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管对中组件和套管支撑对中装置。所述对中组件包括顶丝体、固定座、挡板、螺杆和对中夹头;顶丝体上开设有挡板槽和贯穿内外端面的腔体,固定座安装于腔体中,腔体能够限制固定座发生周向转动和向内移动;挡板能够插入挡板槽中并能够限制固定座向外移动;螺杆穿过所述螺纹腔且螺杆的外螺纹与所述螺纹腔的内螺纹相适配;对中夹头安装在所述螺杆朝里的一端上并能够贴合套管。所述套管支撑对中装置包括至少三组支撑对中单元;其中,每组支撑对中单元都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对中组件、支撑组件和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安全高效;防止因对中时间长,水泥浆凝固而导致的安装失败;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员的安全。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对中组件和套管支撑对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钻井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套管对中组件和套管支撑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勘探钻井工程中,当钻达一定井深时,需要下入一定深度的套管隔离地层,以实施下步钻井工程。而套管卡瓦的功能就是悬挂住套管在地面上的套管头,并在套管与地层或套管与套管之间的套管头上形成密封的一个关键部件。安装套管卡瓦时,首先要拆卸提离套管头与防喷器组的连接;然后需要将套管与套管头在固井水泥凝固之前对中;最后将卡瓦放入套管头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并放置到套管头台阶上,完成对套管重量的悬挂后,安装完毕。
[0003]要完成以上三个步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上部防喷器组的重量需要悬挂或支撑,以提供安全的人员操作空间;2、以尽快的速度对中套管与套管头,使中心线同轴度小于0.2mm,使得卡瓦能顺利地放进套管头台阶处。
[0004]目前实际操作中只能用两到三组手拉葫芦加钢丝绳从两到三个不同方向拉动套管对中,操作过程繁重。特别是在井口的第二层套管,在圆井里没有合适的套管锚定点,套管居中困难。据统计,某企业近三年来因在水泥凝固前未能居中套管,造成安装失败的有5井次,直接损失约230万元。在上提防喷器组过程中,常采用起吊后,使用钢丝绳悬挂防喷器组的方式,固定防喷器组。经统计,近三年来,某企业因吊具选择和悬挂方式不当等原因造成防喷器组跌落共计三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4万元,并对操作员工的安全造成极大隐患。而且,因套管采取手拉葫芦加钢丝绳套的居中方式,受手拉葫芦精度和钢丝张力影响,对中精度很难达到小于0.2mm的要求,导致卡瓦放入套管头后,卡瓦往往不能顺利进入套管头台阶位置。目前采用敲击的办法使卡瓦到位,但因操作空间有限,敲击效果不好,浪费安装时间且在狭小的操作空间敲击存在操作人员跌落,铁屑飞溅的安全问题。
[0005]公开号为CN202483472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套管扶正工具。该套管扶正工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中通结构,且底座的竖向上设置有两组调节装置,两组调节装置相互配合使套管对中。公开号为CN108301790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井口辅助套管居中坐卡瓦装置及应用方法,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口辅助套管居中坐卡瓦装置及应用方法,该装置包括螺栓、桩腿、桩腿套筒、连接件、快速连接扣、千斤顶、两半式套管套筒和弧形扶正块,所述的两半式套管套筒通过对接两端的快速连接扣扣合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套管套筒,所述的圆环套管套筒外侧以90度为间隔均布连接有4个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的另一端焊接桩腿套筒上,所述的桩腿插入桩腿套筒内,桩腿上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千斤顶,千斤顶的伸缩杆端连接有弧形扶正块。上述两个专利都不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①
支撑或悬挂防喷器,提供安全的操作空间。
②
使套管快速对中,并使中心线同轴度小于0.2mm。
[0006]因此需要一种套管支撑对中装置,解决套管安装中的安全、经济和效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的至少一项,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对套管的支撑和快速对中。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套管对中组件。
[0009]所述套管对中组件可包括顶丝体、固定座、挡板、螺杆和对中夹头;其中,顶丝体上开设有挡板槽和贯穿内外端面的腔体,其中,挡板槽形成在所述腔体的内壁上并与外界连通;固定座安装于腔体中,腔体能够限制固定座发生周向转动和向内移动,固定座具有贯通的螺纹腔,螺纹腔的一个开口朝向套管;挡板能够插入挡板槽中并能够限制固定座向外移动;螺杆穿过所述螺纹腔且螺杆的外螺纹与所述螺纹腔的内螺纹相适配;对中夹头安装在所述螺杆朝里的一端上并能够贴合套管。
[0010]可选择的,所述固定座的螺纹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0011]可选择的,所述腔体可包括自内而外相连通的丝杆腔和固定腔;其中,丝杆腔的径向尺寸小于固定腔的径向尺寸;固定腔与所述固定座相适配。
