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铝型材门窗及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764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铝型材门窗及成型方法,该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的一端放至成型设备的基座上,通过定位杆和推进轮进行定位,使得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的一端抵住缠绕辊上的橡胶卷;S3:缠绕辊在转动时,带动锥齿传动组件转动,可以带动螺杆在活动槽内转动;S4: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中部的上下两端位置封堵完毕,同时双组分聚氨酯注入完毕;S5:成型完毕后,逆向驱动电机,使得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退出该成型设备。该隔热铝型材门窗及成型方法,对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中部上下位置进行封堵和自动压实,提供良好的膨胀空间,避免后续切桥的麻烦,同时可以增加膨胀后的紧实度。同时可以增加膨胀后的紧实度。同时可以增加膨胀后的紧实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铝型材门窗及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热铝型材门窗
,具体为一种隔热铝型材门窗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隔热铝型材门窗的成型,是利用一体成型的两侧铝型材,配合浇注双组分聚氨酯,通过后续的膨胀成型,对整体进行连接,并加工成门窗,实现隔热的功能,但是现有的隔热铝型材门窗成型方法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隔热铝型材门窗成型方法,为了避免切桥从而节省工序和设备,通常是在铝型材底部垫上垫板,对下方空腔进行遮挡,但是该方法通常需要提前将铝型材和垫板固定在设备上,并通过移动浇注设备进行浇注处理,浇注设备上大都具有较多的原液、混合机构等,进而整体重量较大,在对其进行移动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大功率的电气设备,电能消耗较大,噪音也较大,还需要进行较长铝型材的插入和固定操作,工序较多,不方便对铝型材底部进行便捷的遮挡和浇注操作,同时现有的隔热铝型材门窗成型方法,在从上方进行浇注过程中,不方便同步对上方空腔进行遮挡,导致聚氨酯膨胀后容易溢出,后续需要对上方溢出的聚氨酯进行切除,同时上方空间较大,聚氨酯的膨胀未得到良好的约束,容易影响聚氨酯成型后的紧实度,进而影响铝型材整体的强度。
[0003]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隔热铝型材门窗成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铝型材门窗及成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隔热铝型材门窗成型方法,不方便对铝型材底部进行便捷的遮挡和浇注操作,同时不方便同步对上方空腔进行遮挡的问题。/>[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铝型材门窗的成型方法,该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的一端放至成型设备的基座上,通过定位杆和推进轮进行定位,使得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的一端抵住缠绕辊上的橡胶卷,同时抵住竖杆,在导辊的配合下,使得橡胶卷的前端与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的前端相贴,进而使得浇注组件上浇注头的输出端位于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前端的中部;S2:启动立架内部的电机,电机带动缠绕辊和推进轮转动,由推进轮推动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行进,同时缠绕辊带动橡胶卷放卷转动,方便上下分布的橡胶卷能够跟随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同步活动;S3:缠绕辊在转动时,带动锥齿传动组件转动,可以带动螺杆在活动槽内转动,进而带动竖杆跟随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一起活动,竖杆在活动时,调节杆内侧斜面与限位杆接触,可以拉动限位杆向外侧活动并离开限位槽,此时按压块的位置失去限制,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油液通过活塞板和配重块从储液腔内被挤压至上下分布的导液腔内,进而可以带动上下分布的按压块向橡胶卷方向活动,通过按压块对橡胶卷进行挤压,将橡胶
卷紧紧压在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中部的上下位置,同时通过浇注组件和浇注头同步向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中部注入双组分聚氨酯,并通过上下分布的橡胶卷对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中部位置进行遮挡,避免双组分聚氨酯漏出以及膨胀后导出,随着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以及竖杆的持续活动,等间距分布的多个按压块逐渐对橡胶卷进行挤压,使得橡胶卷完全贴覆在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上;S4: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中部的上下两端位置封堵完毕,同时双组分聚氨酯注入完毕,随着时间的推移,双组分聚氨酯膨胀,通过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内腔的倾斜结构施加一定的压力,提高膨胀后的紧实度,同时膨胀过程中,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空腔内的空气由上方橡胶卷内的毛细透气孔排出,同时通过加强筋保证橡胶卷的紧固度,并通过按压块上滚珠的使用,减少橡胶卷跟随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活动时的摩擦力,并给空气从毛细透气孔内排出预留空间;S5:成型完毕后,逆向驱动电机,使得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退出该成型设备,同时橡胶卷和竖杆得以返回原位,当竖杆返回原位时,调节杆的外斜面与限位杆接触,使得调节杆受力对调节弹簧进行压缩便于后续的复位,同时使得调节杆和限位杆不会阻挡竖杆的复位,同时推动块跟随复位,其斜面推动横杆和按压块复位,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限位杆卡入限位槽内,对按压块的位置进行固定,并逐渐将配重块顶回原位,方便后续操作另一组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上述步骤S1

