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系统、保护盖板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系统、保护盖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诸如手机摄像头,主要由PCB基板、镜头、固定器、滤色片及DPS五个部件构成。其中镜头包含多个透镜,透镜多带来的好处包括增强镜头解析力与对比度等,但高度增加。尽管手机摄像头已经极尽小型化,但是仍然面临其高度与例如手机薄度构成的空间冲突。为此,通常的技术方案是将其镜头的细直径筒身高出方形的外部框架,并采用手机背盖的凸台以容纳镜头的部分或全部,或者将长焦摄像头构造为潜望式摄像头。
[0003]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后置多摄,可以包括主摄、超广角摄像头和潜望式摄像头等,该多摄通常设于上述的凸台下;相应地,该多摄分工也都各不相同。面对诸如手机摄像头的智能化、小型化、专业化、分工化、同质化的发展趋势,满足用户对拍摄体验的优质化、多样化和趣味化需求,丰富手机摄像头市场的产品线,成为需要持续解决的技术和工业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系统、保护盖板及电子设备,用以克服相关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像系统,包括摄像头组、滤光模组、隔光模组、驱动部;其中,所述摄像头组,包含一个或多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得第一图像;所述滤光模组,包含一个或以上滤光单元,所述滤光单元的结构类型包括滤光片;所述隔光模组,包含一个或以上隔光单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组、滤光模组、隔光模组、驱动部;其中,所述摄像头组,包含一个或多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得第一图像;所述滤光模组,包含一个或以上滤光单元,所述滤光单元的结构类型包括滤光片;所述隔光模组,包含一个或以上隔光单元,所述隔光单元用于将沿纵向耦合至每个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线相互分隔,以避免或降低所述采集光线在进入所述摄像头之前在横向上的相互干扰;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滤光模组,以使一目标所述滤光单元进入一目标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进而使所述摄像头获得第二图像,或使所述滤光单元退出所述采集光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模组,包括:第一框架,其内部设有一个或以上容纳所述滤光片的第一容腔单元;所述第一容腔单元用于装载所述滤光片并形成阵列;所述阵列对应的形式包括:所述滤光片平行地共轴排布构成的第一线形阵列;或,所述滤光片位于同一平面并且轴心呈线状排布构成的第二线形阵列;或,所述滤光片位于同一平面并且轴心呈环状排布构成的环形阵列;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二线形阵列或所述环形阵列,所述滤光模组还包括:具有或不具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设于部分或全部所述滤光片沿所述阵列的走向的间隔处,以及所述镂空孔用于耦合至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中,以使所述摄像头获得所述第一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线形阵列,所述摄像系统还包括:所述滤光片平行状共轴排布构成的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摄像头的纵向光轴或横向光轴构成的第二轴线;以及,所述第一框架,同向且紧邻于对应的所述摄像头的第二框架,并在所述紧邻处与所述第二框架构成共通腔体;所述第二框架内设有对应于所述纵向光轴或横向光轴的透镜,并设有可用于装载所述滤光片的第二容腔单元;以及,所述第一框架内设有所述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滤光片通过所述共通处进入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或沿原路退回所述第二容腔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对应形状至少包括镜筒状,所述第二框架对应形状至少包括镜筒状;所述共通处的结构类型包括导轨;所述导轨构造为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容腔单元、所述第二容腔单元;或者,所述滤光片平行状共轴排布构成的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摄像头的顶部透镜对应的纵向光轴构成的第二轴线;以及,所述顶部透镜的上部,设有可用于装载所述滤光片的第二容腔单元;以及,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框架沿所述第一轴线走向移动,以将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耦合至所述第二容腔单元的右侧,以及驱动该目标所述滤光片经一导轨进入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中,以及退回所述第二容腔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对应形状至少包括镜筒状;所述第一容腔单元在所述镜筒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一侧的投影,设置为镂空结构;该目标所述滤光片经对应的所述镂空结构,再经
