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泵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11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2
本申请涉及车辆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量泵及车辆。变量泵包括分流机构、第二进流部、第一出流部以及第二出流部,所述第二进流部分别通过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与所述分流机构连通,所述第一出流部通过第三路径与所述分流机构连通,所述第二出流部通过所述第四路径与所述分流机构连通,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三路径连通,所述第二路径与所述第四路径断开连通,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三路径断开连通,所述第二路径与所述第四路径连通。根据本申请的变量泵及车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变排量泵获得更高水平的轻量化和紧凑化指标。凑化指标。凑化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量泵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量泵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变量泵可以调节自身的排油量,以为发动机等设备持续提供压力润滑油。
[0003]对此,现有技术中的变量泵,需要设置额外的阀门例如单向阀以及额外的控制油路,来对变量泵出油口的排量进行调节,现有技术中针对这样的变量泵进行了优化,即通过对压力控制阀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将单向阀和控制油路成功简化掉,实现了变排量泵的结构上的紧凑化和轻量化。然而,以上变排量泵在针对轻量化和紧凑化要求较高的车辆时,仍然难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变量泵及车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变排量泵获得更高水平的轻量化和紧凑化指标。
[000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量泵,包括分流机构、第二进流部、第一出流部以及第二出流部,所述第二进流部分别通过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与所述分流机构连通,所述第一出流部通过第三路径与所述分流机构连通,所述第二出流部通过第四路径与所述分流机构连通,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三路径连通,所述第二路径与所述第四路径断开连通,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三路径断开连通,所述第二路径与所述第四路径连通。
[0006]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变量泵还包括第一进流部,所述第一进流部与所述第一出流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流部与介质源连通。
[0007]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机构包括第一容纳部和第一导通构件,所述第一容纳部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流部,所述第一导通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通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处于导通位置,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通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处于断开位置,在所述第一出流部达到预定压力时,所述第一导通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部运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部从所述导通位置运动至断开位置。
[0008]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纳部形成为筒状,所述第一容纳部包括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出流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导通构件包括在所述延伸方向上顺次连接的第一闭合部、第一导通部、第二闭合部、第二导通部和第三闭合部。
[0009]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闭合部的外侧部、所述第二闭合部的外侧部以及所述第三闭合部的外侧部均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侧部的部分贴合,由所述第一导通部的外侧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侧部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一闭合部和所述第二闭合部彼此面对的两个侧部共同限定了供介质流通的第一导通空间,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一
状态时,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三路径通过所述第一导通空间连通,由所述第二导通部的外侧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侧部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闭合部和所述第三闭合部彼此面对的两个侧部共同限定了供介质流通的第二导通空间,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路径与所述第四路径通过所述第二导通空间连通。
[0010]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闭合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第二端共同限定有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与介质源连通,所述缓冲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复位构件,所述第一复位构件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导通构件始终具有向着所述第一容纳部的第一端运动的趋势,所述第一进流部包括第一泵机构,所述第二进流部包括第二泵机构。
[0011]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变量泵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二容纳部和第二导通构件,所述第二容纳部连通在所述第一出流部与所述分流机构之间,所述第二导通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内,在所述控制机构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二导通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形成为断开连通状态,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在所述控制机构处于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二导通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形成为导通状态,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二状态。
[0012]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纳部形成为筒状,由所述第二导通构件外侧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侧部的部分共同限定有第一中介空间,由所述第二导通构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端部共同限定有与所述第一中介空间分隔开的第二中介空间,所述第二中介空间与所述介质源连通,所述第二导通构件内部开设在有与所述第一中介空间和所述第一出流部二者均连通的第三导通空间,所述第一容纳部与所述第二中介空间连通,使得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导通构件沿着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延伸方向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容纳部与所述第一中介空间连通,以使得所述分流机构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0013]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复位构件,所述第二复位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中介空间,所述第二复位构件被设置为对所述第二导通构件施力,以使得所述第二中介空间始终具有增大的趋势。
[0014]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变量泵。
[0015]根据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量泵,包括分流机构、第二进流部、第一出流部以及第二出流部,其中,第二进流部分别通过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与分流机构连通,第一出流部通过第三路径与分流机构连通,第二出流部通过第四路径与分流机构连通,本申请中,在分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路径与第三路径连通,第二路径与所述第四路径断开连通,在分流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三路径断开连通,第二路径与第四路径连通,本申请提供的变量泵,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进一步优化了结构,使得在实现变排量工作的同时,具有更为轻量化、紧凑化的特点,有利于对车辆轻量化要求的满足。
[0016]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变量泵低速运转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变量泵高速运转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变量泵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21]图标:100

第一出流部;200

第一进流部;300

第二进流部;400

第一导通构件;401

第一闭合部;402

第二闭合部;403

第三闭合部;404

第一导通部;405

第二导通部;406

第一导通空间;4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量泵包括分流机构、第二进流部、第一出流部以及第二出流部,所述第二进流部分别通过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与所述分流机构连通,所述第一出流部通过第三路径与所述分流机构连通,所述第二出流部通过第四路径与所述分流机构连通,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三路径连通,所述第二路径与所述第四路径断开连通,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三路径断开连通,所述第二路径与所述第四路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量泵还包括第一进流部,所述第一进流部与所述第一出流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流部与介质源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包括第一容纳部和第一导通构件,所述第一容纳部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流部,所述第一导通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通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处于导通位置,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通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处于断开位置,在所述第一出流部达到预定压力时,所述第一导通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部运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容纳部从所述导通位置运动至断开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形成为筒状,所述第一容纳部包括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出流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导通构件包括在所述延伸方向上顺次连接的第一闭合部、第一导通部、第二闭合部、第二导通部和第三闭合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合部的外侧部、所述第二闭合部的外侧部以及所述第三闭合部的外侧部均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侧部的部分贴合,由所述第一导通部的外侧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侧部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一闭合部和所述第二闭合部彼此面对的两个侧部共同限定了供介质流通的第一导通空间,在所述分流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第三路径通过所述第一导通空间连通,由所述第二导通部的外侧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侧部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闭合部和所述第三闭合部彼此面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峥黄飞张明波孙天姿田野何友
申请(专利权)人: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