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脂质体SM-102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750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阳离子脂质体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阳离子脂质体SM

102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阳离子脂质体SM

102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脂质体(Liposome)最早在1961年由科学家Alec Douglas. Bangham 和 R. W. Horne在显微镜下发现。脂质体是由脂质分子组成的囊泡结构,其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疏水外壳和内部的水相空腔,兼具亲水和疏水特性。
[0003]这种特性使脂质体成为药物递送的理想载体。1995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款脂质体药物Doxil。Doxil通过HSPC/DMG

PEG双组分脂质体包裹药物阿黴素(doxorubicin)用于卵巢癌与乳腺癌化疗,以减低游离药物对其他器官的毒性。
[0004]在包裹核酸的脂质纳米粒配方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可电离脂质或阳离子脂质体,其pKa值一般在6.3

6.5 之间,这个特性让它在血清的环境中表面电荷基本为中性,有利于细胞将带有核酸片段的脂质纳米粒整个吞进细胞内,形成胞内体(endosome)。一旦进入细胞后,胞内体的酸性环境使电离脂质的头部质子化并带正电荷,从而与胞内体的内膜融合,释放目标核酸到细胞中发挥作用。正是得益于前期关于mRNA的优化和脂质纳米粒的大量基础研究和测试,使得针对Covid

19新型冠状病毒的mRNA疫苗开发,从病毒序列到成功上市只用了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这在从前是无法想象和实现的。在针对Covid

19新型冠状病毒的mRNA疫苗上,莫德纳(Moderna)采用了自主开发的可电离脂质SM

102。
[0005]SM

102化学cas号为2089251

47

6,其结构如下所示其它类似物也展示了良好的结构,如Lipid 5,cas号为2089251

33

0,其结构如下所示:欧洲专利WO2017049245A2和 WO2018081480A公开了SM

102的合成方法,每一步都需要柱层析分离提纯,操作繁琐收率低,基本无法实现百克级别以上合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阳离子脂质体SM

102及其类似物的
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采用了酯交换法合成了关键中间体仲醇酯8

溴辛酸
‑9‑
十七醇酯,无溶剂减压脱水法合成了6

溴己酸

十一醇酯和8

溴辛酸

壬醇酯,烷烃类溶剂或芳烃类溶剂直接萃取法合成了6

乙醇胺

己酸

十一醇酯和8

乙醇胺

辛酸

壬醇酯,特定有机酸成盐(特定盐在重结晶溶剂中的溶解性较低,本实施例的产品为液体,生成的盐相当于表面活性剂,在大多数溶剂中均具有较高的溶解性,不好分离)结晶法合成提纯分离了SM

102和Lipid 5。解决了传统合成反应中难以控制、时间长、选择性差、操作繁琐困难、收率低和污染大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阳离子脂质体SM

102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包括:(1)8

溴辛酸酯化得8

溴辛酸甲酯。
[0008](2)于有机溶剂A中,8

溴辛酸甲酯与9

十七醇在催化剂B的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8

溴辛酸
‑9‑
十七醇酯。其中,反应温度为70

100(优选为80

90℃),8

溴辛酸甲酯与9

十七醇的摩尔比为1:1

3(优选为1:1.05

2)。
[0009]现有技术中,有机酸与醇可以直接反应,但是在本专利中,9

十七醇为仲醇,具有较大的位阻,如果直接进行酯化反应,收率小于10%。另外,在步骤(2)中,针对反应物的特殊结构,采用了特殊的催化剂,以提升反应收率(本专利采用常规的酯交换催化剂的收率小于20%,常规缩合剂缩合法的收率约在40

50%);另外,步骤(2)采用80

90℃进行反应是为了让副产物刚好能从反应物中脱离,促进平衡移动。
[0010](3)化合物A与化合物B,在催化剂C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C。其中,化合物A选自十一醇或壬醇的较高分子量的醇,化合物B选自6

