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氨基-1-丁醇及其N-保护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343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5
本申请提供一种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涉及一种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4

氨基
‑1‑
丁醇及N

保护的
‑4‑
氨基
‑1‑
丁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4‑
氨基
‑1‑
丁醇及N

保护的4

氨基
‑1‑
丁醇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及有机合成砌块。几十年来,其制备方法不断有新的报道或改进。
[0003]1974年Alewood等(Can J Chem,1974,52(24):4083

4089)首先报道了从叠氮化合物出发经过一步反应直接得到了4

氨基
‑1‑
丁醇,收率61%,叠氮化合物容易发生爆炸,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规模生产。
[0004]1985年,专利(DE:3415322,1985

10

31)报道使用4

卤代丁腈为原料,先还原氰基为氨基,然后在高温强碱的条件下将卤代基水解,得到4

氨基
‑1‑
丁醇。该反应原料不易得,且涉及氰基加氢还原,反应条件相对苛刻,不适合工业生产。
[0005]1997年,德国专利(DE:19602049)报道了2

丁烯

1,4

二醇还原氨化制备4

氨基
‑1‑
丁醇,此方法需要在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并且使用昂贵的醋酸铑为催化剂,成本较高。
[0006]2004年Maruyoshi等(Tetrahedron,2004,60(24):5163

5170)报道了使用Cirtus重排的方法得到4

氨基
‑1‑
丁醇的氘代衍生物,产率只有15%左右,此方法只适合小量的特种试剂的制备。
[0007]2009年,马楠等(化学试剂,2009,31(2):142,148)以4

氨基丁酸为原料,通过先Boc保护氨基、然后氯甲酸甲酯活化羧基,再用硼氢化钠还原羧基、最后脱除Boc保护基得到4

氨基
‑1‑
丁醇,总收率达到68%,但4

氨基丁酸价格较高,在第二步还原羧酸的反应过程中硼氢化钠用量太大(7当量),成本高,且使用到硅胶柱色谱分离,因此不适合工业应用。
[0008]2016年,赵辉等(化学通报,2016,79(5):453

454)以2,3

二氢呋喃为原料,先与2N盐酸水溶液反应,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的粗品与过量的吡啶及盐酸羟胺加热反应得到4

羟基丁基肟,再在雷尼镍催化下,加入等当量的浓盐酸氢化还原得到4

氨基
‑1‑
丁醇。此方法原料2,3

二氢呋喃价格较高,使用到不易回收且环境不友好的吡啶做碱,且涉及催化加氢危险反应。
[0009]4‑
氨基
‑1‑
丁醇的一种较实用的合成方法是以卤代丁醇醋酸酯为原料、通过Gabriel法先合成4

(邻苯二甲酰亚胺基)正丁基醋酸酯,然后经水解或肼解得到4

氨基
‑1‑
丁醇。郑其煌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2,23(12):556

556)和单达先等(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3,22(3))先后此方法进行改进,两步反应总收率也近60%。但此方法要么存在起始原料(碘代丁醇醋酸酯)昂贵不易得的问题、要么存在起始原料用量大(氯代丁醇醋酸酯2当量)的问题,另外反应温度高(90~160℃),溶剂及试剂环境不友好,且水解后产生大量邻苯二甲酰亚胺废物,原子经济性太差。刘菲等(化学研究与应用,2018,30(10),1721

1725)将卤代丁醇醋酸酯替换为4


‑1‑
丁醇,虽然工艺路线看似简化,反应条件更加温和,但95.5%纯度的4


‑1‑
丁醇原料不易得到,原料质量严重影响反应,且反应过程中,4


‑1‑
丁醇更易倾向于自身环合生成四氢呋喃,更进一步,此方法仍然无法克服溶剂及试剂环境不友好,水解后产生大量邻苯二甲酰亚胺废物,原子经济性太差的问题。
[0010]N

保护的4

氨基
‑1‑
丁醇衍生物通常是通过4

氨基
‑1‑
丁醇与相应的酸酐、酰氯反应得到,此方法需要使用价格较高的4

氨基
‑1‑
丁醇为原料,因此N

保护的4

氨基
‑1‑
丁醇衍生物的价格更昂贵,不利于降低其作为中间体的使用成本。
[0011]因此,目前制备4

氨基
‑1‑
丁醇的方法均存在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总收率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目前制备4

氨基
‑1‑
丁醇的方法均存在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总收率差、环境不友好的缺陷的技术问题。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
[0014]合成吡咯烷酮中间体步骤,以便宜易得的2

吡咯烷酮为主原料,与乙酸酐(Ac2O)、Boc酸酐(Boc2O)或氯甲酸苄酯(CbzCl)在碱性催化剂的催化下合成N

保护的吡咯烷酮中间体;
[0015]制备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粗品步骤,向所述吡咯烷酮中间体溶液内加入硼氢化物还原剂进行还原,得到N

保护的4

氨基
‑1‑
丁醇衍生物粗品;以及
[0016]制备4

氨基
‑1‑
丁醇及N

保护的4

氨基
‑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合成吡咯烷酮中间体步骤,以2

吡咯烷酮为主原料,与乙酸酐、Boc酸酐或氯甲酸苄酯在碱性催化剂的催化下合成N

保护的吡咯烷酮中间体;制备N

保护的4

氨基
‑1‑
丁醇衍生物粗品步骤,向所述吡咯烷酮中间体溶液内加入硼氢化物还原剂进行还原,得到N

保护的4

氨基
‑1‑
丁醇衍生物粗品;以及制备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纯品步骤,对所述N

保护的4

氨基
‑1‑
丁醇衍生物粗品通过蒸馏纯化的方式获得N

保护的4

氨基
‑1‑
丁醇衍生物纯品,或者通过对N

保护的4

氨基
‑1‑
丁醇衍生物粗品加酸或加碱或加氢的方式脱除保护基生成4

氨基
‑1‑
丁醇粗品后再经蒸馏纯化获得4

氨基
‑1‑
丁醇纯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咯烷酮中间体的化学结构式为其中R为保护基;所述保护基包括脂肪羧酸酰基或甲酸酯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羧酸酰基包括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或特戊酰基;所述甲酸酯基包括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甲氧羰基或乙氧羰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合成吡咯烷酮中间体步骤中,还添加反应溶剂,所述反应溶剂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甲苯、乙苯、氯苯、四氢呋喃、2

甲基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硼氢化物还原剂包括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

氨基
‑1‑
丁醇及其N

保护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硼氢化物还原剂的用量在0.5至1eq;反应温度的范围为0至40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

氨基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斌吴子文曹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贞开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