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584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稻壳含量高的白酒酒糟用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出稻壳和去稻壳酒糟,再将去稻壳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前一批次的沼液进入厌氧发酵系统混合发酵,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净化后进入沼气储罐利用,沼液和沼渣混合物进入分离系统分离,沼液一部分回流到厌氧发酵系统,其余部分进入沼液储罐综合利用,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稻壳进入热解系统热解,热解气和净化后沼气供给锅炉系统产生蒸汽,热解后的稻壳灰用于生产有机肥或进一步综合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约了投资、药剂和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环保成本,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包括白酒酿造工艺中锅底废水、窖低废水、酒糟二次发酵废水和丢糟堆场渗滤液等,混合后的酿酒废水具有COD、氨氮和总磷含量高的特点,因而废水处理流程长,投资大,药剂和能源消耗大,成本高,废水处理达标困难。
[0003]目前高浓度酿酒废水的工业化处理主要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液中,氨氮含量低、营养价值少,很难用在有机农业上,导致沼液必须按照废水来处理,又由于沼液产量大,导致处理投资大,成本高,难以发挥出经济效益。
[0004]白酒酒糟包括浓香型白酒酒糟和清香型白酒酒糟,其是白酒生产中的副产品,产量大而且集中。白酒酒糟中通常含有稻壳,由于稻壳无法直接参与厌氧消化,因此若稻壳含量较高会直接影响酒糟的厌氧发酵效果,导致厌氧发酵罐利用率低;而且由于厌氧消化不充分,厌氧反应后形成的沼渣还需要进一步好氧发酵分解有机物,才能作为有机肥用于有机农业,酒糟资源化利用程度低,酒糟价值低。因此白酒酒糟也是白酒行业的环保难点。
[0005]CN103992010A公开一种酒糟与酿酒废水联合处理工艺,其是把酒糟用酿酒废水和脱氨后的沼液浸泡,得到的浸出液通过吹脱脱氨,氨氮含量降到800mg/L以下,再进行低氨氮浓度的厌氧发酵处理。该方法将酒糟与酿酒废水联合处理,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而且有效处理固体酒糟,减少污染,节约能耗。
[0006]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由于氨氮浓度过高会导致厌氧发酵运行不稳定,因此上述方法在厌氧发酵处理前增设吹脱吹脱工序,通过脱氨以降低废水的氨氮浓度。该方法虽实现了酿酒废水的厌氧发酵处理,但实质仍然是对低氨氮浓度废水的处理,且由于增设吹脱工序,增加了投资成本;而且沼液中氨氮浓度低,营养价值不高,沼液肥价格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与高浓度酿酒废水的联合处理方法,该方法既实现了高氨氮浓度的酿酒废水直接厌氧发酵处理的目的,又提高了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的厌氧发酵效果;而且,所得沼液及沼渣中有机物含量低,氨氮含量高,相应用于沼液肥及有机肥的价值也较高。此外,该方法处理设备更少、工艺更简单、投资成本更低。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浓度酿酒废水和高稻壳浓度的白酒酒糟的联合处理方法,包括:
[0009]将白酒酒糟堆放后进行烘干,分离,得到去稻壳后的白酒酒糟;
[0010]将经堆放及去稻壳处理后的白酒酒糟与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混合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及沼渣;同时通过对白酒酒糟的堆放时间、白酒酒糟与酿酒废水的混合比例、发酵温度、厌氧发酵体系的固含量及氨氮含量的控制,实现厌氧发酵处理的稳定运行;
[0011]对分离所得稻壳进行热解,得到热解气和稻壳灰。
[0012]本专利技术基于高稻壳白酒酒糟的特点,对其先进行堆放,使酒糟酸化,并进行一定程度厌氧发酵,从而可缩短后须混合体系的厌氧发酵时间,并提高后续厌氧发酵运行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烘干处理去除稻壳,减少其对后续厌氧发酵的影响。
[0013]同时,通过调整白酒酒糟的堆放时间、烘干时间、厌氧发酵体系的混合比例、发酵温度、厌氧发酵体系的固含量及氨氮含量之间的匹配关系,进一步提高发酵运行的稳定性,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较简单的工艺实现高氨氮酿酒废水的厌氧处理化,并提高沼液及沼渣的资源利用价值。
[001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对所得稻壳进行热解,热解气可与沼气共同作为能源使用;而热解所得稻壳灰则和沼渣用于生产有机农产品,实现了综合利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白酒酒糟包括浓香型白酒酒糟和清香型白酒酒糟,其稻壳含量在50~85%之间,含水率在60

