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冷却结构、电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02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射冷却结构、电机及车辆,其中,喷射冷却结构包括:均流管,均流管上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多个喷射管,多个喷射管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在均流管上,多个喷射管与均流管均连通,每个喷射管上均设置有多个喷孔,多个喷孔沿周向间隔设置;其中,在每个喷射管中,沿着周向且远离该喷射管的入口的方向上,相邻的喷孔的间隔逐渐减小。上述结构中,喷射管设置为分体的多个,均流管能够将冷却介质均匀地分配至每个喷射管内。同时,对于每个喷射管,离入口较远的位置处,喷孔的分布较为密集,因此能够减少冷却介质的黏滞力导致的各喷孔喷出的油量不均匀的影响,将冷却介质在周向上均匀地喷洒至待冷却物体上。均匀地喷洒至待冷却物体上。均匀地喷洒至待冷却物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射冷却结构、电机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喷射冷却结构、电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面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新能源汽车成为当前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之一,驱动电机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汽车行车安全。在新能源汽车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路况的复杂多样,电机系统不仅要适应平路运行的要求,而且必须满足剧烈的颠簸、频繁起停等错综复杂的行驶条件。
[0003]进一步地,当新能源汽车处于启动或者加速阶段时,需要短时间输出较大的功率,使得电机绕组中通过的电流迅速增大,绕组温度迅速上升。有研究表明,器件工作温度每升高10℃,失效率增加1倍。
[0004]为了解决电机绕组升温的问题,油冷电机技术是现在较先进的电机散热技术。油冷装置包括一个喷油环,喷油环呈完整的环形结构并套设在电机绕组外,并且喷油环内侧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喷油孔。冷却油通过进油口进入至喷油环内,通过喷油环上的各喷油孔喷出,从而对电机绕组进行换热降温。
[0005]但是,由于冷却油是粘性流体,因此黏滞力的存在使得各喷油孔的喷油量不均匀,导致电机绕组部分位置存在局部过热问题,造成“热岛”效应使得电机绕组绝缘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油冷装置中喷油环的各喷油孔的喷油量不均匀,导致电机绕组局部过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喷射冷却结构、电机及车辆。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射冷却结构,包括:均流管,均流管上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多个喷射管,多个喷射管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在均流管上,并围设出适于放置待冷却物体的放置空间,多个喷射管与均流管均连通,每个喷射管上均设置有多个喷孔,多个喷孔沿周向间隔设置;其中,在每个喷射管中,沿着周向且远离该喷射管的入口的方向上,相邻的喷孔的间隔逐渐减小。
[0008]可选地,均流管和喷射管均为弧形管。
[0009]可选地,喷射管包括第一喷射管,第一喷射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均流管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管和冷却介质入口处于同一周向位置,并且均流管的管径大于第一连接管的管径。
[0010]可选地,冷却介质入口的孔径与均流管的管径相同。
[0011]可选地,冷却介质入口的孔径、均流管的管径以及第一连接管的管径之间的比例为1.4:1.4:1。
[0012]可选地,第一喷射管上的喷孔的数量为偶数个。
[0013]可选地,喷射管还包括第二喷射管和第三喷射管,第二喷射管和第三喷射管分别
位于第一喷射管的两侧,第二喷射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均流管连接,第三喷射管通过第三连接管与均流管连接。
[0014]可选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管径相同。
[0015]可选地,喷射冷却结构还包括冷却介质输送管,均流管为多个,多个均流管间隔地设置在冷却介质输送管上,冷却介质入口与冷却介质输送管连通,每个均流管上均设置有多个喷射管。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喷射冷却结构。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机。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喷射管设置为分体的多个,均流管能够将冷却介质均匀地分配至每个喷射管内。同时,对于每个喷射管,离入口较远的位置处,喷孔的分布较为密集,因此能够减少冷却介质的黏滞力导致的各喷孔喷出的油量不均匀的影响。上述结构可以使得冷却介质在周向上均匀地喷洒至待冷却物体上,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油冷装置中喷油环的各喷油孔的喷油量不均匀,导致电机绕组局部过热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喷射冷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图1中喷射冷却结构的均流管和喷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图2中第一喷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图2中第二喷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图2中第三喷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示出了现有技术和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各测试点喷油量的实验结果对比;以及
[0027]图7示出了现有技术和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对电机绕组冷却后的实验结果对比;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均流管;11、冷却介质入口;20、喷射管;21、喷孔;100、放置空间;201、第一喷射管;2011、第一连接管;202、第二喷射管;2021、第二连接管;203、第三喷射管;2031、第三连接管;30、冷却介质输送管;100、放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4]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喷射冷却结构包括均流管10以及多个喷射管20。其中,均流管10上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11。多个喷射管20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在均流管10上,并围设出适于放置待冷却物体的放置空间100。多个喷射管20与均流管10均连通,每个喷射管20上均设置有多个喷孔21,多个喷孔21沿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在每个喷射管20中,沿着周向且远离该喷射管20的入口的方向上,相邻的喷孔21的间隔逐渐减小。
[0035]利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喷射管20设置为分体的多个,均流管10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流管(10),所述均流管(10)上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11);多个喷射管(20),多个所述喷射管(20)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均流管(10)上,并围设出适于放置待冷却物体的放置空间(100),多个所述喷射管(20)与所述均流管(10)均连通,每个所述喷射管(20)上均设置有多个喷孔(21),多个所述喷孔(21)沿周向间隔设置;其中,在每个所述喷射管(20)中,沿着周向且远离该喷射管(20)的入口的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喷孔(21)的间隔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管(10)和所述喷射管(20)均为弧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20)包括第一喷射管(201),所述第一喷射管(201)通过第一连接管(2011)与所述均流管(10)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2011)和所述冷却介质入口(11)处于同一周向位置,并且所述均流管(10)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011)的管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11)的孔径与所述均流管(10)的管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11)的孔径、所述均流管(10)的管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贾金信姜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