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盐高氨氮废水自养脱氮与全量化处理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盐高氨氮废水自养脱氮与全量化处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年龄的增长,盐分和氨氮等污染物不断积累,传统“生化+双膜”工艺中的生化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逐渐松散,能效逐渐下降,出水氨氮难达标,需要投加大量葡萄糖,且后端需要增加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器等设备进行深度脱氮;而膜处理系统结垢、污堵现象加重,产水率下降,不能满足日常正常生产需求。如何实现高效的中晚期高盐、高氨氮垃圾渗滤液以及其他高盐高氨氮废水的全量化处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0003]目前,以垃圾渗滤液为代表的高盐高氨氮废水的全量化处理工艺技术主要有:膜处理+蒸发组合工艺技术、生化处理+高级氧化组合工艺技术等。其中常规生化脱氮需要额外投加大量碳源;蒸发技术,能耗较高,且设备昂贵,容易腐蚀,运行维护困难。随着国内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的突破,以及硫自养脱氮等自养脱氮技术的发展,可生化性差,高氨氮的中晚期垃圾渗滤液实现全程自养脱氮成为可能。两段式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通常采用活性污泥的形式,高盐环境下,尤其亚硝化段的活性污泥絮体松散,亚硝化负荷低,未能及时为后续厌氧氨氧化提供充足的一定比例的氨氮和亚硝氮等基质,阻碍其工程化应用。同时厌氧氨氧化菌生长条件苛刻,实际工程中,由于高盐高氨氮废水水质复杂,在保证厌氧氨氧化出水水质前提下,脱氮负荷一般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盐高氨氮废水自养脱氮与全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调节池(1)、A
‑
DMBR自养脱氮双膜内循环反应器、中间水箱(3)、M
‑
ECOR多元耦合氧化还原反应器;所述调节池(1)的出水口与所述A
‑
DMBR自养脱氮双膜内循环反应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和提升泵相连通;所述A
‑
DMBR自养脱氮双膜内循环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箱(3)进水口相连通;所述中间水箱(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和进水泵与所述M
‑
ECOR多元耦合氧化还原反应器的进水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高氨氮废水自养脱氮与全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
‑
DMBR自养脱氮双膜内循环反应器内部用隔板分为第一段至第五段,第一段至第五段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段为预自养脱氮段(21),第二段为过渡段(22),第三段为强化脱氮段(23),第四段为MBR膜过滤段(24),第五段为深度脱氮段(25);所述第一段的填料为悬浮生物填料;所述第二段的填料为铁渣或铁刨花;所述第三段的填料为固定生物填料;所述第四段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所述第五段接种有自养脱氮优势菌种,并填充有含硫填料,所述自养脱氮优势菌种为硫自养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高氨氮废水自养脱氮与全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
‑
DMBR自养脱氮双膜内循环反应器末端出水口通过管道和回流泵回流到所述A
‑
DMBR自养脱氮双膜内循环反应器进水口,回流量Q为:100%
‑
500%,用于稀释进水的NH
4+
‑
N浓度和调节pH,为预自养脱氮提供适宜的环境,使所述A
‑
DMBR自养脱氮双膜内循环反应器预自养脱氮段,(21)基质的游离氨<100mg/L,NO2‑
‑
N<200m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高氨氮废水自养脱氮与全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
‑
ECOR多元耦合氧化还原反应器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氧化还原段(41)、强化氧化还原段(42)和澄清段(43);所述预氧化还原段(41)内部设置有曝气器、循环泵或搅拌器,且填充有氧化还原催化剂;所述强化氧化还原段(42)内部安装有DSA涂层钛电极,极板间距1
‑
3cm;所述澄清段(43)设置有ORP在线监测仪和pH在线检测仪,实时监测ORP和p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高氨氮废水自养脱氮与全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
‑
ECOR多元耦合氧化还原反应器的强化氧化还原段(42)与澄清段(43)的上方设置有防腐密封罩,所述防腐密封罩通过管道与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剑成,张小平,王晓飞,刘爽,赵日虎,孙美娟,梁琳,刘功旺,
申请(专利权)人: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