所述导轨进入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中;所述导轨构造为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容腔单元、所述第二容腔单元;所述第二容腔单元用以使所述滤光片平行地遮蔽于所述顶部透镜的上部;或者,所述滤光片平行地共轴排布构成的第一轴线,共轴于所述摄像头的纵向光轴或横向光轴构成的第二轴线;以及,所述摄像头的第二框架的一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一端口,以构成共通腔体;所述第一框架对应形状至少包括镜筒状;所述第二框架对应形状至少包括镜筒状;所述第二框架内设有对应于纵向光轴或横向光轴的透镜;以及,第三框架,其构造为同向且紧邻于所述第一框架,并在所述紧邻处与所述第一框架构成共通的闭合腔体;所述第三框架对应形状至少包括镜筒状;所述第三框架内设有所述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滤光片通过所述共通处退出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至所述第三框架内设有的第三容腔单元,或沿原路返回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其中,所述共通处的结构类型包括导轨;所述导轨构造为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容腔单元、所述第三容腔单元;或者,对应于所述第二线形阵列,所述摄像系统还包括:所述滤光片,位于同一平面,并且轴心耦合于第一线形;所述摄像头的顶部透镜对应的纵向光轴构成的第二轴线,垂直于所述同一平面;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同一平面的投影耦合于第二线形;所述第一线形重合、平行或正交于所述第二线形;其中,对应于所述重合或所述正交,所述第一框架具有或不具有所述镂空孔;对应于所述平行,所述第一框架不具有所述镂空孔;以及,若所述第一线形重合于所述第二线形,则所述滤光片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驱动所述第一框架,以将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耦合至一目标所述摄像头,或者,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所述第一容腔单元固设于其对应的所述摄像头的一侧或两侧,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驱使所述滤光片进入或退出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若所述第一线形平行于所述第二线形,则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并位于对应的所述摄像头的正右侧,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正交于所述第二线形走向的方向驱动所述滤光片进入或退出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或者,所述驱动部用于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驱动所述第一框架,以将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耦合至一目标所述摄像头的正右侧,再沿正交于所述第二线形走向的方向驱动该目标所述滤光片进入或退出该目标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若所述第一线形正交于所述第二线形,则所述第一线形耦合于一目标所述摄像头,所述滤光片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驱动所述第一框架,以将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耦合至一目标所述摄像头,或者,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所述第一容腔单元固设于其对应的所述摄像头的一侧或两侧,以
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驱使所述滤光片进入或退出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所述摄像头组设于一保护盖板下;所述保护盖板,平行于所述第一框架,且至少所述顶部透镜在所述保护盖板上的投影所对应的部分,设置为透明,并构造为通光孔;以及所述通光孔的底面设有或不设有调光孔,所述调光孔用于调节进入所述摄像头之前的采集光线的最大入射夹角和/或进光面积和/或进光形状;以及所述保护盖板,对应的尺寸包括至少将所述摄像头的所述顶部透镜,或,所述摄像头的所述顶部透镜以及所述滤光片的部分或全部罩在下方,以及对应的形状至少包括矩形、方形、圆形、二字形或十字形;或者,对应于所述环形阵列,所述摄像系统还包括:所述滤光片,位于同一平面,并且轴心耦合于第一圆形;所述摄像头的顶部透镜对应的纵向光轴构成的第二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圆形所在平面;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第一圆形所在平面的投影耦合于第二圆形;所述第一圆形重合、平行或相交于所述第二圆形;其中,对应于所述重合,所述第一框架具有或不具有所述镂空孔;对应于所述平行,所述第一框架不具有所述镂空孔;以及,若所述第一圆形重合于所述第二圆形,则所述滤光片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圆形走向驱动所述第一框架,以将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耦合至一目标所述摄像头,或者,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所述第一容腔单元固设于其对应的所述摄像头的一侧或两侧,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圆形走向驱使所述滤光片进入或退出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若所述第一圆形平行于