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710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的检测方法,根据卷烟逐口锥高的稳定性评价卷烟抽吸过程的稳定性,包括多个步骤:检测样品准备阶段、模拟抽吸过程、拟合逐口锥高变化曲线、计算逐口锥高预测值、利用逐口抽吸时燃烧锥高度的变化评价卷烟抽吸的稳定性。该方法,模拟了人体抽吸卷烟的过程,获得不同抽吸口数的燃烧锥图片并测量锥高,利用皮尔模型拟合逐口锥高变化曲线,根据逐口抽吸时燃烧锥高度的变化评价卷烟抽吸过程中逐口锥高的稳定性,测评更准确、全面。全面。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烟设计及质量的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的检测或测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卷烟作为一种快消品,最终是被消费者以逐口抽吸的方式消费,其烟气特征会通过逐口烟气呈现出来,因此,逐口烟气质量稳定性是衡量产品设计及加工质量的重要依据。
[0003]现有的检测或评价是通过对:逐口烟条通风率、逐口滤嘴过滤效率以及逐口烟气烟碱等烟气成分及其波动进行检测,从某一个侧面对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进行表征/评价,缺少一种能综合地反映烟丝、卷烟纸、滤嘴等卷烟材料以及烟支卷制质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逐口抽吸时燃烧锥高度的变化对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进行评价的方法,该方法直接从抽吸入手进行评价,能够更综合地反映烟丝、卷烟纸、滤嘴等卷烟材料以及烟支卷制质量对抽吸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的检测方法,根据卷烟逐口锥高的稳定性评价卷烟抽吸过程的稳定性,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检测样品准备阶段:
[0007]随机选取5组卷烟样品,将卷烟样品插入抽吸气路系统;
[0008]S2模拟抽吸过程:
[0009]按照ISO抽吸模式抽吸5组卷烟样品,其中:
[0010]第一组卷烟抽吸完第2口后,立即使其熄灭,拍下第一组卷烟样品的燃烧锥形态照片,测量燃烧锥的锥高,计算出抽吸第2口的锥高平均值;
[0011]第二组卷烟抽吸完第3口后,立即使其熄灭,拍下第二组卷烟样品的燃烧锥形态照片,测量燃烧锥的锥高,计算出抽吸第3口的锥高平均值;
[0012]第三组卷烟抽吸完第4口后,立即使其熄灭,拍下第三组卷烟样品的燃烧锥形态照片,测量燃烧锥的锥高,计算出抽吸第2口的锥高平均值;
[0013]第四组卷烟抽吸完第5口后,立即使其熄灭,拍下第四组卷烟样品的燃烧锥形态照片,测量燃烧锥的锥高,计算出抽吸第5口的锥高平均值;
[0014]第五组卷烟抽吸完第6口后,立即使其熄灭,拍下第五组卷烟样品的燃烧锥形态照片,测量燃烧锥的锥高,计算出抽吸第6口的锥高平均值;
[0015]S3,根据抽吸第2

6口的锥高平均值,利用皮尔模型拟合逐口锥高变化曲线;
[0016]S4,依据逐口锥高变化曲线,计算抽吸第1~6口的锥高预测值;
[0017]S5,计算逐口抽吸时燃烧锥高度的变化,用于表征逐口锥高的稳定性。
[0018]该检测方法,模拟了人体抽吸卷烟的过程,获得不同抽吸口数的燃烧锥图片并测量锥高,利用皮尔模型拟合逐口锥高变化曲线,根据逐口抽吸时燃烧锥高度的变化评价卷
烟抽吸过程中逐口锥高的稳定性,测评更准确、全面。
[0019]优选的,检测样品准备阶段,剔除外观有缺陷的样品,仅选择外观合格烟支为待测样品,可以避免烟支外形缺陷影响检测结果,提升测评准确度。
[0020]优选的,检测样品准备阶段,选取卷烟样品后,先将卷烟样品在温度(22
ꢀ±
1)℃,相对湿度(60
±
3)%的环境下平衡48h,再进行后续的测评,可以减小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升测评准确度。
[0021]优选的,所述抽吸气路系统是利用玻璃导管、柔性导管连接35mL针筒,与烟支共同组建。
[0022]优选的,所述卷烟样品是竖直插入抽吸气路系统的烟支架上,使燃烧锥形态稳定、统一,拍摄照片后更易测量燃烧锥的锥高。
[0023]优选的,所述卷烟样品是水平插入抽吸气路系统的烟支架上,该放置形态更接近用户自然抽吸状态。
[0024]优选的,模拟抽吸过程中,第2~6口抽吸完后,立即用试管隔绝空气使卷烟样品熄灭,该熄灭方式可以避免对燃烧锥的形态破坏。
[0025]优选的,模拟抽吸过程中,卷烟样品熄灭后,先吹去表面浮灰或者通过振动抖掉表面浮灰,再拍下燃烧锥形态照片,使测量结果是燃烧锥核心的锥高。
[0026]优选的,5组卷烟样品中,每组卷烟样品的数量至少为10支,每组卷烟样品是通过对至少10支卷烟样品测量取平均值,使数据更准确、客观。
[0027]优选的,所述步骤5,计算第3口和第1口锥高之差占第6口和第1口锥高之差的百分比,称为1

