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空压机侧开孔冷却结构,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口,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导风罩,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连通于导风罩内部的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远离导风罩的一端连通于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开设有连通导风罩内部的出风口,且所述导风罩内设有用于将内部空气通过出风口流出的散热组件,部分所述第一散热口对应导风罩设置,且冷却器设置于导风罩与对应第一散热口之间,且冷却器对应的第一散热口的开口面积大于其他第一散热口的开口面积之和。本申请能够有效的优化使用时的散热效率。效的优化使用时的散热效率。效的优化使用时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侧开孔冷却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空压机散热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压机侧开孔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空压机是用于压缩空气的设备,主要为制冷或者需要高压气源的设备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
[0003]现有空压机的主要原理为先将外部的空气过滤之后,将过滤后的空气通入至压缩机11内进行压缩,压缩完成的空气会通过油气分离器12进行油气分离;由于在压缩过程中压缩机11以及部分驱动电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会导致压缩机11以及空气的温度会相对较高,此时被压缩的空气会先经过冷却器13冷却之后排出并用于需要气源的设备;同时分离出的油液也会通过不同的冷却器13冷却之后,再进行二次使用。
[0004]但是实际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夏天使用时,外部阳光的照射会导致压缩机11等部件的温度相对较高,容易导致油液出现温度过高,此时会使得压缩机的功率下降,影响使用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采用将压缩机11、油气分离器12以及冷却器13设置于开设有散热口的箱体14内,以隔离外部阳光的照射,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在使用时压缩机11及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大量累积于箱体14内,仅通过箱体14上的散热口进行散热,散热效率相对较低,从而会导致使用时压缩机11的压缩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使用时空压机的散热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空压机侧开孔冷却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空压机侧开孔冷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空压机侧开孔冷却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口,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导风罩,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连通于导风罩内部的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远离导风罩的一端连通于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开设有连通导风罩内部的出风口,且所述导风罩内设有用于将内部空气通过出风口流出的散热组件,部分所述第一散热口对应导风罩设置,且冷却器设置于导风罩与对应第一散热口之间,且冷却器对应的第一散热口的开口面积大于其他第一散热口的开口面积之和。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压缩机会产生相对较多的热量,同时会存在部分油液的蒸发,此时,散热组件会将箱体内的热空气通过散热风道抽入至导风罩内,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由于导风罩是贴合冷却器设置的,还能够利用冷却器对导风罩做冷却,充分利用空压机自身消耗的功率降低排出空气的温度,减小对周边环境温度的影响,箱体内会形成负压,然后通过第一散热口将外部的空气抽入至箱体内,且部分第一散热口对应冷却器设置,能够同步降低进入至箱体内空气的温度,以达到利用空压机自身消耗的功率,优化对箱体内的散热效率,从而达到优化散热效果的同时,增加对空压机自身消耗功率的利用,增加对能源的利用率;此外,由于冷却器对应的第一散热口的开口面积大于其他第一散热口的开口面积之和,能够使得进入箱体内的空气中被冷却之后的空气含量相对更
大,从而进一步优化对冷却器冷却效果的利用。
[0009]可选的,冷却器对应的第一散热口距离压缩机的距离大于其他第一散热口距离压缩机的距离。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被冷却后的空气在箱体内流动的路径相对更长,以充分的与箱体内的热空气混合,从而降低箱体内的空气温度,达到优化散热效果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在压缩机产生的热量导致空气膨胀时,对被冷却空气自冷却器对应的第一散热口进入的影响。
[0011]可选的,所述导风罩与冷却器之间设置有总风罩,所述总风罩弯折设置并与导风罩之间成型有总风道,所述散热风道连通于总风道,且冷却器固定连接于总风罩,所述总风罩开设有用于连通导风罩内部的开口。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总风罩形成的总风道,能够将排出空气汇集在一起,然后通过冷却器冷却之后排出,以进一步优化冷却器的冷却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总风罩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二散热口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散热口。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箱体内不同位置将热空气抽出,以形成紊流,减少被冷却的死角。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散热口开设有多个且呈竖向分布,所述第二散热口的高度高于压缩机的高度。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散热需求,封堵不通过第二散热口,实现不同高度的热空气抽出,以箱体内空气的流动,从而能够根据箱体内设备的摆放或安装,调整空气流动的高度,做适应性以及针对性的散热。
[0017]可选的,所述散热风道开设有多个沿水平分布的第三散热口。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通过第三散热口,能够在压缩机的上方不同水平位置,将压缩机上方的热空气抽出,从而减小热空气上升并在箱体的顶部聚集的可能性。
[0019]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转动时驱动空气流动的的控制件、用于驱动控制件转动的散热驱动件以及用于将总风道内空气导入的导引罩,所述导引罩固定连接于总风罩的开口边沿,所述控制件固定连接于散热驱动件的驱动端,所述散热驱动件固定连接于总风罩。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空气抽入至导风罩内时,能够通过散热驱动件驱动控制件转动,而将箱体内的空气抽入并排出。
[0021]可选的,所述控制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散热驱动件驱动端的控制盘、多个固定连接于控制盘的控制叶片和固定连接于多个控制叶片的控制导罩,所述控制导罩呈管状且其两端分别朝向控制叶片和导引罩,多个所述控制叶片用于环向转动时将导引罩中部的空气朝向外侧拨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抽动空气时,只需通过散热驱动件驱动控制盘转动,此时控制叶片能够拨动位于控制盘中心的空气朝向外侧流动,从而在导引罩和控制盘之间形成负压,并通过导引罩将总风道内的空气抽入至导风罩内,并且相较于风扇驱动时转动轴线无法形成负压而无法形成较高气压的情况相比,采用控制叶片拨动空气,能够在控制盘内任意位置形成负压,能够有效的增加抽动空气时形成的压力,从而减小达到所需
要负压时控制盘的转速,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0023]可选的,所述散热驱动件位于导风罩的外侧且散热驱动件位于散热风道的下方。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箱体内空气的流动对散热驱动件做散热,同时减小散热驱动件对导风罩内空气流动的干扰。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散热组件产生相对较大的负压,并在箱体内不同位置将空气抽入至总风道内,并采用空压机自身冷却器冷却之后排出,能够有效的改善高温空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冷却器对部分进入箱体的空气做冷却,以改善对箱体内压缩机等的冷却散热效果,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自身能耗的同时,改善散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侧开孔冷却结构,包括箱体(14),所述箱体(14)的侧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口(14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4)内固定连接有导风罩(15),所述箱体(14)内设置有若干连通于导风罩(15)内部的散热风道(2),所述散热风道(2)远离导风罩(15)的一端连通于箱体(14)内部,所述箱体(14)开设有连通导风罩(15)内部的出风口(142),且所述导风罩(15)内设有用于将内部空气通过出风口(142)流出的散热组件(3),部分所述第一散热口(141)对应导风罩(15)设置,且冷却器(13)设置于导风罩(15)与对应第一散热口(141)之间,且冷却器(13)对应的第一散热口(141)的开口面积大于其他第一散热口(141)的开口面积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侧开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器(13)对应的第一散热口(141)距离压缩机(11)的距离大于其他第一散热口(141)距离压缩机(11)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侧开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15)与冷却器(13)之间设置有总风罩(4),所述总风罩(4)弯折设置并与导风罩(15)之间成型有总风道(41),所述散热风道(2)连通于总风道(41),且冷却器(13)固定连接于总风罩(4),所述总风罩(4)开设有用于连通导风罩(15)内部的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侧开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风罩(4)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散热口(42),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德斯兰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