所述第二圆形,则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容腔单元固设于对应的所述摄像头正内侧,以及所述驱动部用于沿所述第一圆形径向驱使所述滤光片进入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或者,所述第一容腔单元非固设于所述摄像头正内侧,以及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框架旋转一定角度,以将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耦合至一目标所述摄像头的正内侧,再沿所述第一圆形径向驱使该目标所述滤光片进入或退出该目标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若所述第一圆形相交于所述第二圆形,则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所述第一容腔单元固设于其对应的所述摄像头的环周,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圆形径向驱使所述滤光片进入或退出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所述摄像头组设于一保护盖板下;所述保护盖板,平行于所述第一框架,且至少所述顶部透镜在所述保护盖板上的投影所对应的部分,设置为透明,并构造为通光孔;以及所述通光孔的底面设有或不设有调光孔,所述调光孔用于调节进入所述摄像头之前的采集光线的最大入射夹角和/或进光面积和/或进光形状;以及所述保护盖板,对应的尺寸包括至少将所述摄像头的所述顶部透镜,或,所述摄像头的所述顶部透镜以及所述滤光片的部分或全部罩在下方,以及对应的形状至少包括矩形、方形或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线形阵列,所述隔光模组包括:
所述隔光单元对应的结构类型至少包括构造为耦合至每个所述摄像头的镜头的围挡结构;所述镜头设有所述顶部透镜;以及所述围挡结构具有两端口,其下部端口耦合至所述摄像头对应的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面,并将所述摄像头对应于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面的以上部分围挡在内,上部端口的局部或全部耦合至一保护盖板的进光孔的底面的外围;以及所述围挡结构之间具有或不具有连接件;以及其中,所述围挡结构对应的结构类型至少包括挡墙、环垫或镜筒;所述保护盖板用于防止灰尘、水汽进入所述摄像头;所述进光孔对应的形状至少包括圆形或矩形;以及,若所述摄像头组中的所述摄像头的类型包括长焦摄像头,所述长焦摄像头的结构类型包括潜望式摄像头,则所述第一线形阵列优先耦合于所述潜望式摄像头,以及所述第一线形阵列优先耦合至所述潜望式摄像头的第一光轴;所述第一光轴为所述潜望式摄像头的入射光线对应的纵向光轴;或者,对应于所述第二线形阵列,所述隔光模组包括:所述隔光单元对应的结构类型至少包括构造为耦合至每个所述摄像头的镜头的围挡结构;所述镜头设有所述顶部透镜;以及所述围挡结构具有两端口,其下部端口耦合至所述摄像头的外部框架的顶面,并将所述摄像头的镜头围挡在内,上部端口的局部或全部耦合至所述通光孔的底面的外围;以及所述围挡结构之间具有或不具有连接件;以及所述围挡结构对应的结构类型至少包括挡墙、环垫或镜筒;以及所述围挡结构对应于所述摄像头顶端所在平面与所述保护盖板底面之间的部分,设有一平行于所述保护盖板底面并且贯入一个所述围挡结构,或,连续贯通一个或多个所述围挡结构,或,连续贯通一个或多个所述围挡结构及其所述连接件的平板状镂空结构;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的厚度,不超过所述摄像头顶端所在平面与所述保护盖板底面之间的高度差;以及,若所述第一线形重合于所述第二线形,则如果所述滤光片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则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还用以使所述第一框架获得约束滑动,进而所述第一框架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使一目标所述滤光片经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进入或退出一目标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以及如果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框架,则预设所述摄像头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设于一外围腔体中,进而一目标所述滤光片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经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进入或退出该预设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其中所述非固设对应的位置高度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框架之间具有或不具有连接结构,所述外围腔体为一闭合腔体并经连通于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构成;以及,若所述第一线形平行于所述第二线形,则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框架,并且所述第一框架设于对应的所述摄像头的正右侧,以及所述第一框架设于一外围腔体中,所述外围腔体为一闭合腔体并经连通于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构成,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正交于所述第二线形走向的方向驱动所述滤光片,并且经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进入或退出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或者,所述驱动部用于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驱动所述第一框架,以
