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辅热电能空气源热泵供热的烤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437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辅热电能空气源热泵供热的烤房系统,包括热泵、供热室、烘烤装烟室、柴油辅热机构。供热室设置在烘烤装烟室的前壁上,并且供热室的内腔与烘烤装烟室的内腔之间通过隔板相隔开。隔板上开设有连通供热室与烘烤装烟室的热风口和回风口。热泵设置在供热室上,并与位于供热室内部的热泵散热片相连接。柴油辅热机构设置在位于热泵下方的供热室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烟叶烘烤,可满足烟叶烘烤的工艺要求以及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同时还具有供热切换速度快、供热稳定、安全性高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辅热电能空气源热泵供热的烤房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烟叶烘烤烤房,具体涉及一种柴油辅热电能空气源热泵供热的烤房系统,属于烟叶烘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烟叶烘烤清洁能源应用正在蓬勃兴起,烤房装备由燃煤设备向清洁能源设备转变,电能空气源热泵烤房供热设备号称烟叶烤房终极供热装备,热泵供热设备自身难以全程独立完成烟叶烘烤,一般采用电幅辅助供热。但电幅辅助电能空气源热泵烤房供热设备仍然存在三个弊病:怕停电、怕设备故障、怕低温天气,且单座烤房装机容量在28—30kw,推广受到了很大阻遏,少数电力条件好的地方近几年推广了近6000座,但仍然承受着相关问题带来近3%的烘烤损失。
[0003]目前,电能空气源热泵烤房供热设备主要采取电幅辅助供热方式,一些烟草科研单位对电能空气源热泵烤房供热设辅助供热方式进行了探索,有燃煤、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燃气和醇基等多种方式,但都存在着某种难以克服的问题,如:环保问题、供热切换速度问题、供热稳定性问题、消防安全问题等,难以实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柴油辅热电能空气源热泵供热的烤房系统,适用于烟叶烘烤,满足烟叶烘烤工艺要求,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柴(轻)油辅助供热是新探索的电能空气源热泵烤房供热设备辅助供热方式,其解决了电能空气源热泵烤房供热设备电幅辅助存在的弊病,克服了供热切换速度、供热稳定性、消防安全等问题,大幅度降低了排放,并使单座烤房装机容量降低至13kw,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所述:
[0006]一种柴油辅热电能空气源热泵供热的烤房系统,该系统包括热泵、供热室、烘烤装烟室、柴油辅热机构。其中:供热室设置在烘烤装烟室的前壁上,并且供热室的内腔与烘烤装烟室的内腔之间通过隔板相隔开。隔板上开设有连通供热室与烘烤装烟室的热风口和回风口。热泵设置在供热室上,并与位于供热室内部的热泵散热片相连接。柴油辅热机构设置在位于热泵下方的供热室上。
[0007]作为优选,热风口开设在隔板的上部,回风口开设在隔板的下部。在位于热风口和回风口之间的供热室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循环风机和热泵散热片。
[0008]作为优选,柴油辅热机构包括油箱、燃烧机、燃油散热器以及烟囱。燃烧机设置在供热室的前壁上,并与设置在供热室内部的燃油散热器相连。油箱设置在供热室外部并位于燃烧机的一侧。燃油散热器位于热泵散热片的下方,烟囱设置在供热室的侧壁外部并与燃油散热器的排烟口相连通。
[0009]作为优选,供热室的宽度小于烘烤装烟室的宽度。在位于供热室两侧的烘烤装烟室的前壁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烤房排湿出风口。供热室的侧壁上开设有烤房排湿进风
口。
[0010]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有排湿通道。两个所述烤房排湿出风口分别独立的与两个排湿通道的进风端相连通,两个排湿通道的出风端向前延伸至热泵处。
[0011]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排湿通道出风端的出风口均朝向热泵所在的方向出风,即位于热泵两侧的两个排湿通道的出风口相对设置。两个排湿通道的出风口均为百叶窗式出风口结构。
[0012]作为优选,烘烤装烟室为矩形箱体结构,包括侧板、顶板和底板。所述侧板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在烘烤装烟室的前端,顶板和底板均向前延伸,并与前侧板共同形成集热棚。热泵和供热室均位于该集热棚内。顶板延伸后的前端通过支架与底板相连接。
[0013]作为优选,烘烤装烟室内部还设置有横梁和竖梁。多根横梁和多根竖梁之间相互垂直交叉相连。其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垂直固定连接,竖梁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垂直固定连接。
[0014]作为优选,在烘烤装烟室的前侧板上还开设有观察窗。在烘烤装烟室的后侧板上还开设有烤房门。
[0015]作为优选,排湿通道内还设置有排湿风机。
[0016]作为优选,热泵的底部还设置有热泵支撑架。
[0017]作为优选,烘烤装烟室内还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湿度检测装置。烘烤装烟室外部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独立地与热泵、燃烧机、排湿风机、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湿度检测装置进行电信号连接。
[0018]在现有技术中,目前电能空气源热泵烤房供热设备主要采用电辅热,具有怕停电、怕设备故障、怕低温天气等弊端;而现有的诸如燃煤、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燃气和醇基等多种烤房辅助供热方式则存在环保问题、供热切换速度问题、供热稳定性问题、消防安全问题等,均无法满足烟叶烘烤的要求,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
