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49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箱,包括主体箱和中间板,所述主体箱内部中心处的两端之间焊接有中间板,所述主体箱与中间板之间的左侧设置有左腔室,所述主体箱与中间板之间的右侧设置有右腔室,所述右腔室的内部设置有收纳框,所述主体箱一端的右侧铰接有第三翻板。该智能垃圾回收箱通过在主体箱与中间板之间的左侧设置有左腔室,将瓶体插入第二翻板的圆槽中,若盛装物过大亦可直接打开第二翻板进行倾倒,废液经过由卡槽固定的滤液篮后落入左腔室内部的底端,通过水泵与抽液管进行排放,当滤液篮中残留渣体至一定数量后,开启第一翻板配合润滑珠以减少卡槽对滤液篮的摩擦阻力而将其提起进行清理更换,解决了未对液体垃圾进行单独处理的问题。进行单独处理的问题。进行单独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箱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的生活娱乐日渐丰富,所带来的厨余与日常垃圾也越来越多,按照以往直接用垃圾袋一包就扔进垃圾桶中是非常不环保的,不仅难以回收仍有利用价值的废物,在选择后续处理方式上亦十分困难,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分类收集的智能垃圾箱,以解决普通箱体无法固液分离的问题,且以往的回收箱容纳空间有限,无法对体积较为膨大的垃圾进行压实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未对液体垃圾进行单独处理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箱,包括主体箱和中间板,所述主体箱内部中心处的两端之间焊接有中间板,所述主体箱与中间板之间的左侧设置有左腔室,所述主体箱与中间板之间的右侧设置有右腔室,所述右腔室的内部设置有收纳框,所述主体箱一端的右侧铰接有第三翻板,所述第三翻板的内部活动铰接有第四翻板,所述中间板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扁槽,所述中间板2两侧内部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透气槽,所述透气槽的一侧与扁槽相连通,所述扁槽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外框。
[0005]优选的,所述主体箱一端左侧的顶部活动铰接有第二翻板,所述第二翻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圆槽,所述主体箱一端左侧的中间位置处活动铰接有第一翻板,所述左腔室内部底端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的底端分别活动镶嵌有多组润滑珠,所述卡槽的内侧之间活动安装有滤液篮,所述主体箱外部左侧的底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与左腔室之间固定有抽液管。
[0006]优选的,所述扁槽两端的底部与底部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套壳,所述套壳的一端与外框的底部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板,所述扁槽的顶部与主体箱之间插接有顶盖,所述扁槽与顶盖及活性炭板皆处于同一垂直面。
[0008]优选的,所述右腔室内部的两侧分别纵向焊接有滑行通道,所述收纳框嵌在滑行通道的内部之间,所述收纳框底部两侧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导向轮。
[0009]优选的,所述主体箱外部顶端的右侧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穿过主体箱固定焊接有压板,所述右腔室内部上方前后端之间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电动牵引轮,所述收纳框的顶部穿过电动牵引轮与压板之间连接有绳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垃圾回收箱不仅实现了单独处理液体垃圾,实现了对箱体内部的异味进行吸附净化,而且实现了压实过于膨大的垃圾;
[0011](1)通过在主体箱与中间板之间的左侧设置有左腔室,将瓶体插入第二翻板的圆
槽中,若盛装物过大亦可直接打开第二翻板进行倾倒,废液经过由卡槽固定的滤液篮后落入左腔室内部的底端,通过水泵与抽液管进行排放,当滤液篮中残留渣体至一定数量后,开启第一翻板配合润滑珠以减少卡槽对滤液篮的摩擦阻力而将其提起进行清理更换;
[0012](2)通过在中间板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扁槽,取出顶盖,旋动两端的螺纹杆,以螺纹传动杆体外部的套壳并将其连接的外框导出扁槽,放入全新的活性炭板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复位外框,透过中间板两侧的透气槽对主体箱内部的异味进行吸附与净化;
