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叶黄素的软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03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叶黄素的软糖,属于软糖技术领域,软糖由麦芽糖浆、麦芽糖醇、果胶、蓝莓浓缩汁、柠檬酸钠、叶黄素酯微囊粉、黑加仑浓缩汁、黑枸杞浓缩汁、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叶黄素的软糖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软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叶黄素的软糖。

技术介绍

[0002]叶黄素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就是保护视网膜,防止紫外线的损伤,天然叶黄素酯和玉米黄素酯被摄入体内后,在人体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游离态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目前,已有大量科学刊物上发表的包括临床试验在内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摄入叶黄素酯后,血液中叶黄素的水平升高,证实了叶黄素酯在体内可转化成游离的叶黄素而得到生物利用,且叶黄素酯在胃液中没有降解,研究表明在健康人群和初期AMD患者中补充叶黄素酯可显著提高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通过叶黄素抗氧剂增补试验证实,AMD患者增补叶黄素后,受试对象的黄斑色素密度提高了50%,并且眼睛功能也的到了相当的改善,但人类自身不能合成叶黄素和叶黄素酯,而且,目前民众自饮食中摄取叶黄素的数量不能达到上述标准,因此在软糖中添加人类自身不能合成叶黄素和叶黄素酯,然而,目前民众自饮食中摄取叶黄素的数量不能达到上述标准,因此在软糖这种大众化零食中添加叶黄素以便被更多的人接受。
[0003]现有的软糖大多只提供带有水果味道的口感,并没有保健功能,而有些保健品虽然做成糖果,但是其口感欠佳,很多都是以硬糖的形式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软糖大多只提供带有水果味道的口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叶黄素的软糖,本申请在软糖中添加各种对人体机能具有辅助的成分,从而使得在食用本申请中的软糖时具有改善身体机能的作用。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含叶黄素的软糖,由以下材料构成:
[0007]麦芽糖浆;
[0008]麦芽糖醇;
[0009]果胶;
[0010]蓝莓浓缩汁
[0011]叶黄素酯微囊粉
[0012]黑加仑浓缩汁
[0013]黑枸杞浓缩汁
[0014]柠檬酸钠
[0015]β

胡萝卜素粉剂
[0016]陈皮冻干速溶粉
[0017]菊花粉
[0018]柠檬酸
[0019]乳酸
[0020]DL

苹果酸
[0021]乳酸钠
[0022]食用香精
[0023]植物油
[0024]巴西棕榈蜡。
[0025]优选地,所述麦芽糖浆的制备过程如下:
[0026]调浆:先将一定量的水加入调浆罐中,开动搅拌器,逐渐加入淀粉,将淀粉调成浓度为10%~20%的淀粉乳,调粉时充分搅拌,防止结团,待淀粉完全调匀后,加入0.1%左右的纯碱,将pH调至6.0~6.4,为提高淀粉酶的活力,加入0.2%~0.5%氯化钙,搅拌均匀;
[0027]液化:该工序对提高麦芽糖的产率很关键,应严格操作,将调好的淀粉乳打入贮罐,α

淀粉酶的加入量按5U/g淀粉计,100℃液化至DE值10~12,同时立即升温100℃以上,保持5min,进行高温灭酶,经过高温处理后的淀粉液化液,分散性好,不易发生凝沉,利于糖化操作;
[0028]糖化:将液化冷却至45~50℃,调节pH至5.8~6.0,加异淀粉酶20U/g淀粉和鲜麸皮,以及α

