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28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7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充气泵,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泵体、提手、压力表、气管;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侧具有固定槽,气管布置在上述固定槽位置;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布置在泵体的相对两侧,提手固定在第一壳体上,该提手整体为U形结构,在提手两端的端头位置具有弹性的卡扣,该卡扣与第一壳体上对应位置的卡孔配合。本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优化充气泵的结构便于充气泵的使用。何优化充气泵的结构便于充气泵的使用。何优化充气泵的结构便于充气泵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使用的电动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对机动车轮胎进行充气的充气泵。

技术介绍

[0002]充气泵属于一种对机动车轮胎进行充气的电动工具,目前的充气泵形式多种多样,如采用箱式结构或者手提结构,箱式结构如中国专利公开日20210430公开了一种具有应急启动功能的汽车充气泵,包括机体,底座,机体与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机体为上盖板与下盖板通过扣件相互扣接固定,机体顶端连通充气管,机体顶端贯穿开设有带螺纹的出气口,机体内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槽固定在机体内,电机和齿轮箱连接,齿轮箱通过固定架、减震环、减震垫固定在机体内,电机输出端连接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和大齿轮,大齿轮上固定安装有凸轮,凸轮上固定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气缸内,气缸和三通连接后再和齿轮箱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机体内,机体内电安装有电路板,底座上固定开设有电源接口,该装置只能用手抓住,拿放可能存在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3]中国专利公开日20211126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线源收纳结构的充气泵,包括充气泵本体、电源线和充气管,充气泵本体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气管,充气泵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电插口,充气泵本体安装接电插口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按钮,充气泵本体远离接电插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卷线收纳盘,卷线收纳盘的内部开设有卡槽,卷线收纳盘远离充气泵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滑槽。该装置的手提杆没有限位功能,可能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另外,其对气路管线布置在内部,使用时需要额外拿出,也可能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泵,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优化充气泵的结构便于充气泵的使用。
[0005]充气泵,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泵体、提手、压力表、气管;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侧具有固定槽,气管布置在上述固定槽位置;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布置在泵体的相对两侧,提手固定在第一壳体上,该提手整体为U形结构,在提手两端的端头位置具有弹性的卡扣,该卡扣与第一壳体上对应位置的卡孔配合,卡扣的上方具有成倾斜状态的定位槽,第一壳体在对应位置具有定位凸起,上述定位槽延伸的深度为提手厚度的1/3

