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372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按硼酸∶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1配料,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混合物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即得溶液;在90℃~100℃条件下,按硼酸∶稀土硝酸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01~0.05);向溶液中加入稀土硝酸化合物,搅拌,干燥,即得复合前驱体;在氮气或氨气气氛条件下,以4~6℃/min的速率将所述复合前驱体升温至1000~1200℃,保温3~4h,自然冷却;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抽滤,在100~120℃条件下烘干10~20h,制得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非相分离、光吸收能力强和光催化效率高。光吸收能力强和光催化效率高。光吸收能力强和光催化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氮化硼纳米粉体
具体涉及一种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六方氮化硼(h

BN)是具有与石墨烯类似的层状结构的二维材料,层状结构是由在平面内无限延伸的六元环组成,层间都是以范德华力结合;h

BN也是一种具有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大、导热性好、高温稳定性好等很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储能和传感等领域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0003]h

BN由于其禁带宽度过大、且因较高的化学惰性等限制了进一步的功能化。Zhang等人通过氢化处理(ZhangHX,FengPX,ControllingBandgap ofRippledHexagonalBoronNitride Membranes viaPlasma Treatment[J].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2011,4(1):30

33.),其带隙从5.6eV调节到4.25eV,其禁带宽度虽减小1.4eV,但对于光催化来说,4.25eV的禁带宽度还达不到所需的带隙要求,影响光吸收能力。
[0004]Song等人(CiL,SongL,Jin C,et al.Atomic layers ofhybridizedboron nitride andgraphene domains[J].Naturematerials,2010,9(5):430

435.)发现,碳掺杂可以实现h

BN纳米材料在绝缘体和导体之间连续可调,调节C在h

BN中的含量达到80%时,其禁带宽度可以从5.6eV减小到1.6eV。C的引入虽可改变h

BN的禁带宽度,但是制备的碳掺杂氮化硼材料为随机分布的BN相和石墨烯相组成,电子在相分离的氮化硼材料中转移困难,从而导致其光催化效率低。
[0005]Cheng等人(Cheng L,Meng J,Pan X,et al.Two

dimensional hexagonal boron

carbon

nitrogen atomic layers[J].Nanoscale,2019,11(21):10454

10462.)在Ar/CH4混合气氛下,用离子束溅射沉积方法合成均相的碳掺杂的氮化硼,虽制得均相的碳掺杂的氮化硼,但其制备条件苛刻。
[0006]王心晨教授课题组(Huang,C.;Chen,C.;Zhang,M.;Lin,L.;Ye,X.;Lin,S.;Antonietti,M.;Wang,X.,Carbon

doped BN nanosheets for metal

free photoredox catalysis[J].Nature communications,2015,6(1),1

7.)以氧化硼、尿素和葡萄糖为原料,高温热解制备了C掺杂BN,并对其光催化还原CO2性能进行了评价,所制样品虽具有较好的光催化稳定性,但CO产率低(1.9μmol
·
g
‑1·
h
‑1),光催化效率低。
[0007]目前来说,碳掺杂氮化硼仍存在以下问题:1)均相碳掺杂的氮化硼材料制备条件苛刻;2)碳掺杂的氮化硼材料容易出现分相,光吸收能力差,光催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非相分离、光吸收能力强
和光催化效率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步骤一、按硼酸∶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1,将所述硼酸和所述含氮有机化合物混合,即得混合物;再按所述硼酸∶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0~25),将所述混合物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即得溶液。
[0011]步骤二、在90℃~100℃条件下,按所述硼酸∶稀土硝酸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01~0.05);向所述溶液中加入所述稀土硝酸化合物,搅拌3~4h,然后在80~90℃条件下干燥24~36h,即得复合前驱体。
[0012]步骤三、在氮气或氨气气氛条件下,以4~6℃/min的速率将所述复合前驱体升温至1000~1200℃,保温3~4h,自然冷却;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抽滤,在100~120℃条件下烘干12~24h,制得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
[0013]所述硼酸为工业纯。
[0014]所述含氮有机化合物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和三乙烯四胺中的一种。
[0015]所述稀土硝酸化合物为六水合硝酸铈、六水合硝酸钇、六水合硝酸铕和硝酸镧中的一种。
[001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将硼酸和含氮有机化合物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再向其中加入稀土硝酸化合物,搅拌,干燥,即得复合前驱体。在1000~1200℃和氮气或氨气气氛条件下,保温3~4h,洗涤,烘干,制得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工艺简单。
[0018]本专利技术以硼酸、含氮有机化合物和稀土硝酸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湿化学法制备前驱体,能在分子尺度范围内将复合前驱体(B源、N源、C源)与稀土掺杂离子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热处理过程中能实现原位掺杂。通过引入稀土离子和碳原子,引入杂质带隙,减小了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的禁带宽度,提高了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的光吸收能力。
[0019]本专利技术在有机

无机杂化复合前驱体的合成过程中,能形成B

C键或B

C

N键,有效地避免了BN/C相分离。均相的碳掺杂氮化硼之间相界面少,电子的传输更容易,而稀土离子内层的4f电子定域化和不完全填充,稀土作为掺杂剂能使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产生载流子倍增效应,提高了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效率。
[0020]因此,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所制备的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非相分离、光吸收能力强和光催化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一种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的XRD图谱;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的SEM图;
[0023]图3为图1所示的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的紫外吸收光图谱;
[0024]图4为图1所示的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碳共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步骤一、按硼酸∶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1,将所述硼酸和所述含氮有机化合物混合,即得混合物;再按所述硼酸∶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0~25),将所述混合物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即得溶液;步骤三、在90℃~100℃条件下,按所述硼酸∶稀土硝酸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01~0.05);向所述溶液中加入所述稀土硝酸化合物,搅拌3~4h,然后在80~90℃条件下干燥24~36h,即得复合前驱体;步骤三、在氮气或氨气气氛条件下,以4~6℃/min的速率将所述复合前驱体升温至1000~1200℃,保温3~4h,自然冷却;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抽滤,在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卢家鹏赵雷陈宇轩卜学琳方伟何漩李薇馨杜星王大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