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44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湿地水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生态坡体,所述生态坡体的一侧包括护坡结构,所述护坡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安装柱,所述第一预制安装柱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进行护坡的建造时,首先需要将生态坡体进行整平作业,整平完成之后在生态坡体上浇筑出预制安装柱,并在其上打出若干个限位孔,随后将提前预制的护坡单元通过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安装到生态坡体上,最后通过拼接柱将若干个护坡单元逐个进行拼接即可,当护坡单元发生损坏后,只需将损坏的护坡单元取出并进行更换即可,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护坡的建造的效率,而且对损坏的护坡维修时也非常便捷。而且对损坏的护坡维修时也非常便捷。而且对损坏的护坡维修时也非常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湿地水岸
,特别是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一个河流密布,水土流失面积相当大的国家,由于我国中东部绝大多数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每年的春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总要面临水涝和水土流失灾害,造成土壤破坏、肥分流失,甚至道路中断、农田水淹,给农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护坡是城市生态保护和农田维护的重要元素,合理的护坡结构可以有效地拦截雨水、涵养水源,保护岸坡遭受侵蚀,使农业生产状况改善,并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繁衍生息。
[0003]目前的生态护坡结构在进行建造时都是一体成型的,不仅建造时费时费力,降低建造效率,而且维修时也比较复杂,因此需要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生态坡体,所述生态坡体的一侧包括护坡结构,所述护坡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安装柱,所述第一预制安装柱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坡单元,所述护坡单元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拼接柱,所述护坡单元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预制安装柱。
[0006]可选的,所述护坡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护坡单元线性阵列在生态坡体的一侧。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预制安装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限位孔线性阵列在第一预制安装柱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直径大小与第一限位柱的直径大小相等。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预制安装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限位孔线性阵列在第二预制安装柱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孔的直径大小与第二限位柱的直径大小相等。
[0009]可选的,所述护坡单元的一侧开设有拼接孔,所述拼接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拼接孔线性阵列在护坡单元的一侧,所述拼接孔的直径大小与拼接柱的直径大小相等,在进行护坡的建造时,首先需要将生态坡体进行整平作业,整平完成之后在生态坡体上浇筑出第一预制安装柱和第二预制安装柱,并在其上打出若干个限位孔,随后将提前预制的护坡单元通过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安装到生态坡体上,最后通过拼接柱将若干个护坡单元逐个进行拼接即可,当护坡单元发生损坏后,只需将损坏的护坡单元取出并进行更换即可,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护坡的建造的效率,而且对损坏的护坡维修时也非常便捷。
[0010]可选的,所述护坡单元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
导流槽对称分布在护坡单元的一侧。
[0011]可选的,所述护坡单元的一侧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种植槽线性阵列在护坡单元的一侧,将护坡建造完成之后,可以在种植槽内部种植各种护坡绿植,可以起到保土的目的。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该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通过生态坡体、第一预制安装柱、第一限位柱、护坡单元、拼接柱、第二限位柱和第二预制安装柱之间的配合设置,在进行护坡的建造时,首先需要将生态坡体进行整平作业,整平完成之后在生态坡体上浇筑出第一预制安装柱和第二预制安装柱,并在其上打出若干个限位孔,随后将提前预制的护坡单元通过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安装到生态坡体上,最后通过拼接柱将若干个护坡单元逐个进行拼接即可,当护坡单元发生损坏后,只需将损坏的护坡单元取出并进行更换即可,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护坡的建造的效率,而且对损坏的护坡维修时也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装配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生态坡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护坡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装配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生态坡体,2

护坡结构,201

第一预制安装柱,202

第一限位柱,203

护坡单元,204

拼接柱,205

第二限位柱,206

第二预制安装柱,207

护坡挡板,3

第一限位孔,4

第二限位孔,5

拼接孔,6

导流槽,7

种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
[0020]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生态坡体1,生态坡体1的一侧包括护坡结构2,护坡结构2包括第一预制安装柱201,第一预制安装柱20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柱202,第一限位柱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坡单元203,护坡单元2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拼接柱204,护坡单元20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柱205,第二限位柱20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预制安装柱206。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护坡单元20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护坡单元203线性阵列在生态坡体1的一侧。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预制安装柱2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第一限位孔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一限位孔3线性阵列在第一预制安装柱201的一侧,第一限位孔3的直径大小与第一限位柱202的直径大小相等。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二预制安装柱20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4,第二限位孔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二限位孔4线性阵列在第二预制安装柱206的一侧,第二限位孔4的直径大小与第二限位柱205的直径大小相等。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护坡单元203的一侧开设有拼接孔5,拼接
孔5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拼接孔5线性阵列在护坡单元203的一侧,拼接孔5的直径大小与拼接柱204的直径大小相等,在进行护坡的建造时,首先需要将生态坡体1进行整平作业,整平完成之后在生态坡体1上浇筑出第一预制安装柱201和第二预制安装柱206,并在其上打出若干个限位孔,随后将提前预制的护坡单元203通过第一限位柱202和第二限位柱205安装到生态坡体1上,最后通过拼接柱204将若干个护坡单元203逐个进行拼接即可,当护坡单元203发生损坏后,只需将损坏的护坡单元203取出并进行更换即可。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护坡单元203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6,导流槽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流槽6对称分布在护坡单元203的一侧。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坡体(1),所述生态坡体(1)的一侧包括护坡结构(2),所述护坡结构(2)包括第一预制安装柱(201),所述第一预制安装柱(20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柱(202),所述第一限位柱(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坡单元(203),所述护坡单元(2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拼接柱(204),所述护坡单元(20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柱(205),所述第二限位柱(20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预制安装柱(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单元(20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护坡单元(203)线性阵列在生态坡体(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安装柱(2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所述第一限位孔(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限位孔(3)线性阵列在第一预制安装柱(201)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孔(3)的直径大小与第一限位柱(202)的直径大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吴华德杨柳青靳苑馨郭钊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