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的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272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00
一种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的预处理方法,预处理过程如下:a)烘干的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在预处理温度为20~60℃下与带有载气的低碳醇的饱和蒸汽接触5~120分钟;b)经过饱和低碳醇预处理的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在载气中降至室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的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催化剂前体的预处理,有效抑制活性组分的流失,在丙烯选择性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不仅降低了催化剂的生产成本,也提高了催化性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的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前体的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石油化工重要的基础原料。目前,世界丙烯需求增长率高于乙烯,丙烯/乙烯需求比例呈不断增高趋势。丙烯需求的增长主要是由聚丙烯、环氧乙烷和丙烯酸的增长带动的,其中聚丙烯的丙烯用量占60%。聚丙烯具有优良的性能,可替代常规和昂贵的高密度聚乙烯和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树脂,在丙烯衍生物中增长速度最快,并将持续增长。因此增产丙烯技术已成为石化技术重要的发展趋势。
[0003]随着石化原料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来自石化装置的丙烯不断减少,于是为了弥补丙烯的不足,科技工作者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来增产丙烯,其中,丙烷直接脱氢就是增产丙烯的一条重要技术路线,尤其是在丙烷资源丰富的地方更是如此。
[0004]在丙烷脱氢催化剂中,铬系催化剂成本低,初活性高,尤其在焙烧过程中,由于三氧化铬沸点为250℃,易挥发而造成环境污染和活性组分流失,同时也会增加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因此需要对干燥的铬系催化剂前体进行预处理,从而抑制或者消除活性组分铬的流失,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目前铬系催化剂在焙烧时存在的活性组分流失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单便捷、容易控制的催化剂前体预处理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的预处理方法,预处理过程如下:
[0007]c)烘干的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在预处理温度为20~60℃下与带有载气的低碳醇的饱和蒸汽接触5~120分钟;
[0008]d)经过饱和低碳醇预处理的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在载气中降至室温。
[0009]所述载气为氢气、氮气或者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中的任一种。
[0010]过程a)中的低碳醇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1]载气的空速为400~1800小时
‑1。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的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催化剂前体的预处理,有效抑制活性组分的流失,在丙烯选择性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不仅降低了催化剂的生产成本,也提高了催化性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如果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催化反应条件:反应温度:600℃,反应压力:常压,反应气体组成为丙烷(纯度99.9%),气体流速为700毫升/分钟。
[0015]催化剂装填量:50毫升。
[0016]比较例1
[0017]将新制备的铬系催化剂前体在150℃烘干,然后在700℃焙烧2小时,得到催化剂A。催化反应结果列入表1.
[0018]实施例1
[0019]将新制备的铬系催化剂前体在150℃烘干,然后在20℃与甲醇的饱和蒸汽压接触30分钟,载气为氮气,空速为400小时
‑1,预处理结束后,在氮气气氛中降至室温,然后在700℃焙烧2小时,得到催化剂B。催化反应结果列入表1。
[0020]实施例2
[0021]将新制备的铬系催化剂前体在150℃烘干,然后在30℃与乙醇的饱和蒸汽压接触50分钟,载气为氮气,空速为400小时
‑1,预处理结束后,在氮气气氛中降至室温,然后在700℃焙烧2小时,得到催化剂C。催化反应结果列入表1。
[0022]实施例3
[0023]将新制备的铬系催化剂前体在150℃烘干,然后在40℃与异丙醇的饱和蒸汽压接触60分钟,载气为氮气,空速为500小时
‑1,预处理结束后,在氮气气氛中降至室温,然后在700℃焙烧2小时,得到催化剂D。催化反应结果列入表1。
[0024]实施例4
[0025]将新制备的铬系催化剂前体在150℃烘干,然后在50℃与正丙醇的饱和蒸汽压接触60分钟,载气为氮气,空速为500小时
‑1,预处理结束后,在氮气气氛中降至室温,然后在700℃焙烧2小时,得到催化剂E。催化反应结果列入表1。
[0026]实施例5
[0027]将新制备的铬系催化剂前体在150℃烘干,然后在50℃与仲丁醇的饱和蒸汽压接触70分钟,载气为氮气,空速为1200小时
‑1,预处理结束后,在700℃焙烧2小时,得到催化剂F。催化反应结果列入表1。
[0028]实施例6
[0029]将新制备的铬系催化剂前体在150℃烘干,然后在60℃与正丁醇的饱和蒸汽压接触90分钟,载气为氮气,空速为1200小时
‑1,预处理结束后,在700℃焙烧2小时,得到催化剂G。催化反应结果列入表1。
[0030]实施例7
[0031]将新制备的铬系催化剂前体在150℃烘干,然后在60℃与正丁醇的饱和蒸汽压接触120分钟,载气为氢气,空速为1800小时
‑1,预处理结束后,在700℃焙烧2小时,得到催化剂H。催化反应结果列入表1。
[0032]实施例8
[0033]将新制备的铬系催化剂前体在150℃烘干,然后在60℃与正丁醇的饱和蒸汽压接触120分钟,载气为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氢气:氮气=1:1,空速为1800小时
‑1,预处理结束后,在700℃焙烧2小时,得到催化剂I。催化反应结果列入表1。
[0034]表1
[003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过程如下:a)烘干的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在预处理温度为20~60℃下与带有载气的低碳醇的饱和蒸汽接触5~120分钟;b)经过饱和低碳醇预处理的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在载气中降至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烷脱氢催化剂前体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为氢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递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