1/2;压力表固定在第二壳体上。
[0006]所述第一壳体各个侧面及顶部均具有直线型加强筋,卡扣和定位凸起配置在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的上下位置;上述第一壳体内部中空,顶部为方形结构,中下部为等腰梯形结构,固定槽处于等腰梯形结构的左右两侧位置。
[0007]所述第二壳体的左右侧面具有直线型加强筋,该第二壳体顶部具有缺口,该缺口位置配置有滑槽,上述缺口位置配置有固定块,该固定块底部具有滑道与上述滑槽配合。
[0008]所述第二壳体内部中空,该第二壳体在顶部具有L形的放置槽,压力表配置在该放
置槽内。
[0009]所述卡扣具有两个彼此间隔的固定片,每个固定片的顶端朝径向延伸形成凸起结构。
[0010]所述定位槽整体倾斜设置,该定位槽前端为扩口,末端为圆口;定位凸起顶部为半球形。
[0011]所述提手包括第一侧臂、第二侧臂、顶臂;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相交设计,顶臂固定在第二侧臂上。
[0012]所述第一壳体底部具有卡板,充气泵的针阀固定在上述卡板上。
[0013]所述固定块具有一个弧形侧面,该弧形侧面与压力表的侧面贴合。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独特的提手结构,其使用独特的卡扣方式与壳体配合,从而无需额外使用螺钉等结构,同时该提手还设计了独特的定位槽结构,该定位采用中位延伸的方式与壳体配合,从而旋转到确定位置时,提手便自动锁位,防止转动过位,同时使提手与泵体部分不再变动位置,从而拿取平稳;通过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计固定槽,从而可以使气管固定在上述固定槽内,这样便于对气管进行收纳;通过设计设计固定块,从而可水平的放置压力表,同时能很稳定的对压力表进行收纳固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另一侧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底部的示意图;
[0018]图4是提手的示意图;
[0019]图5是第一壳体的示意图;
[0020]图6是去掉第一壳体后的充气泵的示意图;
[0021]图7是固定块的示意图;
[0022]图8是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0023]图中1.第一壳体、11.定位凸起、12.卡孔、13.卡板、2.第二壳体、21.缺口、211.滑槽、3.泵体、4.提手、41.卡扣、411.固定片、421.第一侧臂、422.第二侧臂、423.顶臂、43.定位槽、51.压力表、52.气管、53.固定块、531.滑道、532.弧形侧面、533.放置槽、61.加强筋、62.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考图1至图8,图中的充气泵,设计了一个第一壳体1、一个第二壳体2、一个泵体3、一个提手4、一个压力表51、一个气管52;其中第一壳体1用于对泵体3的一侧进行固定,第二壳体2用于对泵体3的另一侧进行固定,泵体3用于形成充气结构,提手4用于对充气泵的主体部分进行手提,压力表51用于检测气压,气管52用于作为气体的输送管。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增加其它部件或者对上述部件进行再优化。
[0025]本案的第一壳体1一侧为开口,内部中空的结构,开口朝向泵体3,内部中空位置用于放置活塞等部件。该第一壳体1左右侧面及顶部设计有直线型的加强筋61结构,在侧面的上方位置设计有半球形的定位凸起11和圆形的卡孔12,其中卡孔12布置在定位凸起11的下
方位置,同时在侧面的下方位置设计有固定槽62,该固定槽62采用横向设计。为了便于固定及容纳其它部件,该壳体的顶部采用方形结构,中下部则采用等腰梯形结构,这样留有足够的空间设计固定槽62,使固定槽62布置在第一壳体1的两个侧面位置。为了放置针阀,可在第一壳体1底部额外的设计多个卡板13结构,该卡板13上具有对应的槽形结构能与对应的不同规格的针阀配合固定。在实际应用中,加强筋61、定位凸起11的具体形状、布置位置还可根据需要进行实时调整。
[0026]本案的第二壳体2的左右两个对称位置同样设计了直线型加强筋61,该壳体相对第一壳体1独立的设计了一个缺口21,该缺口21用于放置固定块53,具体的放置方式可采用在上述缺口21位置设计滑槽211,固定块53对应的设计有滑道531。本案也在第二壳体2的两侧位置设计了固定槽62结构方便与气管52配合。上述固定块53具有一个弧形侧面532,这个弧形侧面532整体与压力表51的侧面整体贴合,从而能很好的将压力表51与固定块53配合在一起,从而使压力表51横向设计,减少整充气泵的整体体积。同时,该固定块53也配置有一个L形的放置槽533,这样压力表51就能放置在该放置槽533内。
[0027]本案的泵体3为现有部件,上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采用对称的方式布置在泵体3的两侧。在实际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气泵,包括泵体(3)、提手(4)、压力表(51)、气管(5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两侧具有固定槽(62),气管(52)布置在上述固定槽(62)位置;上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布置在泵体(3)的相对两侧,提手(4)固定在第一壳体(1)上,该提手(4)整体为U形结构,在提手(4)两端的端头位置具有弹性的卡扣(41),该卡扣(41)与第一壳体(1)上对应位置的卡孔(12)配合,卡扣(41)的上方具有成倾斜状态的定位槽(43),第一壳体(1)在对应位置具有定位凸起(11),上述定位槽(43)延伸的深度为提手(4)厚度的1/3

1/2;压力表(51)固定在第二壳体(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各个侧面及顶部均具有直线型加强筋(61),卡扣(41)和定位凸起(11)配置在第一壳体(1)的左右两侧的上下位置;上述第一壳体(1)内部中空,顶部为方形结构,中下部为等腰梯形结构,固定槽(62)处于等腰梯形结构的左右两侧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左右侧面具有直线型加强筋(61),该第二壳体(2)顶部具有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震上官世健宋国香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隆迪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