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盖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08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08
本申请公开一种屋盖体系,涉及建筑防水的技术领域,为解决建筑排水和防水的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屋盖主体和顶盖,屋盖主体具有顶壁,顶壁上设有开口;顶盖遮挡于开口处,顶盖由多个顶盖单元围绕开口的中心的周向排列并拼接形成;每个顶盖单元均包括主体部、第一排水槽和遮挡件,主体部沿开口的中心的周向排列的两侧边中,一个侧边设有第一排水槽,第一排水槽沿一个侧边延伸,另一个侧边设有遮挡件,遮挡件沿另一个侧边延伸;相邻两个顶盖单元中,一个顶盖单元的遮挡件遮挡于另一个顶盖单元的第一排水槽的上方。本申请中的开合屋盖具有更好排水性能,同时在屋盖关闭状态下开合屋盖之间的密封性更好。的密封性更好。的密封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盖体系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防水、建筑防水密封的
,尤其涉及一种屋盖体系。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采用多片(指可开合屋盖大于等于4片的)开合屋盖的大型体育或文化建筑的案例凤毛麟角,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多片旋转式开合与多片平移式开合。由于开合屋盖的技术难度大,不同的建筑造型即便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开合体系,而本质上建筑逻辑、体系、以及需要解决的技术细节都大相径庭,因此往往都是独一无二的。
[0003]开合屋盖除了开启技术难点,还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是:无论在开启、关闭或是运动状态中,屋面防水、排水问题都要保证可实施,关闭状态下(当建筑关闭状态要求为纯室内空间时)的密闭问题尤为重要。若解决不当,会出现例如阻碍开合屋面正常运行、屋面排水不畅、屋面严重漏水、关闭状态无法达到全封闭室内空间效果等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屋盖体系,本申请中的开合屋盖具有更好排水性能,同时在屋盖关闭状态下开合屋盖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屋盖体系,包括屋盖主体和顶盖,所述屋盖主体具有顶壁,所述顶壁上设有开口;所述顶盖遮挡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顶盖由多个顶盖单元围绕所述开口的中心的周向排列并拼接形成;每个所述顶盖单元均包括主体部、第一排水槽和遮挡件,所述主体部沿所述开口的中心的周向排列的两侧边中,一个侧边设有所述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沿所述一个侧边延伸,另一个侧边设有所述遮挡件,所述遮挡件沿所述另一个侧边延伸;相邻两个所述顶盖单元中,一个顶盖单元的遮挡件遮挡于另一个所述顶盖单元的第一排水槽的上方。
[0007]因为主体部上的第一排水槽沿主体部的侧边延伸,故主体部上的第一排水槽起到对雨水导流的效果;遮挡件由主体部的另一个侧边延伸,故遮挡件可挡在相邻的两个主体部之间,对相邻的两个主体部之间存在的缝隙进行遮挡。由于遮挡件的存在,可有效防止雨水从两个顶盖单元的主体部之间的间隙流下,大大增强了防水的效果。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槽包括第一排水槽单元和第二排水槽单元;所述第一排水槽单元沿所述顶盖单元的主体部外缘设置,所述第二排水槽单元沿所述第一排水槽单元的外缘设置,所述第二排水槽单元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排水槽单元。
[0009]第二排水槽单元对第一排水槽单元起到加强排水导流的效果。由于第二排水槽单元位于第一排水槽单元外侧且第二排水槽单元的设置位置低于第一排水槽单元,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雨水从第一排水槽单元溢出可流动至第二排水槽单元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槽单元与所述第二排水槽单元之间由第一筋条隔开;所述遮挡件的下表面设有防水密封件,所述防水密封件与相邻的所述顶盖单元上的所述第一
筋条抵接。
[0011]第一筋条用于将第一排水槽单元和第二排水槽单元隔开,在相邻的两个顶盖单元拼接时,遮挡件可抵接于与其相邻的顶盖单元上的第一筋条上,有效防止雨水从遮挡件与第一筋条之间的间隙流入,进一步加强了整体的密封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槽靠近所述开口的中心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排水槽远离所述开口的中心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中部区段具有下水位置;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下水位置,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下水位置之间的区段倾斜向下延伸;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下水位置,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下水位置之间的区段倾斜向下延伸。
[0013]流入第一排水槽内的雨水可沿着由第一端至下水位置或第二端至下水位置两种流动方式流动,从而使落在靠近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雨水都可以向下水位置汇集,加强了对雨水的导流效果,也方便对收集的雨水进行统一排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槽单元由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所述下水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排水槽单元内,所述第二排水槽单元由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水位置所处的第一排水槽单元部位。
