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电源线芯线包胶层的自动连续去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322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电源线芯线包胶层的自动连续去胶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取出电源线包胶层的滚压去胶机构,所述滚压去胶机构包括沿水平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双向移动结构和滚压切胶结构,所述双向移动结构上设置有滚压传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滚压传送结构固定并沿电源线的轴线即水平直线方向持续传送电源线运动,滚压切胶结构沿电源线的轴线切割包胶层,并通过胶线分离结构将切割开的包胶层和线芯分离,实现了对电源线包胶层的自动去除,使得胶线分离结构分离包胶层和线芯的作用力较小,避免了分离的作用力过大造成包胶层和线芯损伤断裂的问题,保证了线芯的回收质量,并提高了电源线的去胶效率。去胶效率。去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电源线芯线包胶层的自动连续去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线
,具体涉及一种橡胶电源线芯线包胶层的自动连续去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电源线包括包胶层和线芯部分,包胶层起保护绝缘作用,线芯供电流通过,电源线在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报废,报废后的电源线在回收时需要分离包胶层和线芯,以重复利用线芯避免资源浪费。
[0003]现有去除电源线包胶层的方式由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通过机械自动去除时,一般均是沿与电源线轴线方向垂直的截面切割包胶层,使得包胶层被切割开并通过拉力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拉动线芯和包胶层从而分离包胶层,实现电源线的自动去胶。
[0004]但是在这种方式分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后续的收集机构,由于此时包胶层和线芯已经分离,容易出现包胶层被拉断的情况从而影响线芯分离的持续进行,即当发生断裂后线缆失去了继续移动的动力,需要再次寻找连接头以继续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电源线芯线包胶层的自动连续去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源线在去除包胶层时由于长度较长导致拉力较大易导致包胶层和线芯损伤甚至断裂从而影响线芯的循环利用以及需要重新切割去胶影响去胶效率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橡胶电源线芯线包胶层的自动连续去胶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取出电源线包胶层的滚压去胶机构;所述滚压去胶机构包括沿水平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双向移动结构和滚压切胶结构,所述双向移动结构和滚压切胶结构的中线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所述双向移动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滚压传送结构,在所述滚压切胶结构的出口端设置有胶线分离结构;两个所述滚压传送结构在所述双向移动结构相向运动时固定电源线并在水平面上沿电源线的轴线方向持续传送电源线至所述滚压切胶结构上,所述滚压切胶结构沿电源线的轴线方向滚压切割包胶层并将分离的包胶层和线芯送入所述胶线分离结构进行彻底分离以进入不同的回收通道;所述胶线分离结构包括分隔柱,所述分隔柱上设置有两个分离辊,且位于所述分隔柱两侧均设置有卷收辊,每个所述卷收辊的表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线芯和包胶层的夹持组件,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分别夹持线芯和包胶层并在所述卷收辊的带动下去除电源线的包胶层。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压切胶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工作
台上并与电源线运动方向平行的两个侧板,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转动平面与所述工作台表面平行的第一轨道轮,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通过气缸连接有条形连接座,所述条形连接座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嵌设至对应所述第一轨道轮上的轨道内的第一滚轮,距离所述双向移动结构最远距离的所述第一滚轮的周侧设置有环形刀片,且所述环形刀片位于所述第一滚轮轴向的平分面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条形连接座上沿电源线的运动方向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通过压紧弹簧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座,且未设置有所述环形刀片的多个所述第一滚轮均安装在所述滑动连接座,设置在所述滑动连接座上的多个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轨道轮之间的间距小于环形刀片与所述第一轨道轮之间的间距。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沿电源线的运动方向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通过调节螺杆滑动连接有沿垂直于另一个所述侧板表面运动的微调连接座,且多个所述第一轨道轮均安装在所述微调连接座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压传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双向移动结构上且运动方向相反的两个连接底座,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底座的一侧沿水平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轨道轮,另一个所述连接底座的一侧沿与所述第二轨道轮相同高度的水平直线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对应所述第二轨道轮的轨道接触的第二滚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滚轮与电源线接触的表面为与水平面垂直的曲面,且所述第二滚轮与电源线接触的曲面的边缘设置有圆弧倒角。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底座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轨道轮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轨道轮相对的表面贴合的填充座,所述填充座上靠近所述第二滚轮的一侧沿水平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托辊,每个所述托辊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轨道轮上轨道同时卡设电源线的轨道槽;所述连接底座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滚轮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与相邻两个所述滚轮相对的表面贴合的压座,所述压座上靠近所述第二轨道轮的一侧沿水平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压辊,且所述压辊靠近所述第二轨道轮的位置与所述连接底座之间的间距和所述第二滚轮上靠近所述第二轨道轮的位置与所述连接底座之间的间距相同。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底板设置有两个升降结构,且两个所述卷收辊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升降结构上并沿竖直方向运动以卷收线芯和包胶层。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滚压传送结构对线缆进行挤压固定的同时还提供输送动力,驱动线缆按照指定的方向运动顺次进入滚压切胶结构和胶线分离结构,在滚压切胶结构和胶线分离结构中线缆由滚压切胶结构自身以及滚压传送结构提供运动的动力,从而避免线芯分离后的后续工艺中对线缆进行拉扯而导致包胶层等的断裂而影响线芯的分离,而且即使包胶层在断裂后也不会影响线芯分离的继续,并且在分离后通过胶线分离结构辅以牵引来实现对包胶层和线芯的收卷以保证工序的持续进行。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
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橡胶电源线芯线包胶层的自动连续去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滚压切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二轨道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压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