将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耦合至一目标所述摄像头的正右侧,再沿正交于所述第二线形走向的方向驱动该目标所述滤光片,并经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进入或退出该目标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以及,若所述第一线形正交于所述第二线形,则如果所述滤光片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则所述第一线形走向正交于一预设所述摄像头对应的所述第二轴线,以及所述第一框架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作用下,使所述滤光片经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进入或退出该预设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以及如果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框架,则一预设所述摄像头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所述第一框架,所述一侧或两侧对应的方位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以及所述第一框架设于一外围腔体中,所述外围腔体为一闭合腔体并经连通于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构成,进而一目标所述滤光片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作用下,经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进入或退出该目标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或者,对应于所述环形阵列,所述隔光模组包括:所述隔光模组包括一环状槽道;所述环状槽道的轴线构成第四圆形,所述第四圆形与所述第一圆形共轴线;所述环状槽道顶部耦合至所述保护盖板底面,及其底部耦合至一层状盖板顶面;所述层状盖板的底面高度,包括不低于所述摄像头的镜头的顶端高度;其中所述环状槽道还用以使所述第一框架获得约束滑动;所述镜头设有所述顶部透镜;以及所述第一框架构造成不透明片材的环片;所述第一框架具有所述镂空孔;所述滤光片的形状至少包括圆形、椭圆形、弧片形或矩形,以及所述滤光片直径的长度包括不小于所述顶部透镜的直径;以及所述层状盖板耦合于所述顶部透镜的光轴的部位,设为一镂空结构的开孔,所述开孔的尺寸包括不小于所述顶部透镜在所述层状盖板上的投影面积;以及,若所述镜头的顶端高度大于所述摄像头的外部框架的顶面,则所述隔光模组还包括耦合于所述开孔下部的围挡结构;所述围挡结构,将所述镜头围挡在内,并且具有两端口,其下部端口耦合至所述摄像头的外部框架的顶面,上部端口耦合至所述开孔的边沿或所述层状盖板底面及所述开孔外围;以及所述围挡结构对应的结构类型至少包括挡墙、环垫或镜筒;以及所述隔光模组还包括耦合至所述滤光片的一侧或两侧的隔光片,所述一侧或两侧的方位包括顺应所述第一圆形走向;其中设于所述第一框架顶面的所述隔光片,以与所述第一框架顶面呈第一夹角将其底侧边固设于相邻所述滤光片的间隔处,并且其顶侧边抵于所述保护盖板底面;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底面的所述隔光片,以第二夹角将其顶侧边固设于相邻所述摄像头的间隔处,其底侧边抵于一层状盖板顶面,所述层状盖板的顶面高度不低于所述镜头的顶端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及所述第二夹角对应的倾向相同;以及所述隔光片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的投影,与所述滤光片和所述镂空孔不具有重合区域;以及所述隔光片具有一定弹性并且不透明,以及对应的材质包括塑料片,以及对应的厚度包括0.05
‑
0.2mm,以及对应的形状包括矩形,以及对应的宽度包括与所述环形槽道的宽度
一致;或者,所述隔光单元对应的结构类型至少包括构造为耦合至每个所述摄像头的镜头的围挡结构;所述镜头设有所述顶部透镜;以及所述围挡结构具有两端口,其下部端口耦合至所述摄像头的外部框架的顶面,并将所述摄像头的镜头围挡在内,上部端口的局部或全部耦合至所述通光孔的底面的外围;以及所述围挡结构之间具有或不具有连接件;以及所述围挡结构对应的结构类型至少包括挡墙、环垫或镜筒;以及所述围挡结构对应于所述摄像头顶端所在平面与所述保护盖板底面之间的部分,设有一平行于所述保护盖板底面并且贯入一个所述围挡结构,或,连续贯通一个或多个所述围挡结构,或,连续贯通一个或多个所述围挡结构及其所述连接件的平板状镂空结构;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的厚度,不超过所述摄像头顶端所在平面与所述保护盖板底面之间的高度差;以及,若所述第二圆形重合于所述第一圆形,则如果所述滤光片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则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还用以使所述第一框架获得约束滑动,进而所述第一框架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使所述滤光片经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进入或退出一目标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以及如果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框架,则预设所述摄像头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设于一外围腔体中,所述外围腔体为一闭合腔体并经连通于