70%之间。
[0016]进一步地,研究表明,酒糟堆场堆放时间对厌氧发酵的时间影响因素也很大;堆放时间越长,相应后续的厌氧发酵时间越短,但堆放时间过长,处理效率下降,也不符合工厂生产要求。为此,结合酒厂生产情况、堆放对后续厌氧发酵的影响作用,本专利技术控制白酒酒糟的堆放时间为10

90天。
[001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通过烘干处理控制白酒酒糟含水率,以实现稻壳与酒糟的有效分离。研究表明,含水率过高,会导致厌氧发酵固含量浓度难以提高及厌氧发酵效率低等问题,而含水率过低,又会导致烘干能耗高等问题;基于综合考虑,本专利技术控制烘干处理后的白酒酒糟含水率在10~50%之间,优选为15~30%。
[0018]进一步地,所述白酒酒糟与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的混合过程中,还包括将前批次厌氧发酵所得沼液部分回流加入混合发酵体系中,其一是可以减少沼液排放量,减少后续处理;其二是随着沼液长期回流运行,厌氧发酵体系中发酵菌种被长期驯化,厌氧发酵系统的越来越稳定,系统可以在高达6000mg/L的高氨氮浓度下运行;同时随着氨氮浓度越来越高,沼液作为沼液肥的利用价值也随之提高。
[0019]但同时,随着沼液不断回流,混合发酵体系中氨氮浓度越来越高,过高的氨氮浓度会抑制厌氧发酵效果,延长发酵时间。为此,本专利技术控制所述白酒酒糟、酿酒废水、回流沼液的混合的质量比为1:(2~10):(0~10)。
[0020]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发酵体系中,控制氨氮含量不超过6000mg/L,优选在2000~6000mg/L之间。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合理控制体系中氨氮的浓度,实现了高氨氮废水的厌氧发酵稳定处理目的。
[0021]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发酵体系中,控制含固量在6~15%之间。研究表明,厌氧发酵罐中含固量越高,发酵时间越长,不利于废水处理效率的提高;含固量越低,发酵相应时间越短,处理效果容易下降。为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控制体系中含固量,既保证了处理效果,又尽可能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0022]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可以用常温(20℃~25℃)厌氧发酵、中温(33℃~37℃)厌氧发酵、高温(55℃~57℃)厌氧发酵;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发酵时间越短;但温度过高也存在能耗较大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优选中温发酵,温度33℃~37℃,时间在12

45天。
[0023]进一步地,所述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的COD为3~10万mg/L、氨氮为2000~6000mg/L,总氮为2000~6000mg/L,pH值在3~5之间。
[0024]所述酿酒废水包括锅底废水、窖低废水、酒糟二次发酵废水、丢糟堆场渗滤液;其中:
[0025]锅底废水COD在3~6万mg/L、总氮在400~1000mg/L之间;
[0026]窖低废水COD在5~10万mg/L、总氮在3000~8000mg/L之间;
[0027]酒糟二次发酵废水COD在8~12万mg/L、总氮在4000~8000mg/L之间;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和白酒酒糟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白酒酒糟堆放后进行烘干,分离,得到去稻壳后的白酒酒糟;将经堆放及去稻壳处理后的白酒酒糟与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混合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及沼渣;同时通过对白酒酒糟的堆放时间、白酒酒糟与酿酒废水的混合比例、发酵温度、厌氧发酵体系的固含量及氨氮含量的控制,实现厌氧发酵处理的稳定运行;对分离所得稻壳进行热解,得到热解气和稻壳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酒酒糟包括浓香型白酒酒糟和清香型白酒酒糟;所述白酒酒糟的稻壳含量在50~85%之间,含水率在60

7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白酒酒糟的堆放时间为10

90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烘干处理后的白酒酒糟的含水率在10~50%之间,优选为15~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酒酒糟与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的混合过程中,还包括将前批次厌氧发酵所得沼液部分回流加入混合发酵体系中;控制所述白酒酒糟、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回流沼液的混合的质量比为1:(2~10):(0~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发酵体系中,控制氨氮含量不超过6000mg/L,优选在2000~6000mg/L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发酵体系中,控制含固量在6~15%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建李云玉任荣杰郭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