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包括:板体,具有若干内腔;若干吸震载体,设于板体内腔,每个吸震载体表面设有若干呈蜂窝状均匀布置的吸震孔,吸震孔沿吸震载体厚度方向包括主震动耗能区域、震动聚焦区域和辅助震动耗能区域;主震动耗能区域在吸震载体表面的投影为正六边形,震动聚焦区域和辅助震动耗能区域在吸震载体表面的投影为圆形;吸震孔在辅助震动耗能区域内的孔壁设有若干凹陷于孔壁表面的辅助耗能腔,辅助耗能腔沿平行于吸震载体表面的方向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施工现场实现快速拆装,且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有良好的减震性能。有良好的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板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现场中,经常需要搭建临时建筑进行项目管理或安装必要设备。由于施工现场需要大量建筑设备,震动源众多,临时建筑需要较好的减震功能才能保证人员正常工作的环境,并降低环境震动对施工机器的影响。现有的使用预制建筑材料搭建而成的装配式建筑缺乏有效的减震结构,仅能依靠预制建筑材料自身的厚度消解环境震动,减震效果较差,尤其是轻钢制成的活动板房,由于其质量轻、柔度大、阻尼小,且不提施工机器的环境震动,其仅仅在人们日常活动的作用下即产生明显震动,存在严重的舒适度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以上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的制造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包括:
[0007]板体,具有若干内腔,所述板体侧部设有若干用于连通内腔与板体外部的安装口;
[0008]若干吸震载体,设于板体内腔,每个吸震载体表面设有若干呈蜂窝状均匀布置的吸震孔,所述吸震孔沿吸震载体厚度方向包括主震动耗能区域、震动聚焦区域和辅助震动耗能区域;
[0009]所述主震动耗能区域在吸震载体表面的投影为正六边形,所述震动聚焦区域和所述辅助震动耗能区域在吸震载体表面的投影为圆形,震动聚焦区域在吸震载体表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辅助震动耗能区域在吸震载体表面的投影面积;
[0010]所述震动聚焦区域和所述辅助震动耗能区域在吸震载体侧面的投影轮廓线与吸振载体底面的最短直线距离满足以下公式:
[0011][0012]式中,h(x)为x位置的震动聚焦区域或辅助震动耗能区域在吸震载体侧面的投影轮廓线与吸振载体底面的最短直线距离,ε为常数,x为x位置到吸震孔中轴线的垂直距离,r0为辅助震动耗能区域在吸震载体侧面的投影轮廓线到吸震孔中轴线的垂直距离,r为震动聚焦区域在吸震载体侧面的投影轮廓线到吸震孔中轴线的最大垂直距离;
[0013]所述吸震孔在辅助震动耗能区域内的孔壁设有若干凹陷于孔壁表面的辅助耗能腔,所述辅助耗能腔沿平行于吸震载体表面的方向延伸。
[0014]通过若干吸震孔组成的蜂窝状排列结构使吸震载体能够分散承受来自板体各个
方面传递的震动力,使板体受力均匀,并能够保证板体强度足够承受各种外力,而吸震孔的震动聚焦区域形成一个非理想的声聚焦区域,使沿吸振载体厚度方向传递的震动波在被主震动耗能区域消耗部分后,不断向着震动聚焦区域底部聚集并传递到辅助震动耗能区域,由辅助震动耗能区域内的辅助耗能腔对震动波进行减速耗能;吸震载体可由塑料、橡胶或高聚物材料采用注塑技术预制加工而成,板体可由混凝土采用浇注模具预浇而成,可方便的将吸震载体安装入板体形成整板,在施工现场实现快速拆装。
[0015]作为优选,所述板体的侧部还设有若干连接孔和若干连接块中的至少之一。
[0016]作为优选,所述板体内部还设有若干纵横交错设置且平行于板体表面的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条与所述吸震载体间隔设置。
[0017]作为优选,所述辅助耗能腔在吸震载体表面的投影为圆环形状。
[0018]作为优选,所述若干辅助耗能腔沿吸震孔中轴线方向间隔均匀分布。
[0019]作为优选,所述若干辅助耗能腔沿吸震孔中轴线方向呈外径缩小的趋势,邻近于震动聚焦区域的辅助耗能腔外径大于背离于震动聚焦区域的辅助耗能腔外径。
[0020]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将混凝土砂浆浇灌入浇注模具,静养,拆模,养护,得到具有若干内腔的板体;
[0022]S2.根据内腔体积采用注塑模具注塑加工塑料、橡胶或高聚物材料,得到若干吸震载体;
[0023]S3.将吸震载体装入板体内腔,使每个板体内腔内都有一个体积匹配于内腔的吸震载体,得到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
[0024]其中,所述浇注模具包括顶模、底模和四个侧模,所述顶模和所述底模相对设置,所述侧模设于顶模和底模之间使顶模和底模之间形成模腔,至少相对的两个侧模侧部设有凸出于侧模侧部表面且朝向于模腔的凸块;
