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438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36
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方法,涉及扬声器测试领域,避免了在特殊环境下车载扬声器出现性能下降的问题。所述测试方法包括抗冲击性能、抗振动性能、防雾性能、耐高压性能、防水性能、防灰尘性能及耐暴晒性能测试;扬声器置于常温常压常湿的自由声场中,输入正弦扫频信号,测量频率响应和声压级作为初始值;在特殊环境下处理待测车载扬声器,以同样的条件测量处理后的车载扬声器的频率响应和声压级作为测试结果。将各个测试结果与初始值比较,评价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整车厂对扬声器性能评价,达到准确验证和评价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的目的,出厂前对扬声器进行改进直到评价合格,有效提升用户使用感。效提升用户使用感。效提升用户使用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测试领域,具体涉及车载扬声器性能测试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车载扬声器作为车内娱乐音及警示音的主要来源,扬声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用户的驾乘感受分,在当今的汽车产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带给消费者极致听觉体验的重要的卖点之一,更是豪华汽车品牌一项非常重要的特质和宣传点。扬声器根据其工作方式不同可以划分成很多种类,但最终都是通过产生机械振动推动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介质产生波动从而实现电信号到声音信号的转换。高品质的车载音响系统需要扬声器单体具备出色的声学性能以及稳定性,这往往是决定音响系统空间听觉声效最根本的影响因素之一。
[0003]目前的扬声器测试都是针对扬声器电声性能方面以及外部温度变化对扬声器的影响。电声性能测试包括扬声器频响、阻抗以及失真等参数;耐高温及低温测试为将扬声器置于高低温温度的环境中,选择某一频段的测试信号,在测试信号接入一段时间后判断扬声器是否失效。但由于车载扬声器在实际工作环境比较特殊,仅针对电声性能以及外部温度影响的测试并不能准确评价车载扬声的实际使用性能,容易出现在特殊环境下车载扬声器性能下降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避免在特殊环境下车载扬声器出现性能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测试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抗冲击性能测试、抗振动性能测试、防雾性能测试、耐高压性能测试、防水性能测试、防灰尘性能测试以及耐暴晒性能测试;
[0007]所述测试方法为将所述车载扬声器置于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为45%

85%且气压为860mbar

1060mbar的自由声场中,向所述车载扬声器输入频率为20Hz

20000Hz且功率为1W的正弦扫频信号,利用声学测试装置测量所述车载扬声器正前方1m处的频率响应和声压级,作为初始值;在所述特殊环境下处理待测车载扬声器,以同样的条件测量处理后的车载扬声器的频率响应和声压级,作为测试结果。
[0008]优选地,所述抗冲击性能测试的方法为:
[0009]在与垂直方向成15
°
倾角的光滑平板上固定一个金属件,将待测扬声器置于所述平板上,扬声器的磁铁部分与所述平板接触,并沿平板自然下滑,使其与所述金属件撞击;观察撞击后的车载扬声器外观结构变化,并利用正弦扫频信号激励撞击后的车载扬声器,获取扬声器的响应信号,记录的频响并判断异常音情况。
[0010]优选地,所述下滑的距离取决于所述扬声器磁铁部分的尺寸,当磁铁直径低于75mm时,下滑距离为100cm,当磁铁直径不低于75mm时,下滑距离为75cm;
[0011]所述金属件的厚度与所述扬声器的磁铁部分厚度相同,所述金属件的最高点距地面不小于145mm。
[0012]优选地,所述抗振动性能测试包括抗垂直方向振动测试、抗水平方向振动测试以及抗前后方向振动测试;
[0013]所述抗振动性能测试的方法为:整车状态下,将激振器布置在扬声器安装点附近,利用激振器施加的整车垂直方向的振动信号、整车水平方向的振动信号或整车前后方向的振动信号,然后利用正弦扫频信号激励车载扬声器,获取扬声器的响应信号,记录频响曲线并判断异常音情况;
[0014]所述整车垂直方向的振动信号的施加时间为4h,所述整车水平方向的振动信号和整车前后方向的振动信号的施加时间均为2h,所述振动信号为4.4G振幅、10Hz

20Hz振频和2.5G振幅、20Hz

300Hz振频循环交替施加的振动信号,循环交替的周期为15min。
[0015]优选地,所述防雾性能测试的方法为:
[0016]在环境温度为85
±
2℃,相对湿度为95
±
5%的条件下,将待测扬声器存放96小时,测量此时扬声器的频响曲线和声压级。
[0017]优选地,所述耐高压性能测试的方法为:向待测扬声器的输入端持续输入13.2V的直流电压1min以上,观察是否出现烟雾以及火花现象。
[0018]优选地,所述防水性能测试的方法为:
[0019]整车状态下向待测扬声器的背部以200

