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夹紧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气缸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气管,一号气管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号活塞杆,一号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推板,一号活塞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转杆,一号转杆表面转动连接有一号拉杆,一号拉杆底端转动连接有二号转杆,二号转杆侧面固定连接横杆,横杆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管,限位管侧面与气缸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横杆端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板,衔接板远离限位管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号齿条,通过一号气管、一号活塞杆、限位管、一号转杆、横杆、一号齿条、二号齿条、二号转杆、一号拉杆和二号活塞杆的配合,这样在夹紧物体使则可以对活塞杆进行限位,从而对物体夹持时的保护,防止物体掉落情况发生。防止物体掉落情况发生。防止物体掉落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夹紧气缸
[0001]本技术涉及气缸
,尤其涉及一种自夹紧气缸。
技术介绍
[0002]气缸是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等组成,而自夹紧气缸时具有自主夹紧机构的一体式气缸,在这过程中气缸依旧需要连接气源,气缸在夹紧物体时,只通过单一气源实现对物体夹持和松开的过程,一旦气缸本体或者气管发生漏气现象,在夹持过程中,夹紧气缸内部本身并没有限位机构,这会导致在夹紧的过程中发生物品掉落,或者发生物体无法发生夹紧的情况发生,对此提出一种自夹紧气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自夹紧气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气管,所述一号气管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号活塞杆,所述一号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推板,所述一号活塞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转杆,所述一号转杆表面转动连接有一号拉杆,所述一号拉杆底端转动连接有二号转杆,所述二号转杆侧面固定连接横杆,所述横杆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侧面与气缸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端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远离限位管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号齿条,所述气缸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气管,所述二号气管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活塞杆。
[0004]优选的,所述二号活塞杆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号支座,所述一号支座内部固定连接有三号转杆,所述三号转杆表面转动连接有二号拉杆,在气缸本体内部设置两个气口,两个气口分别与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连接,并且在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输入气体时是输入两个气源的气体,不会使同一个气源对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内部气压产生影响。
[0005]优选的,所述二号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二号推板,所述二号活塞杆靠近一号齿条端面固定连接有二号齿条。
[0006]优选的,所述气缸本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块顶端固定连接有二号支座,所述二号支座内部固定连接有四号转杆,所述四号转杆表面与二号拉杆底端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底板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移动块和夹持块均呈对称设置,所述移动块顶端与二号支座底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一号齿条和二号齿条均与气缸本体竖直方向呈一字排列设置,所述二号齿条之间设置的间距与一号齿条尺寸相匹配,并且二号齿条和一号齿条啮合连接。
[0010]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中通过一号气管、一号活塞杆、限位管、一号转杆、横杆、一号齿条、二
号齿条、二号转杆、一号拉杆和二号活塞杆的配合,二号气管内抽气时,二号活塞杆上移,带动两个移动快相互靠近,从而完成夹紧动作,这时一号气管内冲气,从而带动一号活塞杆下移,并且使拉杆带动横杆在限位管中向二号齿条方向移动,随着横杆持续移动这时会带动一号齿条插入到二号齿条间隙处,从而和二号齿条发生啮合,这样二号活塞杆则不能再进行移动,这样在夹紧物体使则可以对活塞杆进行限位,从而对物体夹持时的保护,防止物体掉落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轴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气缸本体;2、底板;3、移动槽;4、挡板;5、移动块;6、夹持块;7、二号支座;8、四号转杆;9、二号拉杆;10、一号支座;11、三号转杆;12、二号活塞杆;13、二号齿条;14、二号气管;15、一号气管;16、二号推板;17、一号推板;18、一号活塞杆;19、一号转杆;20、一号齿条;21、横杆;22、衔接板;23、限位管;24、二号转杆;25、一号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参照图1
‑
4,一种自夹紧气缸,包括气缸本体1,气缸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气管15,一号气管15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号活塞杆 18,一号活塞杆18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推板17,一号活塞杆18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转杆19,一号转杆19表面转动连接有一号拉杆25,一号拉杆25底端转动连接有二号转杆24,二号转杆24侧面固定连接横杆21,横杆21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管23,限位管23侧面与气缸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横杆21端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板22,衔接板 22远离限位管23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号齿条20,气缸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气管14,二号气管14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活塞杆12。
[0020]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二号活塞杆12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号支座10,一号支座10内部固定连接有三号转杆11,三号转杆11表面转动连接有二号拉杆9,二号活塞杆12顶端固定连接有二号推板16,二号活塞杆12靠近一号齿条20端面固定连接有二号齿条13。
[0021]气缸本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底板2内部开设有移动槽3,移动槽3内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5,移动块5顶端固定连接有二号支座7,二号支座7内部固定连接有四号转杆8,四号转杆8表面与二号拉杆9底端转动连接。
[0022]移动块5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夹持块6,底板2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4,移动块5和夹
持块6均呈对称设置,移动块5顶端与二号支座7底端固定连接,一号齿条20和二号齿条13均与气缸本体1竖直方向呈一字排列设置,二号齿条13之间设置的间距与一号齿条20尺寸相匹配,并且二号齿条13和一号齿条20啮合连接。
[0023]本技术工作原理:
[0024]在夹紧物体时,二号气管14内气体产生负压,使二号活塞杆12 向上运动带动一号支座10向上运动,这时则会带动二号拉杆9向上移动,从而拉动二号支座7运动,并且二号拉杆9的两端分别通过三号转杆11和四号转杆8与一号支座10和二号支座7转动连接,并且移动块5则会受到移动槽3的限制,这时两个移动块5会带动两个夹持块6相互靠近,这时则完成夹紧的动作,这时将一号气管15冲压一号推板17带动一号活塞杆18向下移动,一号活塞杆18会带动二号拉杆9下移,并且二号拉杆9的两端分别是与一号活塞杆18和横杆21通过二号转杆24和一号转杆19转动连接,这时一号拉杆25带动横杆21在限位管23中移动,从而带动衔接板2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夹紧气缸,包括气缸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气管(15),所述一号气管(15)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号活塞杆(18),所述一号活塞杆(18)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推板(17),所述一号活塞杆(18)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转杆(19),所述一号转杆(19)表面转动连接有一号拉杆(25),所述一号拉杆(25)底端转动连接有二号转杆(24),所述二号转杆(24)侧面固定连接横杆(21),所述横杆(21)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管(23),所述限位管(23)侧面与气缸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21)端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板(22),所述衔接板(22)远离限位管(23)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号齿条(20),所述气缸本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气管(14),所述二号气管(14)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活塞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夹紧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活塞杆(12)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号支座(10),所述一号支座(10)内部固定连接有三号转杆(11),所述三号转杆(11)表面转动连接有二号拉杆(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夹紧气缸,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浪,叶光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叶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