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抗滑桩及其浇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491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框架式抗滑桩及其浇筑装置,涉及抗滑桩领域。框架式抗滑桩包括:滑坡、抗滑结构和浇筑组件。滑坡的抗滑桩采用框架式,节约钢筋和混凝土,可以做成大直径、大间距的,支挡巨型滑坡或堆积体,为山区、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桥梁等工程建设发挥巨大作用,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成果转化潜力,减少巨型滑坡或者不稳定堆积体、大型重力变形体抗滑桩施工使用的钢筋砼,框架式浇筑槽施工可以利用现有成熟机械开挖设备开挖施作,彻底淘汰人工开挖抗滑桩所存在的巨大风险,主要是针对山区大型滑坡推力巨大,传统的大直径抗滑桩不能支挡的情况,承受比同样是机械成孔圆形抗滑桩不能承受的巨大推力。的巨大推力。的巨大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式抗滑桩及其浇筑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抗滑桩
,具体而言,涉及框架式抗滑桩及其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抗滑桩的采用挖掘桩孔再进行整体的混凝土浇筑,该种方式下,抗滑桩为实心的桩体,混泥土使用较多,尤其是在西部山区巨型滑坡或者不稳定堆积体、大型重力变形体,抗滑桩需要的尺寸较大,混凝土和钢筋的使用量整体偏多,进而使施工成本增加,并且在挖掘桩孔采用人工挖掘,桩孔容易坍塌,进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框架式抗滑桩及其浇筑装置,所述框架式抗滑桩及其浇筑装置具有传统的大直径抗滑桩不能支挡的情况,承受比同样是机械成孔圆形抗滑桩不能承受巨大推力的效果,并且节约钢筋和混凝土以及减少人工挖掘造成的安全隐患。
[0004]第一方面,框架式抗滑桩,包括:滑坡、抗滑结构和浇筑组件。
[0005]所述抗滑结构包括外表面防护墙、内表面防护墙、多个钢筋笼和混凝土墙,所述滑坡底端内部挖掘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设置为“回字形”,所述浇筑槽分段挖掘,所述外表面防护墙设置于所述浇筑槽顶端的外壁,所述内表面防护墙设置于所述浇筑槽顶端的内壁,多个所述钢筋笼插入分段的所述浇筑槽内,向分段的所述浇筑槽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混凝土墙,混凝土通过所述浇筑组件浇筑形成所述混凝土墙。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浇筑槽内设置有墙段接头管,所述墙段接头管位于所述钢筋笼侧部,所述混凝土墙筑成后抽出所述墙段接头管。
[000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表面防护墙内挖掘有加强槽,所述加强槽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侧防护墙,所述侧防护墙和所述内表面防护墙连接为一体,所述加强槽内插入所述钢筋笼和所述墙段接头管,再向所述加强槽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混凝土墙,使所述加强槽内的所述混凝土墙和所述浇筑槽的所述混凝土墙连接为一体。
[0008]框架式抗滑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构筑权利要求

所述的框架式抗滑桩,包括如下步骤:在滑坡上表面预先挖掘导槽,导槽深度一般为1.2~1.5米;人工使用钢筋配合混凝土浇筑所述外表面防护墙、所述内表面防护墙和所述侧防护墙,用于减少挖掘所述浇筑槽和所述加强槽时,滑坡表面土壤坍塌,还可防止地表水在施工过程中流入所述浇筑槽和所述加强槽;向导槽内加注泥浆,泥浆材料通常由膨润土、水、化学处理剂和一些惰性物质组成,泥浆的作用是在槽壁上形成不透水的泥皮,从而使泥浆的静水压力有效地作用在槽壁上,防止地下水的渗水和槽壁的剥落,保持壁面的稳定,同时泥浆还有悬浮土渣和将土渣携带出地面的功能;
使用成槽的专用机械旋转切削多头钻、导板抓斗和冲击钻等挖掘一段所述浇筑槽,过程中不断加注泥浆,保持泥浆的壁面的稳定;将所述钢筋笼放入所述浇筑槽内,并插入浇筑混凝土用的导管;在所述钢筋笼的两侧,放入所述墙段接头管;通过导管浇筑混凝土,按水下混凝土灌注法进行,混凝土要连续灌注并测量混凝土灌注量及上升高度,所溢出的泥浆送回泥浆沉淀池,混凝土浇筑后,拔出导管;待混凝土初凝后将墙段接头管徐徐拔出,使端部形成半凹榫状接状,以使先后两个墙段联成整体,,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所述混凝土墙;再挖掘下一段浇筑槽,加注泥浆,放入钢筋笼,在钢筋笼远离所述混凝土墙一侧放置墙段接头管,再插入导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拔出导管,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墙段接头管,如此依次浇筑多段浇筑槽和加强槽;浇筑最后一端混凝土墙时,无需使用墙段接头管,放出钢筋笼后,浇筑混凝土。
[0009]第二方面,框架式抗滑桩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浇筑组件;所述浇筑组件设置于所述浇筑槽上方,所述浇筑组件包括支撑座、伸缩驱动杆、滑杆、举升支座、固定支座和导管,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外表面防护墙和所述内表面防护墙顶端,所述伸缩驱动杆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侧,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驱动杆输出端,所述滑杆和所述伸缩驱动杆平行设置,所述举升支座包括举升板、连接套筒和第一压紧螺栓,所述举升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杆底端,所述连接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举升板上侧,所述第一压紧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周边,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固定板、固定套筒和第二压紧螺栓,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驱动杆上端的外壁,所述固定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侧,所述第二压紧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套筒周边,所述滑杆滑动贯穿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导管包括多个管体和浇筑漏斗,多个所述管体之间通过密封导管接头连接,所述浇筑漏斗通过密封导管接头连接于顶端所述管体,连接后的多个所述管体依次插接于所述连接套筒和所述固定套筒,密封导管接头能够穿过所述连接套筒和所述固定套筒,所述第一压紧螺栓和所述第二压紧螺栓压紧于所述管体外壁,所述浇筑漏斗位于所述固定套筒上侧,连接后的多个所述管体下端靠近所述浇筑槽底端。
[00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杆包括杆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杆体底端,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举升板上侧。
[00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插接有滑动套筒,所述滑杆滑动插接于所述滑动套筒。