[0013](3)通过在主体箱与中间板之间的右侧设置有右腔室,自第三翻板内部的第四翻板向收纳框投入固体垃圾,待到收纳框中盛装的垃圾微满后,开启液压缸与两侧的电动牵引轮,对缠绕的绳索同时进行一收一缩,在收纳框凭借导向轮沿滑行通道上升时,驱动压板向下压实垃圾,以便扩大收纳框内部的储存容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左腔室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中间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右腔室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主体箱;2、中间板;3、抽液管;4、水泵;5、卡槽;6、第一翻板;7、第二翻板;8、透气槽;9、扁槽;10、滑行通道;11、液压缸;12、第三翻板;13、第四翻板;14、收纳框;15、圆槽;16、左腔室;17、滤液篮;18、润滑珠;19、螺纹杆;20、顶盖;21、外框;22、活性炭板;23、套壳;24、右腔室;25、电动牵引轮;26、压板;27、绳索;28、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

4,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箱,包括主体箱1和中间板2,主体箱1内部中心处的两端之间焊接有中间板2,主体箱1与中间板2之间的左侧设置有左腔室16,主体箱1与中间板2之间的右侧设置有右腔室24,右腔室24的内部设置有收纳框14,主体箱1一端的右侧铰接有第三翻板12,第三翻板12的内部活动铰接有第四翻板13,中间板2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扁槽9,中间板2两侧内部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透气槽8,透气槽8的一侧与扁槽9相连通,扁槽9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外框21;
[0021]主体箱1一端左侧的顶部活动铰接有第二翻板7,第二翻板7的中心处设置有圆槽15,主体箱1一端左侧的中间位置处活动铰接有第一翻板6,左腔室16内部底端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卡槽5,卡槽5内部的底端分别活动镶嵌有多组润滑珠18,卡槽5的内侧之间活动安装有滤液篮17,主体箱1外部左侧的底端安装有水泵4,水泵4与左腔室16之间固定有抽液管3。
[002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将瓶体插入第二翻板7的圆槽15中,若盛装物过大亦可直接打开第二翻板7进行倾倒,废液经过由卡槽5固定的滤液篮17后落入左腔室16内部的底端,通过水泵4与抽液管3进行排放,当滤液篮17中残留渣体至一定数量后,开启第一翻板6
配合润滑珠18以减少卡槽5对滤液篮17的摩擦阻力而将其提起进行清理更换。
[0023]实施例2:扁槽9两端的底部与底部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9,螺纹杆19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套壳23,套壳23的一端与外框21的底部相连,外框21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板22,扁槽9的顶部与主体箱1之间插接有顶盖20,扁槽9与顶盖20及活性炭板22皆处于同一垂直面;
[0024]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取出顶盖20,旋动两端的螺纹杆19,以螺纹传动杆体外部的套壳23并将其连接的外框21导出扁槽9,放入全新的活性炭板22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复位外框21,透过中间板2两侧的透气槽8对主体箱1内部的异味进行吸附与净化。
[0025]实施例3:右腔室24内部的两侧分别纵向焊接有滑行通道10,收纳框14嵌在滑行通道10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箱,包括主体箱(1)和中间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内部中心处的两端之间焊接有中间板(2),所述主体箱(1)与中间板(2)之间的左侧设置有左腔室(16),所述主体箱(1)与中间板(2)之间的右侧设置有右腔室(24),所述右腔室(24)的内部设置有收纳框(14),所述主体箱(1)一端的右侧铰接有第三翻板(12),所述第三翻板(12)的内部活动铰接有第四翻板(13),所述中间板(2)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扁槽(9),所述中间板(2)两侧内部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透气槽(8),所述透气槽(8)的一侧与扁槽(9)相连通,所述扁槽(9)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外框(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一端左侧的顶部活动铰接有第二翻板(7),所述第二翻板(7)的中心处设置有圆槽(15),所述主体箱(1)一端左侧的中间位置处活动铰接有第一翻板(6),所述左腔室(16)内部底端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卡槽(5),所述卡槽(5)内部的底端分别活动镶嵌有多组润滑珠(18),所述卡槽(5)的内侧之间活动安装有滤液篮(17),所述主体箱(1)外部左侧的底端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与左腔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投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