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78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端子设有端子孔,所述端子前半部设有用于设置扭簧的扭簧孔,所述扭簧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端子孔的直径,所述端子孔和所述扭簧孔过渡处的台阶缘用于与扭簧的后端抵触配合,所述扭簧孔前端内壁设有向内壁凹入的圆环形的凹槽,所述扭簧孔的前端沿着所述凹槽向内凸设形成内凸缘,所述内凸缘用于卡持所述扭簧防止所述扭簧脱出,通过在端子孔的末端设置圆环形的凹槽,凹槽的存在不会导致内凹的凸缘的内表面接触到扭簧的外端,避免扭簧外端与凸缘内表面的接触位置产生较大的应力容易破坏,延长端子的使用寿命。延长端子的使用寿命。延长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连接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
[0003]
技术介绍

[0004]为了使连接器的端子孔与端子结合更紧密,在端子孔内设置了各种结构的扭簧结构,扭簧是一种向内凸起的弹性栅栏片结构,扭簧在端子插入后可以向内弹性挤压并牢固地卡住端子,同时紧密地向外挤压端子孔的内壁凹槽腔,起到很好的接触导电的效果。拒签常见的扭簧与端子孔结合方式,是在端子孔内设置凹陷的凹槽腔,然后将扭簧设置在凹槽腔内,因为端子孔的直径较小,这种凹槽腔难以进行有效的加工,实际上为了方便加工凹槽腔的深度不能做得太深,否则不仅加工困难而且废品率较高,这种结构的产品在使用中,容易出现因为扭簧和端子孔结合较为牢固,当端子拔出的时候将扭簧一起拉出,为了兼顾有较深的凹槽腔,同时又容易加工的问题,市面上开始采用新的结构设计,这种新的结构是在端子的前部设置与扭簧所对应的较大孔径来与扭簧外直径配合,当扭簧从前端放入端子孔的前端后,在端子前端对端子孔末端进行内挤压形成向内的凸缘,凸缘会形成新的凹槽腔来固定扭簧,使用时可以确保端子和扭簧很好的配合,来实现对端子的牢固固定,但是自实际的加工过程中,端子孔在形成內凸缘过程中,目前使用的紫铜材质容易在内压的过程中形成裂纹,或者在内压完成后凸缘的预紧力不够容易在拔端子的过程中出现反向变形或断裂,降低产品稳定性导致产品质量变差。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端子设有端子孔,所述端子前半部设有用于设置扭簧的扭簧孔,所述扭簧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端子孔的直径,所述端子孔和所述扭簧孔过渡处的台阶缘用于与扭簧的后端抵触配合,所述扭簧孔前端内壁设有向内壁凹入的圆环形的凹槽,所述扭簧孔的前端沿着所述凹槽向内凸设形成内凸缘,所述内凸缘用于卡持所述扭簧防止所述扭簧脱出。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大于扭簧孔的壁厚的1/4,小于扭簧孔的壁厚的1/2。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深度为扭簧孔壁厚的1/2。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的材质为黄铜、磷青铜或铍铜。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到扭簧孔前端的距离为厚度的1.5倍。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扭簧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向外延伸至扭簧孔端部,凹缘挤压模具向内挤压扭簧孔末端内翻形成内凸缘,内翻的边缘用于卡持所述扭簧的端面。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并排平行设置,扭簧孔外侧末端经过向内弯折形成内凸缘,所述内凸缘卡持扭簧的端面。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凹槽与扭簧孔端部内壁的台阶面上设有圆周分布的斜槽。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弧的形状。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是通过在扭簧孔的末端设置圆环形的凹槽,这样凹缘挤压模具在挤压扭簧孔末端的时候不会产生裂纹,凹槽可以吸收大部分应力,避免凹槽底部产生较大的应力,从而保证端子孔的质量和扭簧固定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寿命;2、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因为扭簧孔的端部设置了凹槽,不会导致内凹的凸缘的内表面接触到扭簧的外端,避免扭簧外端与凸缘内表面的接触处产生较大应力导致破坏,从而能有效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0018]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内凸缘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凹槽的剖视图。
[0021]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
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端子1设有端子孔15,所述端子1前半部设有用于设置扭簧2的扭簧孔12,所述扭簧孔12的直径大于所述端子孔15的直径,所述端子孔15和所述扭簧孔12过渡处的台阶缘16用于与扭簧的后端抵触配合,所述扭簧孔前端内壁设有向内壁凹入的圆环形的凹槽13,所述扭簧孔的前端沿着所述凹槽向内凸设形成内凸缘,所述内凸缘用于卡持所述扭簧防止所述扭簧脱出。
[0026]同时参见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大于扭簧孔的壁厚的1/4,小于扭簧孔的壁厚的1/2。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深度为扭簧孔壁厚的1/2。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的材质为黄铜、磷青铜或铍铜。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到扭簧孔前端的距离为厚度的1.5倍。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扭簧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向外延伸至扭簧孔端部,凹缘挤压模具向内挤压扭簧孔末端内翻形成内凸缘,内翻的边缘用于卡持所述扭簧的端面。
[00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并排平行设置,扭簧孔外侧末端经过向内弯折形成内凸缘,所述内凸缘卡持扭簧的端面。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凹槽与扭簧孔端部内壁的台阶面上设有圆周分布的斜槽。
[00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弧的形状。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是通过在扭簧孔的末端设置圆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一种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其特征在于:端子设有端子孔,所述端子前半部设有用于设置扭簧的扭簧孔,所述扭簧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端子孔的直径,所述端子孔和所述扭簧孔过渡处的台阶缘用于与扭簧的后端抵触配合,所述扭簧孔前端内壁设有向内壁凹入的圆环形的凹槽,所述扭簧孔的前端沿着所述凹槽向内凸设形成内凸缘,所述内凸缘用于卡持所述扭簧防止所述扭簧脱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大于扭簧孔的壁厚的1/4,小于扭簧孔的壁厚的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深度为扭簧孔壁厚的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扭簧脱出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材质为黄铜、磷青铜或铍铜。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双保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