250cc/min的强度进行喷水,同时以开启1h、关闭1h的形式反复对待测扬声器施加额定功率下的白噪声,72h后测试扬声器的可工作性能;
[0020]将扬声器置于正常环境下24h后,测量此时扬声器的频响曲线和声压级。
[0021]优选地,所述防灰尘性能测试的方法为:
[0022]整车状态下将待测扬声器放置在灰尘浓度为3000mg/m3的试验装置中,对扬声器施加额定功率下的白噪声,8h后测试扬声器的可工作性能;
[0023]将扬声器置于正常环境下24h后,测量此时扬声器的频响曲线和声压级。
[0024]优选地,所述耐暴晒性能的测试方法为:
[0025]整车状态下将待测扬声器暴露在白炽灯照射的环境中1000h以上,保证扬声器单元表面温度达到63
±3°
[0026]将扬声器置于正常环境下24h后,测量此时扬声器的频响曲线和声压级。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评价方法,以上述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为依据,当抗冲击性能测试和抗振动性能测试的频响曲线与初始值差异均在3db以内、外部结构无变化且无异常音,耐高压性能测试未出现烟雾以及火花现象,且防雾性能、防水性能测试、防灰尘性能测试和耐暴晒性能测试的频响曲线与初始值差异均在3db以内且声压级差异均在2db以内时,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评价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在特殊环境下车载扬声器性能下降的问题,具体有益效果为:
[0029]本专利技术模拟真实用户使用场景,覆盖了多种恶劣的特殊环境场景,通过对车载扬声器的抗冲击性能测试、抗振动性能测试、耐高压性能测试、防雾性能、防水性能测试、防灰尘性能测试和耐暴晒性能测试,可以在整车出厂前充分有效地暴露扬声器可能出现的问
题,达到准确验证和评价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的目的,参照测试结果可在出厂前对车载扬声器进行改进,有效提升用户使用感。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抗冲击性能测试的测试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实施例1.
[00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抗冲击性能测试、抗振动性能测试、防雾性能测试、耐高压性能测试、防水性能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冲击性能测试、抗振动性能测试、防雾性能测试、耐高压性能测试、防水性能测试、防灰尘性能测试以及耐暴晒性能测试;所述测试方法为将所述车载扬声器置于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为45%

85%且气压为860mbar

1060mbar的自由声场中,向所述车载扬声器输入频率为20Hz

20000Hz且功率为1W的正弦扫频信号,利用声学测试装置测量所述车载扬声器正前方1m处的频率响应和声压级,作为初始值;在所述特殊环境下处理待测车载扬声器,以同样的条件测量处理后的车载扬声器的频率响应和声压级,作为测试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性能测试的方法为:在与垂直方向成15
°
倾角的光滑平板上固定一个金属件,将待测扬声器置于所述平板上,扬声器的磁铁部分与所述平板接触,并沿平板自然下滑,使其与所述金属件撞击;观察撞击后的车载扬声器外观结构变化,并利用正弦扫频信号激励撞击后的车载扬声器,获取扬声器的响应信号,记录的频响并判断异常音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的距离取决于所述扬声器磁铁部分的尺寸,当磁铁直径低于75mm时,下滑距离为100cm,当磁铁直径不低于75mm时,下滑距离为75cm;所述金属件的厚度与所述扬声器的磁铁部分厚度相同,所述金属件的最高点距地面不小于14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扬声器耐特殊环境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振动性能测试包括抗垂直方向振动测试、抗水平方向振动测试以及抗前后方向振动测试;所述抗振动性能测试的方法为:整车状态下,将激振器布置在扬声器安装点附近,利用激振器施加的整车垂直方向的振动信号、整车水平方向的振动信号或整车前后方向的振动信号,然后利用正弦扫频信号激励车载扬声器,获取扬声器的响应信号,记录频响曲线并判断异常音情况;所述整车垂直方向的振动信号的施加时间为4h,所述整车水平方向的振动信号和整车前后方向的振动信号的施加时间均为2h,所述振动信号为4.4G振幅、10Hz

20Hz振频和2.5G振幅、20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张程鹏张士强李允曹蕴涛王石刘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