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治器膜片及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25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矫治器膜片及矫治器,解决需要持续优化膜片材料与结构以提供性能优异的矫治器的问题,一种矫治器膜片,所述的矫治器膜片为环状二元酸含量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治器膜片及矫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错颌正畸
,尤其是一种矫治器膜片及矫治器。

技术介绍

[0002]错颌畸形与龋齿、牙周病并称口腔三大疾病,其患病率在50%以上,对于错颌畸形的治疗方法采用的是正畸。
[0003]传统正畸采用的是金属片与矫正弓丝,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将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热压膜片可以实现隐形正畸。
[0004]隐形正畸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使用体验,其关键性能指标主要有:透明度、拉伸强度、韧性及弹性、撕裂强度、个性化。
[0005]但也因为关键性能指标的多样性,对膜片材料的挑战仍然存在,目前仍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矫治器膜片及矫治器,解决需要持续优化膜片材料与结构以提供性能优异的矫治器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矫治器膜片,所述的矫治器膜片为环状二元酸含量5%

30%的共聚酯;所述的矫治器膜片的透光率大于92%,所述的矫治器膜片的拉伸模量为1700

2300MPa,断裂伸长率为270

340%;所述的环状二元酸由以下任意两种或三种组成:对苯二甲酸和/或噻吩二甲酸和/或呋喃二甲酸和/或萘二酸。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矫治器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将两种环状二元酸与乙二醇、无水乙酸锌一起加入到1000mL反应釜中,抽真空、充氮气置换三次,开启搅拌,升温至220

240℃,控制压力在0.2

0.3MPa;
[0011]S2:在体系中加入三氧化二锑,升温至270℃,缓慢抽真空预缩聚0.5h;
[0012]S3:控制真空度在60Pa以下反应缩聚3h,得到环状二元酸含量在5%

30%的共聚酯;
[0013]S4:将共聚酯放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挤出机熔融塑化温度为265

295℃,得到熔体;
[0014]S5:将S4中得到的熔体放入成型模头中,模头温度为265

295℃,得到板材或延伸薄膜;
[0015]S6:将S5中得到的产物预热到190℃,分别向纵向和横向拉伸2

4倍,得到矫治器膜片。
[0016]一种矫治器膜片,所述的矫治器膜片包括:二层或三层,所述的矫治器膜片中至少一层包括上述所述的矫治器膜片,所述的矫治器膜片的厚度为100

2500μm,层与层之间的撕裂强度为85

130N。
[0017]进一步地,步骤S5中成型模头结构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所述的第一层下表面通过转轴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转轴的转速为100

1200r/min,所述的第二层与所述的第三层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的的高度范围分别为0.1

0.5mm,直径为3

15cm;还包括微针板,所述的微针板的直径比所述的第二层和所述的第三层直径小,所述的微针板上方连接把手;
[0018]步骤S5与步骤S6替换为:将步骤S4中得到的熔体倒入第一层,通过转轴转动第一层,使得熔体均匀分散在第一层内,将微针板置于熔体表面,降温至190摄氏度,取出微针板;将第二层置于第一层上方,倒入熔体,旋转分散,将微针板置于熔体表面,降温至190℃,取出微针板;将第三层置于第二层上方,倒入熔体,旋转分散,降温至190摄氏度;
[0019]所述的第二层、第三层所用熔体包括但不限于:共聚酯、聚氨酯以及改性聚氨酯。
[002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层为共聚酯膜片层,所述的第二层为聚氨酯膜片层。
[0021]进一步地,所述的聚氨酯膜片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环状二元酸与二元醇缩聚成含有端羟基的聚酯,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氨酯膜片。
[0022]进一步地,所用的环状二元酸为噻吩二甲酸,所述的二元醇为乙二醇,所述的噻吩基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a:将噻吩二甲酸与乙二醇按照1:0.9的比例加入催化剂无水乙酸锌进行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用量为噻吩二甲酸和乙二醇用量的0.2%,反应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5h;
[0024]b:将a的体系抽真空,加入三氧化二锑进行反应,所述的三氧化二锑的用量为噻吩二甲酸用量的0.1%,最后维持反应温度在250℃,反应3h得到噻吩基聚酯。
[0025]进一步地,所述的噻吩基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1):将b反应得到的噻吩基聚酯10份,在100℃的真空环境下脱水2h,当水分质量分数小于0.1%时,停止抽真空;
[0027]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降温至室温,加入2,4