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构成,进而一目标所述滤光片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经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进入或退出该预设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其中所述非固设对应的位置高度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框架之间具有或不具有连接结构;以及,若所述第二圆形平行于所述第一圆形,则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固设于对应的所述摄像头的正内侧,并且所述第一框架设于一外围腔体中,所述外围腔体为一闭合腔体并经连通于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构成,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圆形径向驱使所述滤光片,经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进入或退出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或者,所述第一框架非固设于所述摄像头的正内侧,所述第一框架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绕其轴心旋转一定角度,以将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耦合至一目标所述摄像头的正内侧,进而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圆形径向驱动该目标所述滤光片,经所述平板状镂空结构进入或退出该目标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二线形阵列,以及所述第一线形重合或正交于所述第二线形,以及所述滤光片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驱动所述第一框架,所述摄像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一框架对应的形状至少包括条带形片状;以及所述第一框架对应的设置处包括所述保护盖板下或上,其中,若设于所述保护盖板下,则所述第一框架设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摄像头之间,并且所述保护盖板外部设有第一磁吸件,以及所述滤光模组还设有第二磁吸件,以及所述第一磁吸件用于沿所述第一线形方向发生位移时牵引所述第二磁吸件,以使所述
第一框架或所述滤光片产生所述驱动,进而使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进入或退出一目标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以及所述第一磁吸件的结构类型至少包括一构造为耦合于所述保护盖板环周的一侧面或内围或上部并且受约束滑动的可滑动件;若设于所述保护盖板上,则所述驱动部的动力来源还包括手动;或者,对应于所述环形阵列,以及所述第一圆形重合于所述第二圆形,以及所述滤光片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圆形走向驱动所述第一框架,所述摄像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一框架对应的形状包括圆盘状、环片状或弧片状;以及所述第一框架设置位置包括所述保护盖板下或上,其中,若设于所述保护盖板下,则所述第一框架设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摄像头之间,并且所述保护盖板外部设有第三磁吸件,以及所述滤光模组还设有第四磁吸件,以及所述第三磁吸件用于沿所述第一圆形走向发生位移时牵引所述第四磁吸件,以使所述第一框架或所述滤光片产生所述驱动,进而使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进入或退出一目标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以及所述第三磁吸件的结构类型至少包括一构造为耦合于所述保护盖板上部或内围或环周并且受约束旋转的可拨动环;若设于所述保护盖板上,则所述驱动部的动力来源还包括手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线形阵列,以及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框架沿所述第一轴线走向移动,以将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耦合至所述第二容腔单元的右侧,以及驱动该目标所述滤光片经一导轨进入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中,以及退回所述第二容腔单元,所述摄像系统还包括:所述驱动部包括电磁驱动件,所述电磁驱动件包括:构造为一动圈动铁复合装置,所述动圈动铁复合装置包括第一可通电线圈、第二可通电线圈、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其中所述第一可通电线圈耦合至所述第一框架的底端并与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下的所述第一永磁体相互配合构成一动圈单元,所述第二可通电线圈耦合至所述第一框架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二可通电线圈的轴线指向所述导轨,所述第二永磁体设于所述滤光片的环周并优先耦合于所述滤光片远离所述导轨的外侧,所述第二可通电线圈与所述第二永磁体配合构成一动铁单元;或者,对应于所述第二线形阵列,以及所述第一线形重合或正交于所述第二线形,以及所述滤光片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驱动所述第一框架,以将一目标所述滤光片耦合至一目标所述摄像头,所述摄像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一框架对应的形状至少包括条带形片状;以及所述驱动部包括电磁驱动件,其中所述电磁驱动件包括:构造为第一动铁组件,所述第一动铁组件包括一永磁体组、一弹性件、一可通电线圈组,其中所述永磁体组包含一个或以上永磁体单元,所述永磁体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并且其第一端耦合至所述第一框架的侧壁面上、第二端设为固定端,所述可通电线圈组包含一个或以上可通电线圈单元,所述可通电线圈单元沿所述
