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000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主要涉及撬装压缩机上复杂管路减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包括左管道、可旋转管道固定器、左颗粒阻尼器、减振器主体、右颗粒阻尼器、管道固定器和右管道,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安装在两管道之间,能够适应不同间距的管道、非平行的管道等多种复杂管道之间的减振,颗粒阻尼器为封闭结构,其空腔中填充不同的阻尼颗粒,可根据不同场景更换不同的阻尼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能有效的降低管道振动,适用于复杂管道之间的减振,不仅能防止管道及元件的疲劳破坏,而且可以实现不停机安装。可以实现不停机安装。可以实现不停机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具体地说是安装在撬装压缩机输气管道上的一种新型减振装置,主要涉及撬装压缩机上压缩气体输送管道减振的


技术介绍

[0002]在天然气压缩和运输过程中,管道会因流体激振产生较大的振动,进而产生较大的噪声,由于撬装压缩机集成度较高、管路复杂,很难通过将管道与地面或者底座连接的方式减小管道振动。
[0003]专利技术专利内容
[0004]针对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专利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包括左管道、可旋转管道固定器、左颗粒阻尼器、减振器主体、右颗粒阻尼器、管道固定器和右管道,所述可旋转管道固定器位于相邻管道减振装置的左端,通过螺栓与减振器主体连接固定,所述左颗粒阻尼器安装于减振器主体左侧,通过焊接与减振器主体连接,所述减振器主体位于相邻管道减振装置的中间,分别与可旋转管道固定器和管道固定器相连接,所述右颗粒阻尼器位于减振器主体的右侧,通过焊接与减振器主体连接,所述管道固定器位于相邻管道减振装置的右端,通过螺栓与减振器主体连接固定。
[0006]前述的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中,所述可旋转管道固定器包括可旋转卡箍、左橡胶垫圈和左连接滑轨,所述可旋转卡箍位于可旋转管道固定器的左端,通过调节螺栓与左管道卡紧固定,所述左橡胶垫圈位于可旋转卡箍的内侧,所述左连接滑轨位于可旋转管道固定器右端,左侧通过滑动螺栓与可旋转卡箍相连,右侧与减振器主体相连接。
[0007]前述的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中,所述减振器主体包括外壳体、主弹簧、副弹簧、限位螺栓和内体,所述外壳体包括大凸台和小凸台,所述大凸台位于外壳体内部左侧,所述小凸台位于大凸台右侧,所述外壳体左端通过螺栓与左连接滑轨相连,右端通过限位螺栓与内体相连,所述主弹簧通过焊接固定于外壳体内部大凸台上,所述副弹簧焊接在外壳体的小凸台上,所述限位螺栓位于副弹簧内侧,连接小凸台与内体,所述内体位于减振器主体右端,左端通过限位螺栓与外壳体连接固定,右端通过螺栓与右连接滑轨相连接固定。
[0008]前述的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中,所述管道固定器包括右连接滑轨、固定卡箍和右橡胶垫圈,所述右连接滑轨位于管道固定器的左侧,左端通过螺栓与减振器主体固定连接,右端通过焊接与固定卡箍连接,所述固定卡箍位于管道固定器右侧,通过调节螺栓与右管道卡紧固定,所述右橡胶垫圈位于固定卡箍的内侧。
[0009]该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之处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专利采用可调节角度的旋转管道固定器,使本专利技术专利可适用于平行、非平行等多种相邻管道的减振,可通过连接滑轨调节旋转管道固定器与减振器主体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间距的相邻管道的减振。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图1的左管道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图1的减振器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图3的外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图1的右管道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左管道,2、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01、可旋转卡箍,202、左橡胶垫圈,203、左连接滑轨,3、左颗粒阻尼器,4、减振器主体,401、外壳体,4011、大凸台,4012、小凸台,402、主弹簧,403、副弹簧,404、限位螺栓,405、内体,5、右颗粒阻尼器,6、管道固定器,601、右连接滑轨,602、固定卡箍,603、右橡胶垫圈,7、右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包括左管道1、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左颗粒阻尼器3、减振器主体4、右颗粒阻尼器5、管道固定器6和右管道7,所述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位于相邻管道减振装置的左端,通过螺栓与减振器主体4连接固定,所述左颗粒阻尼器3安装于减振器主体4左侧,通过焊接与减振器主体4连接,所述减振器主体4位于相邻管道减振装置的中间,分别与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和管道固定器6相连接,所述右颗粒阻尼器5位于减振器主体4的右侧,通过焊接与减振器主体4连接,所述管道固定器6位于相邻管道减振装置的右端,通过螺栓与减振器主体4连接固定。
[0018]请参阅图2,前述的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中,所述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包括可旋转卡箍201、左橡胶垫圈202和左连接滑轨203,所述可旋转卡箍201位于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的左端,通过调节螺栓与左管道卡紧固定,所述左橡胶垫圈202位于可旋转卡箍201的内侧,所述左连接滑轨203位于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右端,左侧通过滑动螺栓与可旋转卡箍201相连,右侧与减振器主体相连接。
[0019]请参阅图3