S5中所述的成型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有立架,且立架的顶部安装有浇注组件,并且浇注组件输出端连接有浇注头,所述立架上方内壁的凸出位置和基座顶部的凸出位置处均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缠绕辊,并且上下两个缠绕辊上绕设有橡胶卷,所述橡胶卷的端部绕过导辊,且导辊轴承安装于立架的侧壁上,所述缠绕辊的端部通过同步带连接有推进轮,且推进轮位于基座的上方,并且基座的顶部对应位置处固定有定位杆,所述基座的上方和立架的内部放置有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且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位于定位杆的上方,并且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位于推进轮的下方,而且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的端部套设有橡胶卷,所述缠绕辊的一端通过同步带连接有锥齿传动组件,且锥齿传动组件嵌入式安装于立架顶部的内部,并且锥齿传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轴承安装于活动槽内,且活动槽开设于立架顶部的内壁上,并且螺杆上螺纹套设有竖杆,而且竖杆位于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的端部位置,所述竖杆上下端的内壁上通过调节弹簧嵌入式安装有调节杆,且竖杆中部的内壁上固定有推动块;还包括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开设于立架的顶部和基座的顶部位置,且立架顶部的储液腔内放置有活塞板,并且活塞板的顶部凸出位置放置有配重块,所述立架和基座上的储液腔相互连通,且立架顶部的内壁和基座的顶部位置均固定有按压座,并且按压座内开设有导液腔,所述按压座内的导液腔和储液腔相贯通,且导液腔内贴合安装有按压块,并且按压块的端部嵌入式安装有滚珠,所述按压座的两侧通过复位弹簧弹性贯穿安装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一端位于限位槽内,并且限位槽开设于按压块中部的外侧,所述按压块的外侧固定有横杆。
[0006]优选的,所述橡胶卷内等间距横向嵌入式固定有加强筋,且上方橡胶卷的中部等间距阵列贯通开设有毛细透气孔,通过加强筋增加橡胶卷的横向强度,同时通过毛细透气
孔可以将空气排出。
[0007]优选的,所述竖杆关于按压座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竖杆与按压块之间相互平行,两个竖杆跟随左侧铝型材和右侧铝型材同步活动,便于后续按压块的平衡活动。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呈“T”字形结构通过调节弹簧在竖杆内弹性滑动,且调节杆的另一端截面呈“L”字形结构,并且调节杆“L”字形结构端的内外两侧均呈倾斜结构设计,而且调节杆与限位杆的分布位置相对应,调节杆跟随竖杆活动,通过斜面拉动限位杆活动,同时竖杆在返回原位时,碰到限位杆得以伸缩。
[0009]优选的,所述推动块侧截面的顶部呈倾斜结构时设计,且推动块与横杆的分布位置相对应,推杆块跟随竖杆复位,通过横杆将按压块顶起复位。
[0010]优选的,所述按压座在基座和立架内等间距分布,且按压座内按压块呈“T”字形结构在导液腔内贴合滑动,按压块在油液的作用下得以对橡胶卷进行挤压,将橡胶卷紧紧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铝型材门窗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的一端放至成型设备的基座(1)上,通过定位杆(9)和推进轮(8)进行定位,使得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的一端抵住缠绕辊(6)上的橡胶卷(7),同时抵住竖杆(14),在导辊(61)的配合下,使得橡胶卷(7)的前端与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的前端相贴,进而使得浇注组件(3)上浇注头(4)的输出端位于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前端的中部;S2:启动立架(2)内部的电机(5),电机(5)带动缠绕辊(6)和推进轮(8)转动,由推进轮(8)推动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行进,同时缠绕辊(6)带动橡胶卷(7)放卷转动,方便上下分布的橡胶卷(7)能够跟随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同步活动;S3:缠绕辊(6)在转动时,带动锥齿传动组件(62)转动,可以带动螺杆(12)在活动槽(13)内转动,进而带动竖杆(14)跟随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一起活动,竖杆(14)在活动时,调节杆(16)内侧斜面与限位杆(25)接触,可以拉动限位杆(25)向外侧活动并离开限位槽(26),此时按压块(23)的位置失去限制,在配重块(20)的重力作用下,油液通过活塞板(19)和配重块(20)从储液腔(18)内被挤压至上下分布的导液腔(22)内,进而可以带动上下分布的按压块(23)向橡胶卷(7)方向活动,通过按压块(23)对橡胶卷(7)进行挤压,将橡胶卷(7)紧紧压在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中部的上下位置,同时通过浇注组件(3)和浇注头(4)同步向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中部注入双组分聚氨酯,并通过上下分布的橡胶卷(7)对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中部位置进行遮挡,避免双组分聚氨酯漏出以及膨胀后导出,随着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以及竖杆(14)的持续活动,等间距分布的多个按压块(23)逐渐对橡胶卷(7)进行挤压,使得橡胶卷(7)完全贴覆在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上;S4: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中部的上下两端位置封堵完毕,同时双组分聚氨酯注入完毕,随着时间的推移,双组分聚氨酯膨胀,通过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内腔的倾斜结构施加一定的压力,提高膨胀后的紧实度,同时膨胀过程中,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空腔内的空气由上方橡胶卷(7)内的毛细透气孔(72)排出,同时通过加强筋(71)保证橡胶卷(7)的紧固度,并通过按压块(23)上滚珠(231)的使用,减少橡胶卷(7)跟随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活动时的摩擦力,并给空气从毛细透气孔(72)内排出预留空间;S5:成型完毕后,逆向驱动电机(5),使得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退出该成型设备,同时橡胶卷(7)和竖杆(14)得以返回原位,当竖杆(14)返回原位时,调节杆(16)的外斜面与限位杆(25)接触,使得调节杆(16)受力对调节弹簧(15)进行压缩便于后续的复位,同时使得调节杆(16)和限位杆(25)不会阻挡竖杆(14)的复位,同时推动块(17)跟随复位,其斜面推动横杆(27)和按压块(23)复位,并在复位弹簧(24)的作用下使得限位杆(25)卡入限位槽(26)内,对按压块(23)的位置进行固定,并逐渐将配重块(20)顶回原位,方便后续操作另一组左侧铝型材(10)和右侧铝型材(11);上述步骤S1

S5中所述的成型设备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有立架(2),且立架(2)的顶部安装有浇注组件(3),并且浇注组件(3)输出端连接有浇注头(4),所述立架(2)上方内壁的凸出位置和基座(1)顶部的凸出位置处均固定有电机(5),且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缠绕辊(6),并且上下两个缠绕辊(6)上绕设有橡胶卷(7),所述橡胶卷(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忠平陈强张雄袁学兵刘霄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