管理监测设备包括:
[0008]安装架,安装架布置于区域围栏内侧的中心位置;
[0009]侧支撑臂,所述侧支撑臂的一端固定于安装架的圆周外壁上,多个侧支撑臂沿安装架的外侧呈均匀圆周分布设置,所述侧支撑臂底部固定有固定扣;
[0010]环形气囊浮子,所述环形气囊浮子的截面呈“8”形结构,固定扣呈与环形气囊浮子上半部形状适配的弧形结构,环形气囊浮子顶部可拆卸的安装于固定扣内;
[0011]重力座,重力座设置于安装架下方,重力座底端设置有锥形头;
[0012]温度传感器,所述安装架与重力座之间依次设置为浅层水区、中层水区、深层水区,三个温度传感器通过相同规格的弹力绳串联于安装架与重力座之间,并且三个温度传
感器分别布置于浅层水区、中层水区、深层水区内,温度传感器通过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的方式将监测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模块。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架顶部安装有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
[0014]施肥器,所述施肥器固定于安装架顶部外壁,施肥器顶部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多个肥料输出端,施肥器内设置有储肥室,储肥室与肥料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肥料的泵体;
[0015]施肥管,施肥管安装于施肥器的肥料输出端处,施肥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施肥管通断的控制阀;
[0016]顶盖,施肥器的储肥室顶部设置有添肥口,顶盖通过螺纹可拆卸的安装于添肥口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顶部外壁固定有多个光伏发电组件,光伏发电组件关于施肥器呈均匀圆周布置,光伏发电组件与施肥器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侧支撑臂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座,所述环形座内滑动连接有钉杆,钉杆底部呈锥形结构,钉杆底端插入地底实现固定。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区域围栏的一侧设置有加固板,加固板的底部呈V形结构,加固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安装有卡紧架,区域围栏卡接于卡紧架内侧,且卡紧架一侧内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卡齿;所述加固板一侧外壁设置有插条,加固板的另一侧外壁开设有插槽,插槽与插条相适配。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加固板两侧外壁均固定有定位座和导向座,导向座位于加固板底端侧壁,导向座呈“J”形结构,定位座和导向座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加固弹杆,加固弹杆底端呈锥形结构,两个加固弹杆顶部共同固定有顶板。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钉杆一侧外壁固定有与卡紧架适配的连接架,所述卡紧架可拆卸的插接于连接架中,所述连接架一侧内壁可拆卸的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一侧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卡齿适配的第二卡齿,所述连接架一侧设置有螺纹筒,螺纹筒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支撑臂上还安装有捕捞装置,所述捕捞装置包括:
[0022]捕笼骨架,捕笼骨架呈伞形结构,捕笼骨架顶部中心位置通过连接绳连接有弹性箍,所述弹性箍可拆卸的安装于侧支撑臂外侧;
[0023]笼网,笼网固定于捕笼骨架之间,笼网一侧开设有捕捞洞;
[0024]斗形网布,斗形网布固定于捕捞洞内侧,斗形网布的内径朝远离笼网的方向逐渐减小。
[0025]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笼网的捕捞洞外侧固定有圆周分布的第二磁吸块,所述捕捞装置还包括与捕捞洞配合使用的阻隔片,阻隔片一侧外壁固定有与第二磁吸块适配的第一磁吸块,第一磁吸块与第二磁吸块相互吸引;
[0026]所述侧支撑臂顶部外壁设置有成对分布的卡条,且每对中卡条的间距与弹性箍的尺寸适配。
[0027]一种上述鱼稻共生系统的管理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S1:根据现场情况规划种植、养殖区域;
[0029]S2:根据规划的区域架设区域围栏及固定桩;
[0030]S3:将管理监测设备通过钉杆固定于区域围栏内侧中心位置;
[0031]S4:将重力座通过锥形头固定;
[0032]S5:在钉杆外侧安装加固板进行加固处理;
[0033]S6:种植水稻、养殖鱼虾;
[0034]S7: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水温进行实时监测;
[0035]S8:收获时,将安装于侧支撑臂上捕捞装置的阻隔片拆除;
[0036]S9:在笼网内放置诱饵,利用捕捞装置进行捕捞。
[0037]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6步骤中,养殖鱼虾的选种为黑鱼和龙虾,其中,养殖水温控制在16~32℃,具体的,浅层水区的温度控制在16~28℃;中层水区的温度控制在18~30℃;深层水区的温度控制在20~32℃。
[00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9]1.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浅层水区、中层水区、深层水区三个水区,能够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在深层水区养殖龙虾,在中层水区养殖鱼类,以实现鱼稻共生的养殖技术,利用稻田水面养殖鱼虾,既可获得鱼虾产品,又可利用鱼虾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鱼虾排泄粪肥,翻动泥土可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0040]2.本专利技术能够更好的规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稻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模块、多个管理监测设备(1)和多组区域围栏(4),所述管理监测设备(1)设置在区域围栏(4)内侧,所述区域围栏(4)的拐角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区域围栏(4)的固定桩(5);所述管理监测设备(1)包括:安装架(10),安装架(10)布置于区域围栏(4)内侧的中心位置;侧支撑臂(8),所述侧支撑臂(8)的一端固定于安装架(10)的圆周外壁上,多个侧支撑臂(8)沿安装架(10)的外侧呈均匀圆周分布设置,所述侧支撑臂(8)底部固定有固定扣(20);环形气囊浮子(7),所述环形气囊浮子(7)的截面呈“8”形结构,固定扣(20)呈与环形气囊浮子(7)上半部形状适配的弧形结构,环形气囊浮子(7)顶部可拆卸的安装于固定扣(20)内;重力座(9),重力座(9)设置于安装架(10)下方,重力座(9)底端设置有锥形头(22);温度传感器(23),所述安装架(10)与重力座(9)之间依次设置为浅层水区、中层水区、深层水区,三个温度传感器(23)通过相同规格的弹力绳(21)串联于安装架(10)与重力座(9)之间,并且三个温度传感器(23)分别布置于浅层水区、中层水区、深层水区内,温度传感器(23)通过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的方式将监测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稻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顶部安装有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施肥器(15),所述施肥器(15)固定于安装架(10)顶部外壁,施肥器(15)顶部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多个肥料输出端,施肥器(15)内设置有储肥室,储肥室与肥料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肥料的泵体;施肥管(14),施肥管(14)安装于施肥器(15)的肥料输出端处,施肥管(1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施肥管(14)通断的控制阀(17);顶盖(16),施肥器(15)的储肥室顶部设置有添肥口,顶盖(16)通过螺纹可拆卸的安装于添肥口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稻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顶部外壁固定有多个光伏发电组件(18),光伏发电组件(18)关于施肥器(15)呈均匀圆周布置,光伏发电组件(18)与施肥器(15)和温度传感器(23)电性连接;所述侧支撑臂(8)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座,所述环形座内滑动连接有钉杆(6),钉杆(6)底部呈锥形结构,钉杆(6)底端插入地底实现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稻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凇民
申请(专利权)人:赵凇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