[0019]在本技术中,通过采用柴(轻)油辅助供热机构作为电能空气源热泵的辅助供热,解决了目前电能空气源热泵烤房供热设备电幅辅助存在的弊病,克服了供热切换速度、供热稳定性、消防安全等问题,大幅度降低了排放,并使单座烤房装机容量降低至13kw,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0020]在本技术中,供热室与烘烤装烟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的上部开设有热风口,用于将供热室内的高温热风输送至烘烤装烟室内对烟叶进行烘烤,隔板的下部设有回风口,用于将烘烤装烟室内的低温热风输送至供热室内加热获得高温热风。在热风口和回风口之间设置有循环风机,可以持续不断的将高温热风和低温热风在供热室与烘烤装烟室之间进行循环,大大降低了外部环境对烘烤装烟室内的影响,同时也能有效保障烟叶的烘烤效率。
[0021]在本技术中,供热室的宽度小于烘烤装烟室的宽度。在烘烤装烟室的前壁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烤房排湿出风口(分别位于供热室的两侧)。供热室的侧壁上开设有烤房排湿进风口。当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烘烤装烟室内的湿度较大时,同时打开烤房排湿进风口和烤房排湿出风口将烘烤装烟室内的过湿空气排出至外界中,直至烘烤装烟室内的湿度回到正常值,然后再关闭烤房排湿进风口和烤房排湿出风口即可。
[0022]在本技术中,在烘烤装烟室的前端,顶板和底板均向前延伸,并与前侧板共同形成集热棚。热泵和供热室均位于该集热棚内。同时,烤房排湿出风口通过排湿通道将具有一定温度的湿热空气排放至热泵处,便于热泵利用。集热棚的设置一方面的为了方便人员检修和操作设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在热泵周围将供热室、烘烤装烟室辐射出来的热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截留,以便于热泵进行二次利用。
[0023]在本技术中,控制设备能够根据设置好的烟叶烘烤程序进行自动化的烘烤,当热泵提供的热量不足以满足烟叶烘烤要求时,即可自动控制柴油燃烧机即时启动供热,并对燃烧速率进行控制(例如控制燃油输送量),以使得烟叶烘烤温度处于最佳温度范围内,同时也可实时监测烤房内的湿度进行自动排湿操作,具有响应及时、操作便捷的优点。
[0024]在本技术中,所述热泵指的是电能空气源热泵。所述“前”指的烘烤装烟室靠近供热室一侧的方向,反之为“后”。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辅热电能空气源热泵供热的烤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热泵(1)、供热室(2)、烘烤装烟室(3)、柴油辅热机构(4);其中:供热室(2)设置在烘烤装烟室(3)的前壁上,并且供热室(2)的内腔与烘烤装烟室(3)的内腔之间通过隔板(5)相隔开;隔板(5)上开设有连通供热室(2)与烘烤装烟室(3)的热风口(501)和回风口(502);热泵(1)设置在供热室(2)上,并与位于供热室(2)内部的热泵散热片(101)相连接;柴油辅热机构(4)设置在位于热泵(1)下方的供热室(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热风口(501)开设在隔板(5)的上部,回风口(502)开设在隔板(5)的下部;在位于热风口(501)和回风口(502)之间的供热室(2)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循环风机(201)和热泵散热片(1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柴油辅热机构(4)包括油箱(401)、燃烧机(402)、燃油散热器(403)以及烟囱(404);燃烧机(402)设置在供热室(2)的前壁上,并与设置在供热室(2)内部的燃油散热器(403)相连;油箱(401)设置在供热室(2)外部并位于燃烧机(402)的一侧;燃油散热器(403)位于热泵散热片(101)的下方,烟囱(404)设置在供热室(2)的侧壁外部并与燃油散热器(403)的排烟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供热室(2)的宽度小于烘烤装烟室(3)的宽度;在位于供热室(2)两侧的烘烤装烟室(3)的前壁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烤房排湿出风口(301);供热室(2)的侧壁上开设有烤房排湿进风口(20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供热室(2)的宽度小于烘烤装烟室(3)的宽度;在位于供热室(2)两侧的烘烤装烟室(3)的前壁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烤房排湿出风口(301);供热室(2)的侧壁上开设有烤房排湿进风口(20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有排湿通道(302);两个所述烤房排湿出风口(301)分别独立的与两个排湿通道(302)的进风端相连通,两个排湿通道(302)的出风端向前延伸至热泵(1)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有排湿通道(302);两个所述烤房排湿出风口(301)分别独立的与两个排湿通道(302)的进风端相连通,两个排湿通道(302)的出风端向前延伸至热泵(1)处。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排湿通道(302)出风端的出风口均朝向热泵(1)所在的方向出风,即位于热泵(1)两侧的两个排湿通道(302)的出风口相对设置;两个排湿通道(302)的出风口均为百叶窗式出风口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

2、5

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烘烤装烟室(3)为矩形箱体结构,包括侧板(303)、顶板(304)和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平余建飞陈前锋滕凯张中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烟草公司湘西自治州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