第一线形走向呈阵列排布,并且所述可通电线圈单元构造为一具有通孔的片材并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下方和/或上方,以及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形走向,或者,构造为一螺线管并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外围,以及所述螺线管的轴线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以及通过控制所有所述可通电线圈单元的通电或断电状态,产生第一叠加磁场,与所述永磁体组自身携带的第二叠加磁场相互配合,以驱动并定位所述第一框架,进而使该目标所述滤光片进入或退出该目标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以及当所有所述可通电线圈单元进入断电状态,所述第一叠加磁场消失,所述第一框架在所述弹性件的恢复力作用下获得驱动并定位,进而使所述滤光片退出所述采集光路;或者,对应于所述第二线形阵列,以及所述第一线形重合或正交于所述第二线形,以及所述滤光片非固设地装载于所述第一容腔单元,所述第一容腔单元固设于其对应的所述摄像头的一侧或两侧,以及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驱使所述滤光片进入或退出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所述摄像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一框架对应的数量包括一个或两个,并且每个所述第一框架耦合有一个所述滤光片;以及所述驱动部包括电磁驱动件,其中所述电磁驱动件包括:构造为第一动铁单元,所述第一动铁单元包括一永磁体、一弹性件、一可通电线圈,其中所述永磁体设于所述滤光片环周并优先耦合于靠近所述可通电线圈的一侧,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并且其第一端耦合至所述滤光片的侧壁面上、第二端设为固定端,所述可通电线圈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远离所述摄像头的一侧并且其轴线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以及当所述可通电线圈进入通电状态,产生第一磁场,与所述永磁体自身携带的第二磁场相互排斥,进而推动所述滤光片进入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以及当所述可通电线圈进入断电状态,所述第一磁场消失,所述滤光片在所述弹性件的恢复力作用下,退出所述采集光路并返回所述第一容纳单元;或者,构造为第二动铁单元,所述第二动铁单元包括一永磁体、一弹性件、一可通电线圈,其中所述永磁体设于所述滤光片环周并优先耦合于其靠近所述摄像头的内侧,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并且其第一端设于所述滤光片的侧壁面上并优先耦合于所述滤光片远离所述摄像头的外侧、第二端设为固定端,所述可通电线圈固设于所述摄像头的环周的另一侧并且其轴线指向所述滤光片,以及所述摄像头的所述另一侧,设有或不设有另一所述第一框架,其中若设有该另一所述第一框架,则该另一所述第一框架设于所述可通电线圈的外侧,所述滤光片当所述可通电线圈进入通电状态,产生第一磁场,与所述永磁体自身携带的第二磁场相互吸引,进而牵动所述滤光片进入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以及当所述可通电线圈进入断电状态,所述第一磁场消失,所述滤光片在所述弹性件的恢复力作用下,退出所述采集光路并返回所述第一容纳单元;或者,构造为第三动铁单元,所述第三动铁单元包括一永磁体、一弹性件、一可通电线圈,其
中所述永磁体设于所述滤光片环周,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并且其第一端耦合至所述滤光片的侧壁面上、第二端设为固定端,所述可通电线圈固设于所述摄像头的所述顶部透镜的外围并且其轴线沿所述顶部透镜的光轴方向,所述可通电线圈的数量包括一个或两个,以及当所述可通电线圈进入通电状态,产生第一磁场,与所述永磁体自身携带的第二磁场相互吸引,进而牵动所述滤光片进入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以及当所述可通电线圈进入断电状态,所述第一磁场消失,所述滤光片在所述弹性件的恢复力作用下,退出所述采集光路并返回所述第一容纳单元;或者,构造为第四动铁单元,所述第四动铁单元包括一永磁体、一弹性件、一可通电线圈,其中所述永磁体设于所述滤光片环周,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并且其第一端耦合至所述滤光片的侧壁面上、第二端设为固定端,所述可通电线圈构造为一固设的螺线管并设于所述滤光片外围,所述螺线管的轴线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以及当所述可通电线圈进入通电状态,产生第一磁场,与所述永磁体自身携带的第二磁场相互排斥,进而推动所述滤光片进入所述摄像头的采集光路,以及当所述可通电线圈进入断电状态,所述第一磁场消失,所述滤光片在所述弹性件的恢复力作用下,退出所述采集光路并返回所述第一容纳单元;或者,构造为第五动铁单元,所述第五动铁单元包括一永磁体、一弹性件、一可通电线圈,其中所述永磁体设于所述滤光片环周,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线形走向并且其第一端耦合至所述滤光片的侧壁面上、第二端设为固定端,所述可通电线圈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