淀粉酶10U/g淀粉,糖化30~40h,得到含80%~95%麦芽糖,5%~15%麦芽三糖的糖化液;
[0029]压滤:其作用是除去糖化液中的杂质,保证后面工序的顺利进行,用板框式压滤机压滤,以硅藻土或压碎珍珠石为助滤剂,至得到澄清的滤液为止;
[0030]脱色:按滤液干物质的0.5~1.0%加入粉末活性炭,加入前先将活性炭与等量滤液混合,这样易于活性炭的混合,脱色操作条件:pH4.5~5.0,80℃,30min,以20~25rpm的速度搅拌,然后以硅藻土为助滤剂(用量为0.3—0.5kg/m2),用板框式压滤机压滤,先用少量糖化液把硅藻土调匀,然后用泵打入加滤机,压力要求在0.1MPa以下,使硅藻土均匀地沉积在滤面上,开始滤出的滤液不清,将其回流到脱色罐,直至液澄清为止,关闭回流管,将滤液送至贮缸,过滤压力应控制在0.2~0.3MPa;
[0031]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除去滤液中的金属离子、离子型色素以及残留的可溶性含氮物等杂质,可进一步提高糖液的纯度和热稳定性,使其无色透明,离子交换流程:糖化液一阳柱一阴柱一阳柱一阴柱,选用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使用前离子树脂经浸泡膨胀后,分别装入阴、阳柱中,再经酸洗、碱洗、水选后即可使用,交换时控制流速约700kg/h,温度为40℃左右,树脂使周期的长短视糖浆中杂质含量而定,杂质量高则使用周期短;
[0032]真空浓缩:真空度维持在0.086—0.092MPa,糖液温度约为50~53℃,真空度不低于0.066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0.3MPa,浓缩至固形物含量40~60%,停汽放空,即可作为制备麦芽糖醇的原料。
[0033]优选地,所述麦芽糖醇的制备过程基于上述麦芽糖浆的制备基础上,将固形物含量为40%~60%的无色纯净的高麦芽糖浆在碱性条件下,按淀粉投入量的8%加入镍催化剂,在高压釜中通入5~18MPa氢气,在此条件下麦芽糖开始吸收H进行加氢反应,氢化结束后,即得麦芽糖醇液,然后过滤除去糖液中的催化剂,再经活性碳和离子交换处理,便可得到澄清的麦芽糖醇。
[0034]优选地,果胶的制备采用柑橘中果皮,其制备过程如下:
[0035]预处理,将柑橘中皮煮沸杀菌;
[0036]酸解,将漂洗后的柑橘皮放酸解容器中,加10倍干重的清水,用1:1的盐酸调至pH值为2,加热并保温在80

90℃,搅拌酸解1.5

2h,酸解完毕后,用抽滤或压滤的方式滤出酸解液,滤饼用热水洗涤2次,洗涤水量不宜过多,合并滤液和洗涤滤液,趁热将其转移到脱色签中;
[0037]脱色:将酸解液加热并保温70~80℃,加入脱色剂,搅拌既色约30min,脱色剂的用量应视酸解液颜色的深浅而定,一般用量为酸解液质量的1%~5%,脱色后趁热过滤,滤液转移至浓缩釜中;
[0038]浓缩,将温度控制在60℃,使用真空浓缩,浓缩至原体积15%时即可;
[0039]沉淀;加入95%的乙醇进行搅拌,(乙醇含量以溶液中乙醇总含量的50%为限),沉淀后抽滤出粗果胶饼,滤液去蒸馏回收乙醇,将粗果胶饼打散,用95%以上的乙醇洗涤滤干,乙醇回用;
[0040]干燥粉碎:将洗涤后的果胶在60℃下真空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冷却后粉碎,过80目筛就得到果胶产品;
[0041]优选地,蓝莓浓缩汁、黑加仑浓缩汁以及黑枸杞浓缩汁的制备方式相同,以蓝莓浓缩汁为例其制备过程如下:
[0042]原果消毒:对蓝莓果肉进行浸泡消毒后得到消毒果肉;
[0043]制浆:对消毒果肉进行打浆处理得到果浆,打浆处理时向消毒果肉中加入复合褐变抑制剂;复合褐变抑制剂包括还原性抗坏血酸、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叶黄素的软糖,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材料构成:麦芽糖浆麦芽糖醇果胶蓝莓浓缩汁叶黄素酯微囊粉黑加仑浓缩汁黑枸杞浓缩汁柠檬酸钠β

胡萝卜素粉剂陈皮冻干速溶粉菊花粉柠檬酸乳酸DL

苹果酸乳酸钠食用香精植物油巴西棕榈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叶黄素的软糖,其特征在于:所述麦芽糖浆通过调浆、液化、糖化、压滤、脱色、离子交换以及真空浓缩进行制备,所述麦芽糖醇在麦芽糖浆的制备基础上在碱性条件加入镍催化剂以及通入氢气后反应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叶黄素的软糖,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胶采用柑橘中果皮通过煮沸杀菌、酸解、脱色、浓缩、沉淀以及干燥粉碎进行制备,所述DL

苹果酸通过将未成熟的苹果果汁煮沸,加入石灰水,生成钙盐沉淀,然后再经处理生成游离苹果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叶黄素的软糖,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黄素酯微囊粉由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麦芽糊精,玉米淀粉,叶黄素酯,抗坏血酸配成,且叶黄素酯通过将万寿菊花浸润到正己烷液体利用静置、过滤、化合反应以及二次静置、二次过滤和烘干工序进行制备,所述巴西棕榈蜡膜包裹在软糖的外表面,经过干燥后抛光得到厚度均匀的保护层,所述巴西棕榈蜡膜的使用量小于等于0.6/kg。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夫兰茜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