甲苯二异氰酸酯12份,辛酸亚锡0.15份,升温至80℃,反应2h,得到噻吩基聚氨酯。
[0028]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层为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噻吩基聚氨酯,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噻吩基聚氨酯的断裂伸长率为450

2300%,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噻吩基聚氨酯的制备方法为: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加热至200℃,加入1份纳米二氧化硅,搅拌均匀,置于11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0029]一种矫治器,包括上述矫治器膜片,所述的矫治器包括:矫治器本体和连接器,所述的矫治器本体由多个矫治器单体经过所述的连接器连接而成,所述的连接器具有左右调节功能,所述的调节范围为0.05

0.2mm,所述的矫治器本体由所述的矫治器膜片制成。
[003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31](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矫治器膜片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性能好,使得可以单独制备矫治器;
[0032](2)为了强化矫治器的性能,提高舒适性以及使用寿命,将矫治器膜片设计为二层或者三层结构,并通过微针的作用加强了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应用到矫治器中,会进一步提升矫治器的强度、耐冲击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0033](3)将矫治器设计为可调的多个单元,可以做到局部矫正,以及循序渐进,缓解矫
正初期的疼痛感。
附图说明
[003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35]图1为实施例1矫治器膜片的照片;
[0036]图2为实施例7生物相容性实验对照组照片;
[0037]图3为实施例7生物相容性实验实验组照片;
[0038]图4为实施例9成型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实施例9微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实施例14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1]具体的标记说明如下: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治器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矫治器膜片为环状二元酸含量5%

30%的共聚酯;所述的矫治器膜片的透光率大于92%,所述的矫治器膜片的拉伸模量为1700

2300MPa,断裂伸长率为270

340%;所述的环状二元酸由以下任意两种或三种组成:对苯二甲酸和/或噻吩二甲酸和/或呋喃二甲酸和/或萘二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治器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矫治器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两种环状二元酸与乙二醇、无水乙酸锌一起加入到1000mL反应釜中,抽真空、充氮气置换三次,开启搅拌,升温至220

240℃,控制压力在0.2

0.3MPa;S2:在体系中加入三氧化二锑,升温至270℃,缓慢抽真空预缩聚0.5h;S3:控制真空度在60Pa以下反应缩聚3h,得到环状二元酸含量在5%

30%的共聚酯;S4:将共聚酯放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挤出机熔融塑化温度为265

295℃,得到熔体;S5:将S4中得到的熔体放入成型模头中,模头温度为265

295℃,得到板材或延伸薄膜;S6:将S5中得到的产物预热到190℃,分别向纵向和横向拉伸2

4倍,得到矫治器膜片。3.一种矫治器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矫治器膜片包括:二层或三层,所述的矫治器膜片中至少一层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治器膜片,所述的矫治器膜片的厚度为100

2500μm,层与层之间的撕裂强度为85

130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矫治器膜片,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成型模头结构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所述的第一层下表面通过转轴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转轴的转速为100

1200r/min,所述的第二层与所述的第三层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的的高度范围分别为0.1

0.5mm,直径为3

15cm;还包括微针板,所述的微针板的直径比所述的第二层和所述的第三层直径小,所述的微针板上方连接把手;步骤S5与步骤S6替换为:将步骤S4中得到的熔体倒入第一层,通过转轴转动第一层,使得熔体均匀分散在第一层内,将微针板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谭睿哲阎雪朱红娟杜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