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转向机丝杠端行程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47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转向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减小转向机丝杠端行程的结构,包括壳体、齿条、拉杆、拉杆环、行程调节器,齿条的一端插入壳体的内部,齿条的另一端与拉杆连接,拉杆的端面设有拉杆环,行程调节器套设在拉杆环和齿条丝杆的外侧,行程调节器与拉杆环的外圆过盈配合,行程调节器与齿条的丝杆外圆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在拉杆的端面增设拉杆环和行程调节器,通过组合行程调节器的厚度以及拉杆环的厚度,可以得到合适的多种齿条移动行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对壳体模具进行变更,避免了由于行程差异太大造成的铸造缺陷。陷。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转向机丝杠端行程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转向机
,具体地说是一种减小转向机丝杠端行程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丝杠式转向机开发过程中,整车存在几个变型,对应不同的变型需要不同的齿条移动行程。
[0003]参见图1,齿条3与拉杆4通过螺纹联接,齿条3的传统移动行程S为壳体1的止面2与拉杆4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传统改变齿条移动行程的方法是变更壳体模具,使壳体1的止面2的毛坯材料加厚,通过机加尺寸的不同来实现不同行程的目的。但是,传统的方法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若不同行程的差异太大,毛坯材料厚度比较大,可能存在铸造缺陷,比如缩孔、缩松等。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减小转向机丝杠端行程的结构,能够在不变更壳体模具的情况下,实现齿条移动行程的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减小转向机丝杠端行程的结构,能够在不变更壳体模具的情况下,实现齿条移动行程的改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小转向机丝杠端行程的结构,包括壳体、齿条、拉杆、拉杆环、行程调节器,齿条的一端插入壳体的内部,齿条的另一端与拉杆连接,拉杆的端面设有拉杆环,行程调节器套设在拉杆环和齿条丝杆的外侧,行程调节器与拉杆环的外圆过盈配合,行程调节器与齿条的丝杆外圆间隙配合。
[0007]所述的齿条与拉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0008]所述的齿条的移动行程为壳体的止面与行程调节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0009]所述的拉杆与拉杆环为一体式结构。
[0010]所述的拉杆与行程调节器为分体式结构。
[0011]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在拉杆的端面增设拉杆环和行程调节器,通过组合行程调节器的厚度以及拉杆环的厚度,可以得到合适的多种齿条移动行程;本技术不需要对壳体模具进行变更,避免了由于行程差异太大造成的铸造缺陷。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6]参见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小转向机丝杠端行程的结构,包括壳体、齿条、拉杆、拉杆环、行程调节器,齿条3的一端插入壳体1的内部,齿条3的另一端与拉杆4连接,拉杆4的端面设有拉杆环5,行程调节器6套设在拉杆环5和齿条3丝杆的外侧,行程调节器6与拉杆环5的外圆过盈配合,行程调节器6与齿条3的丝杆外圆间隙配合。
[0017]本技术中,齿条3与拉杆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行程调节器6为非金属塑料零件。
[0018]拉杆4与拉杆环5为一体式结构,从工艺角度,一体式结构的拉杆4与拉杆环5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一次成型工艺来制造,壳体1部分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不需要变更壳体模具,便于成本控制。
[0019]拉杆4与行程调节器6为分体式结构,从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角度,可以储备几档不同厚度的行程调节器6,增加转向机行程的设计柔性。
[0020]参见图2,齿条3的传统移动行程S为壳体1的止面2与拉杆4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在拉杆环5外压装行程调节器6后,齿条3的移动行程s

为壳体1的止面2与行程调节器6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0021]行程调节器6的厚度减去拉杆环5的厚度,就是不同齿条移动行程的差异。本技术可以通过组合不同厚度的行程调节器6以及拉杆环5实现行程差异极值,受产品结构限制小,能够增大行程差异性。
[0022]本技术在拉杆的端面增设拉杆环和行程调节器,通过组合行程调节器的厚度以及拉杆环的厚度,可以得到合适的多种齿条移动行程;本技术不需要对壳体模具进行变更,避免了由于行程差异太大造成的铸造缺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转向机丝杠端行程的结构,包括壳体、齿条、拉杆、拉杆环、行程调节器,齿条(3)的一端插入壳体(1)的内部,齿条(3)的另一端与拉杆(4)连接,其特征在于:拉杆(4)的端面设有拉杆环(5),行程调节器(6)套设在拉杆环(5)和齿条(3)丝杆的外侧,行程调节器(6)与拉杆环(5)的外圆过盈配合,行程调节器(6)与齿条(3)的丝杆外圆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转向机丝杠端行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心强李三超高成彦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