4,前述的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中,所述减振器主体4包括外壳体401、主弹簧402、副弹簧403、限位螺栓404和内体405,所述外壳体401包括大凸台4011和小凸台4012,所述大凸台4011位于外壳体401内部左侧,所述小凸台4012位于大凸台4011右侧,所述外壳体401左端通过螺栓与左连接滑轨203相连,右端通过限位螺栓404与内体405相连,所述主弹簧402通过焊接固定于外壳体内部大凸台4011上,所述副弹簧403焊接在外壳体的小凸台4012上,所述限位螺栓404位于副弹簧403内侧,连接小凸台4012与内体405,所述内体405位于减振器主体4右端,左端通过限位螺栓404与外壳体401连接固定,右端通过螺栓与右连接滑轨601相连接固定。
[0020]请参阅图5,前述的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中,所述管道固定器6包括右连接滑轨601、固定卡箍602和右橡胶垫圈603,所述右连接滑轨601位于管道固定器6的左侧,左端通过螺栓与减振器主体固定连接,右端通过焊接与固定卡箍602连接,所述固定卡箍602
位于管道固定器6右侧,通过调节螺栓与右管道卡紧固定,所述右橡胶垫圈603位于固定卡箍602的内侧。
[0021]工作原理:减振器固定于左管道1与右管道7之间,可通过调节左连接滑轨203与减振器主体4之间的距离和适应不同间距的管道,可通过调节可旋转卡箍201与左连接滑轨203之间的角度以适应非平行的管道;当左管道1与右管道7振动位移方向相对时,两管道向对位移较大,会使主弹簧402产生一个较大的力,从而使的左管道1与右管道7利用互相之间振动产生的能量降低振动,当左管道1与右管道7振动位移方向相反时,相对位移较大,限位螺栓404会限制两管道的位移,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管道(1)、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左颗粒阻尼器(3)、减振器主体(4)、右颗粒阻尼器(5)、管道固定器(6)和右管道(7),所述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位于相邻管道减振装置的左端,通过螺栓与减振器主体(4)连接固定,所述左颗粒阻尼器(3)安装于减振器主体(4)左侧,通过焊接与减振器主体(4)连接,所述减振器主体(4)位于相邻管道减振装置的中间,分别与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和管道固定器(6)相连接,所述右颗粒阻尼器(5)位于减振器主体(4)的右侧,通过焊接与减振器主体(4)连接,所述管道固定器(6)位于相邻管道减振装置的右端,通过螺栓与减振器主体(4)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包括可旋转卡箍(201)、左橡胶垫圈(202)和左连接滑轨(203),所述可旋转卡箍(201)位于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的左端,通过调节螺栓与左管道卡紧固定,所述左橡胶垫圈(202)位于可旋转卡箍(201)的内侧,所述左连接滑轨(203)位于可旋转管道固定器(2)右端,左侧通过滑动螺栓与可旋转卡箍(201)相连,右侧与减振器主体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相邻管道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主体(4)包括外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马云腾王逢德刘超刘传岩王建城郭皓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