[0025]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具有注塑腔的注塑模本体和设于注塑腔内的若干孔体模,所述孔体模呈蜂窝状均匀布置,每个孔体模包括上模部、中模部和下模部,所述上模部在注塑模本体表面的投影为正六边形,所述中模部和所述下模部在注塑模本体表面的投影为圆形,中模部在注塑模本体表面的投影面积大于下模部在注塑模本体表面的投影面积;所述中模部和下模部在注塑模本体侧面的投影轮廓线与注塑模本体底面的最短直线距离满足以下公式:
[0026][0027]式中,h(x)为x位置的中模部或下模部在注塑模本体侧面的投影轮廓线与注塑模本体底面的最短直线距离,ε为常数,x为x位置到孔体模中轴线的垂直距离,r0为下模部在注塑模本体表面的投影轮廓线到孔体模中轴线的垂直距离,r为中模部在注塑模本体表面的投影轮廓线到孔体模中轴线的最大垂直距离;
[0028]所述下模部设有若干凸出于下模部表面的腔体模,所述腔体模沿平行于注塑模本体表面的方向延伸。
[0029]作为优选,所述腔体模在注塑模本体表面的投影为圆环形状,若干腔体模沿孔体模中轴线方向间隔均匀分布,若干腔体模沿孔体模中轴线方向呈外径缩小的趋势,邻近于中模部的腔体模外径大于背离于中模部的腔体模外径。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通过若干吸震孔组成的蜂窝状排列结构使吸震载体能够分散承受来自板体各个方面传递的震动力,使板体受力均匀,并能够保证板体强度足够承受各种外力,而吸震孔的震动聚焦区域形成一个非理想的声聚焦区域,使沿吸振载体厚度方向传递的震动波在被主震动耗能区域消耗部分后,不断向着震动聚焦区域底部聚集并传递到辅助震动耗能区域,由辅助震动耗能区域内的辅助耗能腔对震动波进行减速耗能,该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能够在施工现场实现快速拆装,且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特别适合用于在施工现场制作装配式建筑。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吸震载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包括:板体(1),具有若干内腔(3),所述板体(1)侧部设有若干用于连通内腔(3)与板体(1)外部的安装口(4);若干吸震载体(2),设于板体(1)内腔(3),每个吸震载体(2)表面设有若干呈蜂窝状均匀布置的吸震孔(8),所述吸震孔(8)沿吸震载体(2)厚度方向包括主震动耗能区域(801)、震动聚焦区域(802)和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所述主震动耗能区域(801)在吸震载体(2)表面的投影为正六边形,所述震动聚焦区域(802)和所述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在吸震载体(2)表面的投影为圆形,震动聚焦区域(802)在吸震载体(2)表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在吸震载体(2)表面的投影面积;所述震动聚焦区域(802)和所述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在吸震载体(2)侧面的投影轮廓线与吸振载体底面的最短直线距离满足以下公式:式中,h(x)为x位置的震动聚焦区域(802)或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在吸震载体(2)侧面的投影轮廓线与吸振载体底面的最短直线距离,ε为常数,x为x位置到吸震孔(8)中轴线的垂直距离,r0为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在吸震载体(2)侧面的投影轮廓线到吸震孔(8)中轴线的垂直距离,r为震动聚焦区域(802)在吸震载体(2)侧面的投影轮廓线到吸震孔(8)中轴线的最大垂直距离;所述吸震孔(8)在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内的孔壁设有若干凹陷于孔壁表面的辅助耗能腔(804),所述辅助耗能腔(804)沿平行于吸震载体(2)表面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侧部还设有若干连接孔(5)和若干连接块(6)中的至少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内部还设有若干纵横交错设置且平行于板体(1)表面的加强筋条(7),所述加强筋条(7)与所述吸震载体(2)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耗能腔(804)在吸震载体(2)表面的投影为圆环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辅助耗能腔(804)沿吸震孔(8)中轴线方向间隔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辅助耗能腔(804)沿吸震孔(8)中轴线方向呈外径缩小的趋势,邻近于震动聚焦区域(802)的辅助耗能腔(804)外径大于背离于震动聚焦区域(802)的辅助耗能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李娜,丁丽泽,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