工作台;2

滚压去胶机构;201

双向移动结构;202

滚压切胶结构;203

滚压传送结构;204

胶线分离结构;205

侧板;206

第一轨道轮;207

条形连接座;208

第一滚轮;209

环形刀片;210

条形槽;211

压紧弹簧;212

滑动连接座;213

调节槽;214

调节螺杆;21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电源线芯线包胶层的自动连续去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取出电源线包胶层的滚压去胶机构(2);所述滚压去胶机构(2)包括沿水平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双向移动结构(201)和滚压切胶结构(202),所述双向移动结构(201)和滚压切胶结构(202)的中线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所述双向移动结构(201)的两端均设置有滚压传送结构(203),在所述滚压切胶结构(202)的出口端设置有胶线分离结构(204);两个所述滚压传送结构(203)在所述双向移动结构(201)相向运动时固定电源线并在水平面上沿电源线的轴线方向持续传送电源线至所述滚压切胶结构(202)上,所述滚压切胶结构(202)沿电源线的轴线方向滚压切割包胶层并将分离的包胶层和线芯送入所述胶线分离结构(204)进行彻底分离以进入不同的回收通道;所述胶线分离结构(204)包括分隔柱(225),所述分隔柱(225)上设置有两个分离辊(228),且位于所述分隔柱(225)两侧均设置有卷收辊(226),每个所述卷收辊(226)的表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线芯和包胶层的夹持组件(227),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227)用于分别夹持线芯和包胶层并在所述卷收辊(226)的带动下去除电源线的包胶层;所述滚压切胶结构(202)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并与电源线运动方向平行的两个侧板(205),其中一个所述侧板(205)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转动平面与所述工作台(1)表面平行的第一轨道轮(206),另一个所述侧板(205)的一侧通过气缸连接有条形连接座(207),所述条形连接座(207)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嵌设至对应所述第一轨道轮(206)上的轨道内的第一滚轮(208),距离所述双向移动结构(201)最远距离的所述第一滚轮(208)的周侧设置有环形刀片(209),且所述环形刀片(209)位于所述第一滚轮(208)轴向的平分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电源线芯线包胶层的自动连续去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连接座(207)上沿电源线的运动方向设置有条形槽(210),所述条形槽(210)内通过压紧弹簧(211)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座(212),且未设置有所述环形刀片(209)的多个所述第一滚轮(208)均安装在所述滑动连接座(212),设置在所述滑动连接座(212)上的多个所述第一滚轮(208)与所述轨道轮(206)之间的间距小于环形刀片(209)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佩瑶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永祥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