[0015]第一排水槽单元内的下水位置可对第一排水槽单元内的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第二排水槽单元的下水位置可对第二排水槽单元内的雨水进行排放。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下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收集雨水斗,所述悬挑屋盖主体上设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下方;所述屋盖体系还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一端与所述收集雨水斗连接,另一端伸入集水箱内。
[0017]收集雨水斗安装于安装孔内,收集雨水斗可对第一排水槽单元内的雨水进行收集,再通过收集雨水斗将雨水通过收集管抽取到集水箱内进行收集,从而实现了对雨水收集的过程。
[0018]进一步地,所述屋盖主体的顶壁包括边缘部,所述边缘部由靠近所述开口的中心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开口的中心的一端向下倾斜延伸;所述集水箱内设有排水雨水斗,所述排水雨水斗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排水雨水斗连接,另一端伸至所述屋盖主体的顶壁的边缘部。
[0019]排水雨水斗可将集水箱内的雨水从集水箱中抽出,使其沿着排水管流动,因为边缘部由靠近开口中心的一端至远离开口中心的一端向下倾斜延伸,且排水管伸至屋盖主体的顶壁的边缘部,故从排水管中排出的雨水可沿倾斜的边缘部流下,实现了对集水箱内收集的雨水的排放。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水槽单元的靠近所述下水位置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集水箱上方。
[0021]第二排水槽单元内收集的雨水可从出水口中排出,又因为出水口位于集水箱的上方,从出水口流出的雨水会从出水口落至集水箱内,实现对第二排水槽单元内的雨水的收集。
[002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顶盖单元还包括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遮挡件之间。
[0023]第二排水槽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对雨水的导流效果。
[0024]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顶盖单元可相对于所述屋盖主体在所述开口所处平面内旋转,以打开所述开口。
[0025]顶盖单元转动可打开开口,开口打开后可对进入屋盖体系内的光线和空气进行无极调节。
[0026]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顶盖单元中一个所述顶盖单元靠近所述开口的中心的一端上设有遮雨件,所述遮雨件遮挡于所述开口的中心的上方。
[0027]遮雨件可对开口的中心区域的雨水进行遮挡,因为开口是由多个顶盖单元拼接形成的,所以多个顶盖单元之间会存在间隙,遮雨件的设置可对多个顶盖单元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加强了防雨效果。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顶盖和固定组的侧视图;
[003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顶盖和固定组的俯视图;
[003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顶盖的截面示意图;
[003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顶盖处于闭合状态时相邻的顶盖之间的截面示意图;
[003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轮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盖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屋盖主体,所述屋盖主体具有顶壁,所述顶壁上设有开口;顶盖,所述顶盖遮挡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顶盖由多个顶盖单元围绕所述开口的中心的周向排列并拼接形成;每个所述顶盖单元均包括主体部、第一排水槽和遮挡件,所述主体部沿所述开口的中心的周向排列的两侧边中,一个侧边设有所述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沿所述一个侧边延伸,另一个侧边设有所述遮挡件,所述遮挡件沿所述另一个侧边延伸;相邻两个所述顶盖单元中,一个顶盖单元的遮挡件遮挡于另一个所述顶盖单元的第一排水槽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槽包括第一排水槽单元和第二排水槽单元;所述第一排水槽单元沿所述顶盖单元的主体部外缘设置,所述第二排水槽单元沿所述第一排水槽单元的外缘设置,所述第二排水槽单元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排水槽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槽单元与所述第二排水槽单元之间由第一筋条隔开;所述遮挡件的下表面设有防水密封件,所述防水密封件与相邻的所述顶盖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筋条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屋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槽靠近所述开口的中心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排水槽远离所述开口的中心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中部区段具有下水位置;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下水位置,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下水位置之间的区段倾斜向下延伸;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下水位置,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下水位置之间的区段倾斜向下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超毕晓健姚小明刘慧初腾飞金莉
申请(专利权)人: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