溴己酸或8

溴辛酸等Omega

溴代脂肪酸,化合物C选自6

溴己酸

十一醇酯或8

溴辛酸壬醇酯等对应的酯,反应温度为60

100℃,反应压力为10

20mmHg,化合物A与化合物B的摩尔比为1:1

3(优选为1:1.05

2)。具体地,6

溴己酸

十一醇酯由6

溴己酸与十一醇反应得到,8

溴辛酸壬醇酯由8

溴辛酸与壬醇反应得到,化合物A既作为反应物,也作为反应溶剂。
[0011]该步骤的有机酸和醇则可以直接采用常规的酯化反应,反应简单。
[0012](4)于有机溶剂B中,化合物C与乙醇胺反应得到化合物D。其中,化合物D选自6

乙醇胺

己酸

十一醇酯或8

乙醇胺

辛酸

壬醇酯,反应温度为20

70℃(优选为20

50℃),化合物C与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3

15(优选为1:5

15)。具体地,6

溴己酸

十一醇酯与乙醇胺反应得到6

乙醇胺

己酸

十一醇酯,8

溴辛酸壬醇酯与乙醇胺反应得到8

乙醇胺

辛酸

壬醇酯。
[0013]在该过程中,乙醇胺要过量非常多,作用至少有三个:一是保证乙醇胺上仅一个氢原子被取代,二是与反应副产物氢溴酸进行反应,三是相当于催化剂促进反应进行。
[0014](5)于有机溶剂C中,化合物D和8

溴辛酸
‑9‑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阳离子脂质体SM

102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8

溴辛酸酯化得8

溴辛酸甲酯;(2)于有机溶剂A中,8

溴辛酸甲酯与9

十七醇在催化剂B的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8

溴辛酸
‑9‑
十七醇酯,反应温度为70

100℃,8

溴辛酸甲酯与9

十七醇的摩尔比为1:1

3;(3)化合物A与化合物B,在催化剂C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C,化合物A选自十一醇或壬醇,化合物B选自6

溴己酸或8

溴辛酸,化合物C选自6

溴己酸

十一醇酯或8

溴辛酸壬醇酯,反应温度为60

100℃,化合物A与化合物B的摩尔比为1:1

3;(4)于有机溶剂B中,化合物C与乙醇胺反应得到化合物D,化合物D选自6

乙醇胺

己酸

十一醇酯或8

乙醇胺

辛酸

壬醇酯,反应温度为20

70℃,化合物C与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3

15;(5)于有机溶剂C中,化合物D和8

溴辛酸
‑9‑
十七醇酯在催化剂D的作用下胺化得到化合物E粗品,化合物E选自SM

102或Lipid 5,反应温度为50

100℃,化合物D和8

溴辛酸
‑9‑
十七醇酯的摩尔比为1:1

3;(6)化合物E粗品与有机酸反应得到盐,重结晶,再与碱B反应得到化合物E精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脂质体SM

102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8

溴辛酸与甲醇在催化剂A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温度为20

70℃,反应完成后加碱A调整至碱性,过滤、浓缩得到8

溴辛酸甲酯,催化剂A选自硫酸氢钾、硫酸氢钠、浓硫酸或氯化亚砜,碱A选自碳酸钾或碳酸钠,甲醇与8

溴辛酸的质量比为1

10:1,催化剂A的用量为8

溴辛酸质量的0.1

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脂质体SM

102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有机溶剂A选自石油醚、己烷、庚烷、辛烷、苯或甲苯,催化剂B选自环氧丙醇、环氧丙醇甲醚、环氧丙醇苯醚或2

乙烯

丙酸

环氧丙醇酯,催化剂B的用量为8

溴辛酸甲酯质量的0.1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脂质体SM

102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催化剂C选自硫酸氢钾或硫酸氢钠,催化剂C的用量为化合物A质量的0.1

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离子脂质体SM

102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有机溶剂B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或乙腈。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李健雄戈想殷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英纳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