3口变化率占比,用于表征逐口锥高的稳定性, 1

3口变化率占比越小,卷烟抽吸过程越稳定。
[0028]该检测方法,用第3口和第1口锥高之差占第6和第1口锥高之差的百分比(1

3口变化率占比)表征逐口锥高的稳定性,测评更准确、全面。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从卷烟抽吸这一现象的本质出发,燃烧锥的锥高是卷烟抽吸结果的一个综合性表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逐口抽吸时燃烧锥高度的变化评价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综合地反映烟丝、卷烟纸、滤嘴等卷烟材料以及烟支卷制质量对抽吸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0032]图2为烟支样品逐口锥高图
[0033]图3为逐口锥高变化曲线
[0034]图4为平准盘凹槽深、宽度间的交互作用图
[0035]图5为风室正、负压压力间的交互作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清楚描述本专利技术,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包括多个步
骤:检测样品准备阶段、模拟抽吸过程、拟合逐口锥高变化曲线、计算逐口锥高预测值、利用逐口抽吸时燃烧锥高度的变化评价卷烟抽吸的稳定性。
[0038]首先,剔除卷烟样品中外观有缺陷的烟支,从剩余的合格烟支中,随机选取卷烟样品100支,在温度(22
±
1)℃,相对湿度(60
±
3)%的环境下平衡48h,将100支卷烟样品随机分成5组,每组20支卷烟样品;
[0039]将5组卷烟样品竖直插入抽吸气路系统的烟支架上,抽吸气路系统是利用玻璃导管、柔性导管连接35mL针筒与烟支共同组建抽吸气路系统;
[0040]按照ISO抽吸模式抽吸5组卷烟样品,第1口边点燃边抽吸,第2口抽吸完后,立即用试管隔绝空气使第1组卷烟样品熄灭,第3口抽吸完后,立即用试管隔绝空气使第2组卷烟样品熄灭,第4口抽吸完后,立即用试管隔绝空气使第3组卷烟样品熄灭,第5口抽吸完后,立即用试管隔绝空气使第 4组卷烟样品熄灭,第6口抽吸完后,立即用试管隔绝空气使第5组卷烟样品熄灭。
[0041]上述每组卷烟样品熄灭后,立即吹去或者振动掉表面浮灰,拍下燃烧锥形态照片,测量这一组燃烧锥的锥高,并计算出这一组燃烧锥的锥高平均值。
[0042]待5组卷烟样品全部熄灭后,获得了5组卷烟样品实测的燃烧锥的锥高平均值,根据5组卷烟样品的2~6口锥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的检测方法,根据卷烟逐口锥高的稳定性评价卷烟抽吸过程的稳定性,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样品准备阶段:随机选取5组卷烟样品,将卷烟样品插入抽吸气路系统;S2模拟抽吸过程:按照ISO抽吸模式抽吸5组卷烟样品,其中:第一组卷烟抽吸完第2口后,立即使其熄灭,拍下第一组卷烟样品的燃烧锥形态照片,测量燃烧锥的锥高,计算出抽吸第2口的锥高平均值;第二组卷烟抽吸完第3口后,立即使其熄灭,拍下第二组卷烟样品的燃烧锥形态照片,测量燃烧锥的锥高,计算出抽吸第3口的锥高平均值;第三组卷烟抽吸完第4口后,立即使其熄灭,拍下第三组卷烟样品的燃烧锥形态照片,测量燃烧锥的锥高,计算出抽吸第2口的锥高平均值;第四组卷烟抽吸完第5口后,立即使其熄灭,拍下第四组卷烟样品的燃烧锥形态照片,测量燃烧锥的锥高,计算出抽吸第5口的锥高平均值;第五组卷烟抽吸完第6口后,立即使其熄灭,拍下第五组卷烟样品的燃烧锥形态照片,测量燃烧锥的锥高,计算出抽吸第6口的锥高平均值;S3,根据抽吸第2

6口的锥高平均值,利用皮尔模型拟合逐口锥高变化曲线;S4,依据逐口锥高变化曲线,计算抽吸第1~6口的锥高预测值;S5,计算逐口抽吸时燃烧锥高度的变化,用于表征逐口锥高的稳定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样品准备阶段,剔除外观有缺陷的样品,仅选择外观合格烟支为待测样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抽吸过程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样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和朋张震王晓斌舒云波王建民马俊李明程传玲朱绍胤靳志富冯振宇陶寅莹越义俊李腾王娜谭淞彦沈元媛周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