[0012]可选择的,所述固定腔可为长方体腔体,所述固定座可为长方体。
[0013]可选择的,所述对中夹头可包括弧形夹头。
[0014]可选择的,所述挡板可具有U型开口,在所述挡板插入到所述挡板槽的情况下,所述螺杆位于U型开口中。
[0015]可选择的,所述挡板的U形开口端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挡板背离U型开口的一端可设置有拉手环。
[0016]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管支撑对中装置。
[0017]所述装置可包括至少三组支撑对中单元;其中,每组支撑对中单元都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对中组件、支撑组件和定位组件。对中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套管对中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定位组件包括相适配的定位顶丝和顶丝座,顶丝座与支撑杆的上端连接。
[0018]可选择的,所述支撑杆上下两端可分别开有固定孔;所述顶丝体的上端可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固定杆,下端可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插入在所述支撑杆下端的固定孔中;所述顶丝座的上端可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三固定杆,下端可具有向下延伸的第四固定杆,第四固定杆插入在所述支撑杆上端的固定孔中。
[0019]可选择的,所述第二固定杆可与套管头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可与套管头之上的四通或栽丝法兰固定连接。
[0020]可选择的,所述支撑杆上还可设置有拉环。
[0021]可选择的,所述装置可包括3~6组所述支撑对中单元。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
[0023](1)消除了重物下落的安全隐患。
[0024]本技术采取支撑组件与对中组件一体化设计,既减轻了工具重量,又达到支撑与对中的目的,同时又消除了原作业方式重物下落的安全风险。
[0025](2)对中效率大幅度增加。
[0026]本技术能够节省钻井井口防喷器组的安装时间,使效率大幅度增加,杜绝因对中失败导致的安装失败。
[0027](3)对中完毕后,能快速退出对中组件方便卡瓦下放。
[0028]本技术在对中组件上设计可滑动的挡板,对中结束后,拉动挡板,则可快速退出对中组件,方便卡瓦下放。
[0029](4)对中精确度高。
[0030]本技术能够使中心线同轴度达到小于0.2mm的要求,使得卡瓦能顺利地放进套管头台阶处。
附图说明
[0031]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套管支撑对中装置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0032]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支撑对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套管对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顶丝体的剖面图;
[0035]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顶丝体的左视图;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对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对中组件包括顶丝体、固定座、挡板、螺杆和对中夹头;其中,顶丝体上开设有挡板槽和贯穿内外端面的腔体,其中,挡板槽形成在所述腔体的内壁上并与外界连通;固定座安装于腔体中,腔体能够限制固定座发生周向转动和向内移动,固定座具有贯通的螺纹腔,螺纹腔的一个开口朝向套管;挡板能够插入挡板槽中并能够限制固定座向外移动;螺杆穿过所述螺纹腔且螺杆的外螺纹与所述螺纹腔的内螺纹相适配;对中夹头安装在所述螺杆朝里的一端上并能够贴合套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对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螺纹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对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自内而外相连通的丝杆腔和固定腔;其中,丝杆腔的径向尺寸小于固定腔的径向尺寸;固定腔与所述固定座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对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腔为长方体腔体,所述固定座为长方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对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夹头包括弧形夹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对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具有U型开口,在所述挡板插入到所述挡板槽的情况下,所述螺杆位于U型开口中。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贺彬,申福,莫光文,先洪富,丁超,周相,张亮,杨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