[00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动套筒外壁设置有油杯,所述油杯连通于所述滑动套筒内壁。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驱动杆输出端。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底板、两个第一万向轮、两个活动件、两个第一支撑件和两个第二支撑件,所述支撑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管体穿过所述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一万向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下部一侧的两端,两个所述活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另一侧的两端,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一转动部和第二万向轮,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万向轮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杆两端,所述第
一螺纹杆螺纹贯穿于所述支撑底板,所述第二万向轮位于所述支撑底板下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万向轮外侧,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二螺纹杆、支撑腿和第二转动部,所述支撑腿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两端,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贯穿于所述支撑底板,所述支撑腿位于所述支撑底板下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远离所述第一万向轮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二万向轮外侧,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结构相同。
[00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腿包括锥形支撑块和增高套筒,所述增高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锥形支撑块顶端,所述增高套筒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三压紧螺栓,所述第二螺纹杆底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增高套筒,所述第三压紧螺栓压紧于所述第二螺纹杆,所述增高套筒可设置为不同的长度形成多种规格。
[00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动部上滑动插接有绞动件,所述绞动件还能够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二转动部。
[0017]根据本申请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框架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坡(100);抗滑结构(200),所述抗滑结构(200)包括外表面防护墙(210)、内表面防护墙(220)、多个钢筋笼(240)和混凝土墙(250),所述滑坡(100)底端内部挖掘有浇筑槽(230),所述浇筑槽(230)设置为“回字形”,所述浇筑槽(230)分段挖掘,所述外表面防护墙(210)设置于所述浇筑槽(230)顶端的外壁,所述内表面防护墙(220)设置于所述浇筑槽(230)顶端的内壁,多个所述钢筋笼(240)插入分段的所述浇筑槽(230)内,向分段的所述浇筑槽(230)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混凝土墙(250);浇筑组件(300),混凝土通过所述浇筑组件(300)浇筑形成所述混凝土墙(2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槽(230)内设置有墙段接头管(260),所述墙段接头管(260)位于所述钢筋笼(240)侧部,所述混凝土墙(250)筑成后抽出所述墙段接头管(2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防护墙(220)内挖掘有加强槽(270),所述加强槽(270)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侧防护墙(280),所述侧防护墙(280)和所述内表面防护墙(220)连接为一体,所述加强槽(270)内插入所述钢筋笼(240)和所述墙段接头管(260),再向所述加强槽(270)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混凝土墙(250),使所述加强槽(270)内的所述混凝土墙(250)和所述浇筑槽(230)的所述混凝土墙(250)连接为一体。4.框架式抗滑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构筑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式抗滑桩,包括如下步骤:在滑坡(100)上表面预先挖掘导槽,导槽深度为1.2~1.5米;人工使用钢筋配合混凝土浇筑所述外表面防护墙(210)、所述内表面防护墙(220)和所述侧防护墙(280),用于减少挖掘所述浇筑槽(230)和所述加强槽(270)时,滑坡(100)表面土壤坍塌,还可防止地表水在施工过程中流入所述浇筑槽(230)和所述加强槽(270);向导槽内加注泥浆,泥浆材料通常由膨润土、水、化学处理剂和惰性物质组成,泥浆的作用是在槽壁上形成不透水的泥皮,从而使泥浆的静水压力有效地作用在槽壁上,防止地下水的渗水和槽壁的剥落,保持壁面的稳定,同时泥浆还有悬浮土渣和将土渣携带出地面的功能;使用成槽的专用机械旋转切削多头钻、导板抓斗和冲击钻挖掘一段所述浇筑槽(230),过程中不断加注泥浆,保持泥浆的壁面的稳定;将所述钢筋笼(240)放入所述浇筑槽(230)内,并插入浇筑混凝土用的导管;在所述钢筋笼(240)的两侧,放入所述墙段接头管(260);通过导管浇筑混凝土,按水下混凝土灌注法进行,混凝土要连续灌注并测量混凝土灌注量及上升高度,所溢出的泥浆送回泥浆沉淀池,混凝土浇筑后,拔出导管;待混凝土初凝后将墙段接头管(260)徐徐拔出,使端部形成半凹榫状接状,以使先后两个墙段联成整体,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所述混凝土墙(250);再挖掘下一段浇筑槽(230),加注泥浆,放入钢筋笼(240),在钢筋笼(240)远离所述混凝土墙(250)一侧放置墙段接头管(260),再插入导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拔出导管,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墙段接头管(260),如此依次浇筑多段浇筑槽(230)和加强槽
(270);浇筑最后一端混凝土墙(250)时,无需使用墙段接头管(260),放出钢筋笼(240)后,浇筑混凝土。5.框架式抗滑桩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组件(300);所述浇筑组件(300)设置于所述浇筑槽(230)上方,所述浇筑组件(300)包括支撑座(310)、伸缩驱动杆(320)、滑杆(330)、举升支座(340)、固定支座(350)和导管(360),所述支撑座(310)设置于所述外表面防护墙(210)和所述内表面防护墙(220)顶端,所述伸缩驱动杆(320)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310)上侧,所述滑杆(330)的顶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翔程强杜兆萌王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