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病毒试管苗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3779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病毒试管苗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葡萄试管苗,变温条件下在温控箱内热处理20d,变温条件为38℃/8h、32℃/8h,依次循环;步骤二、取1.5mm左右的茎尖、茎尖下第一腋芽和第二腋芽进行培养,获得脱毒处理后的试管苗经过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病毒试管苗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葡萄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病毒试管苗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葡萄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果实不仅鲜食味美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加工产品种类繁多,经济效益高。我国是葡萄生产大国,鲜食葡萄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因地制宜发展葡萄栽培,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0003]自然界中存在上千种植物病毒,其引起的病毒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在多年生营养繁殖植物中,病毒不断积累,随繁殖材料远距离传播,危害更加严重。葡萄是感染病毒种类较多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病毒病具有复合侵染、扩散迅速、潜隐性、感病植株终身带病毒、危害时间长的特点,一旦感染病毒会造成树势降低、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经济效益降低等危害。
[0004]葡萄病毒病危害在近年来推广的阳光玫瑰葡萄新品种上表现尤为突出。阳光玫瑰葡萄外观美、品质佳、耐储运、栽培效益好,深受我国果农和消费者的喜爱,阳光玫瑰葡萄的亲本白南极易感染病毒,导致阳光玫瑰葡萄也容易被病毒侵染,受到多达11种病毒危害,业内普遍认为病毒病是影响阳光玫瑰葡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葡萄病毒病至今无有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因此,培育、种植脱毒苗木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防控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葡萄试管苗存在病毒的问题。
[0006]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病毒试管苗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取葡萄试管苗,变温条件下在温控箱内热处理20d;
[0008]步骤二、取1.5mm左右的茎尖、茎尖下第一腋芽和第二腋芽进行培养,获得脱毒苗。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
[0010]变温条件为38℃/8h、32℃/8h,依次循环。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
[0012]脱毒处理后的葡萄试管苗经过RT

PCR核酸检测,脱毒率100%,获得无病毒葡萄试管苗。
[0013]优选的,所述温控箱包括:箱体、隔板、加热棒、挡板、驱动箱、移动板、工作台、放置槽,所述箱体内间隔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棒,所述隔板底端铰接有挡板,所述箱体下端设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能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设置有若干放置槽。
[0014]优选的,所述驱动箱的内壁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导轨,所述移动板一端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底端设置有移动齿条,所述移动齿条下方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固定
齿条,所述固定齿条与所述驱动箱内壁底部连接,所述移动齿条与所述固定齿条之间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所述移动齿条、所述固定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移动齿条、所述固定齿条啮合,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心处转动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摆杆一端与第一转轴一端连接,第一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杆的中间处与扫刷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箱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扫刷与所述过滤网接触,摆杆另一端与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一端连接,第二转轴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驱动箱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箱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圆盘的圆心处连接,所述圆盘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齿牙,所述齿牙能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0015]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加热棒电性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驱动箱的外壁上设置有开口。
[0017]优选的,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驱动箱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壳体、第二电机、转盘、圆环、凸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调节杆、调节电机、固定块、第三连杆、套筒、第三转轴、滚轮、弧形开口、清洁刷,所述驱动箱内壁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的偏心处连接,所述转盘上套设有圆环,所述转盘与所述圆环转动连接,所述圆环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外侧面为弧面,所述凸块的两侧面为斜面,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圆环的外圆周壁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调节杆一端铰接,所述凸块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与调节杆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调节电机与所述凸块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第三连杆一端与所述固定块铰接,第三连杆另一端与套筒外壁连接,第三转轴一端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凸块的弧面接触,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弧形开口,第三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弧形开口与清洁刷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清洁刷的下方设置有接尘盘。
[00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病毒试管苗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葡萄试管苗,变温条件下在温控箱内热处理20d,变温条件为38℃/8h、32℃/8h,依次循环;步骤二、取1.5mm左右的茎尖、茎尖下第一腋芽和第二腋芽进行培养,获得脱毒处理后的试管苗经过RT

PCR核酸检测,脱毒率100%,获得无病毒葡萄试管苗,以此作为无病毒原种,进一步繁殖无病毒苗木。应用葡萄茎尖分生组织和茎尖下第一、二腋芽培养结合热处理技术可脱除病毒并进行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整齐一致的无病毒苗木,能高效率繁殖葡萄优质脱毒苗。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a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38℃恒温条件的热处理的试管苗的生长状况;
[0025]图1b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38℃/8h、32℃/8h,依次循环的变温条件的热处理的试管苗的生长状况;
[0026]图1c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38℃/16h、32℃/8h,依次循环的变温条件下的热处理的试管苗的生长状况;
[0027]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热处理后接种茎尖的生长状况;
[0028]图2b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热处理后接种第一腋芽的生长状况;
[0029]图2c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热处理后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病毒试管苗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葡萄试管苗,变温条件下在温控箱内热处理20d;步骤二、取1.5mm左右的茎尖、茎尖下第一腋芽和第二腋芽进行培养,获得脱毒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病毒试管苗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变温条件为38℃/8h、32℃/8h,依次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病毒试管苗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脱毒处理后的葡萄试管苗经过RT

PCR核酸检测,脱毒率100%,获得葡萄无病毒试管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病毒试管苗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箱包括:箱体(1)、隔板(2)、加热棒(3)、挡板(4)、驱动箱(5)、移动板(6)、工作台(7)、放置槽(8),所述箱体(1)内间隔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棒(3),所述隔板(2)底端铰接有挡板(4),所述箱体(1)下端设置有驱动箱(5),所述驱动箱(5)内设置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能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移动板(6)上设置有工作台(7),所述工作台(7)顶端设置有若干放置槽(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病毒试管苗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5)的内壁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导轨(9),所述移动板(6)一端与所述导轨(9)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6)底端设置有移动齿条(10),所述移动齿条(10)下方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固定齿条(11),所述固定齿条(11)与所述驱动箱(5)内壁底部连接,所述移动齿条(10)与所述固定齿条(11)之间设置有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2)分别与所述移动齿条(10)、所述固定齿条(1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3)分别与所述移动齿条(10)、所述固定齿条(11)啮合,连接杆(14)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12)的圆心处转动连接,连接杆(14)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13)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摆杆(15)一端与第一转轴(16)一端连接,第一转轴(16)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杆(14)的中间处与扫刷(17)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6)与所述连接杆(1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箱(5)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口(18),所述散热口(18)上设置有过滤网(19),所述扫刷(17)与所述过滤网(19)接触,摆杆(15)另一端与转杆(20)的一端转动连接,转杆(20)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21)一端连接,第二转轴(21)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箱(5)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1)上设置有第三齿轮(22),所述驱动箱(5)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3),所述第三转轴(23)上设置有第四齿轮(2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校欣杜国强刘文林张向昆王莉乔月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