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396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包括: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电能储存系统,所述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向电能储存系统进行充电储能;所述电能储存系统连接有直流用电端和交流用电端;所述直流用电端和交流用电端设置有第二功率监测系统;所述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输出端均连接有第一功率监测系统;所述电能储存系统连接有电能剩余量检测系统;所述功率监测系统、电能剩余量监测系统均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设置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将新能源与柴油发电系统相结合,有效的减少了对燃油的依赖,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能供给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 统。

技术介绍

[0002]电能供给系统用于向用户提供电能,基于柴储的电能供给系统通常应用于环境比较 恶劣的场所和取用电能及其不便的场所,柴储供电系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柴储系统使 电能的使用更加便捷,柴储系统的应用范围及其广泛,在工程上极为常见,柴储系统向施工 机械提供电能,对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柴储供电系统以燃油为原料,在工作的时候 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同时燃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所以柴储发电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 了不利的影响,随着清洁能源的应用,例如风能和太阳能,清洁能源的使用节约了大量的不 可再生能源,在工程上,如果单纯的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又会收到环境的制约,不能在工程 上持续使用,如果将清洁能源发电与柴油发电相结合,则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现象,对于节 约燃油保护环境具有较大的意义,目前,还没有将柴储系统与新能源想结合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 统,通过设置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将新能源与柴油发电系统相 结合,有效的减少了对燃油的依赖,保护了环境。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包括: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 系统和电能储存系统,所述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向电能储存系统 进行充电储能;所述电能储存系统连接有直流用电端和交流用电端;所述直流用电端和交流 用电端设置有第二功率监测系统;所述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输 出端均连接有第一功率监测系统;所述电能储存系统连接有电能剩余量检测系统;所述功率 监测系统、电能剩余量监测系统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均通过整流器、变压 器与电能储能系统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柴油发电系统主要由多个柴油发电单元组成;所述柴油发电单元数量 至少为两个。
[0007]优选的,所述电能储能系统通过逆变器、变压器与交流用电端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电能储能系统通过变压器与直流用电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柴油发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柴油发电单元的启 停。
[0010]优选的,所述电能储存系统设置有欠压保护装置,当电能储存装置的电压小于预
先 设置的阈值时,所述欠压保护装置发出警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监测系统、第二功率监测系统和电能剩余量检测系统均与控制 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对第一功率监测系统、第二功率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对比运算。
[0012]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与柴油发电系统内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将运算结果 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控制系统的数据控制柴油发电单元的工作数量。
[0013]优选的,所述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通过相应的控制电路 结构与直流用电端连接,所述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通过相应的控 制电路结构与交流用电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结构与控制系统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监测系统测量的数据之和为P1、第二功率监测系统测量的数 据为P2和电能剩余量检测系统测量的数据为Q,当P1小于P2时,且Q小于T时,控制系 统向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器控制柴油发电单元的工作数量。
[0015]优选的,所述P1i=(nM1i+M2i+M3i),其中,M1i为第i时刻柴油发电单元的发电功 率之和;M2i为第i时刻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M3i为第i时刻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 功率;其中n大于等于0。
[0016]优选的,所述柴油发电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下侧设置有支腿;所述外壳的腔 体内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的下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贯穿外壳的底部;所述立柱的下侧 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通过弹簧 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立柱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立柱连接,所述弹簧位于 外壳的内侧。
[0017]优选的,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多个柴油发电机,所述柴油发电机共有两行,两行柴油 发电机之间互相对称设置。
[0018]优选的,为了使柴油发电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减少柴油发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 的振动量,所述弹簧的刚度K,弹簧的个数N,柴油发电机的总质量G,相邻两行柴油发电 机之间的距离L1,相邻两列柴油发电机之间的距离L2之间满足以下关系:G/NK=α
·
(L12+L22)
1/2
;其中,K的单位为Kg/mm;G的单位为Kg,L1、L2的单位为mm,α为相关系数,取值 范围为0.01

0.06。
[0019]优选的,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第一功率监测系统检测电能产生的总功率;b:通过第二功率监测系统检测电能消耗的总功率;c:将电能产生的总功率与电能消耗的总功率的数据进行对比;d:当电能产生的总功率小于电能消耗的总功率的时候,且电能储存系统内的电能剩余量小于 T时,启动柴油发电系统进行电能补充,满足实际电能消耗量。
[0020]优选的,在初始状态时,第一功率监测系统检测电能产生的总功率不包含柴油发电 系统产生的电能功率。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通过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系统向结合的方式进行供电,最大程度上利用了清洁能源,减少了对柴
油系统的 依赖,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效的保护了自然环境。
[0022](2)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通过将柴油发电系统分为多个 柴油发电单元组成,便于对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0023](3)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与传统的柴油发电系统相比, 本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新能源,能够减少40%的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大大保护了环境。
[0024](4)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通过限定弹簧的刚度K,弹簧 的个数N,柴油发电机的总质量G,相邻两行柴油发电机之间的距离L1,相邻两列柴油发电 机之间的距离L2之间的限定,增加了柴油发电系统的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 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电能储存系统,所述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向电能储存系统进行充电储能;所述电能储存系统连接有直流用电端和交流用电端;所述直流用电端和交流用电端设置有第二功率监测系统;所述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输出端均连接有第一功率监测系统;所述电能储存系统连接有电能剩余量检测系统;所述功率监测系统、电能剩余量监测系统均与控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均通过整流器、变压器与电能储能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柴储供电保障的电能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均通过整流器、变压器与电能储能系统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承勇张进滨姚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