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29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排水结构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地面和侧挡块,地面上表面对称设有凹平面,地面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凸块,地面下方对应凹平面的位置开设有定位管道,定位管道内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排水管内且对应第一过滤板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曲管,连接曲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板,连接曲管远离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蓄水池,地面远离蓄水池的一侧下端开设有螺孔,提供一种方便清理管道堵塞的排水结构。道堵塞的排水结构。道堵塞的排水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结构
,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在环境中要经受降雨,雨水的排放一般采用雨水管引至排污渠道流失,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降水、积水综合排放与利用,保证施工现场整洁,加大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力度,达到节水、节能、环境保护的目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因此现场的积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场施工人员及项目管理者对雨水和现场积水往往采取的措施是地势低处用潜污泵抽取,地势高处直接就地排放。
[0003]就地排放的污水未经过处理,带有许多杂质、污物与金属颗粒,对地质、地下水或河流水造成污染;排水速度慢,项目上需要额外安排大量的人工处理积水,增加了项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地面和侧挡块,所述地面上表面对称设有凹平面,所述地面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凸块,所述地面下方对应所述凹平面的位置开设有定位管道,所述定位管道内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排水管内且对应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曲管,所述连接曲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板,所述连接曲管远离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蓄水池,所述地面远离所述蓄水池的一侧下端开设有螺孔。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平面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渗水板,所述渗水板上开设有多个渗水孔,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对应所述安装槽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孔,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面流向凹平面,然后从渗水板上的渗水孔落到排水管内,渗水板可以阻止大体积杂物进入排水管,避免大体积杂物堵塞排水管。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排水管的内壁对应所述卡接板的位置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板匹配,通过卡接板与卡接槽的配合使得第一过滤板板和第二过滤板滑动连接在排水管内,雨水进入排水管后,依次通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阻挡雨水中的杂质,避免雨水中的杂质堵塞排水管,同时也避免杂质进入蓄水池,提高储存雨水的可利用性,用户可以通过把手拉出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方便用户定时清理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上的杂物,避免排水管堵塞。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板远离所述蓄水池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过滤板远离所述蓄水池的一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过滤板上。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挡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卡接件,所述地面靠近所述侧挡块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匹配,所述侧挡块靠近所述地面的一侧对应所述螺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孔匹配。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之间的配合,通过卡接板与卡接槽的配合使得第一过滤板板和第二过滤板滑动连接在排水管内,雨水进入排水管后,依次通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阻挡雨水中的杂质,避免雨水中的杂质堵塞排水管,同时也避免杂质进入蓄水池,提高储存雨水的可利用性,用户可以通过把手拉出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方便用户定时清理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上的杂物,避免排水管堵塞。
[0012]2、本技术中,通过凹平面和渗水板之间的配合,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面流向凹平面,然后从渗水板上的渗水孔落到排水管内,渗水板可以阻止大体积杂物进入排水管,避免大体积杂物堵塞排水管。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一;
[0017]图5为本技术图4中C处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二;
[0019]图7为本技术图6中D处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中:1、地面;2、侧挡块;3、连接曲管;4、蓄水池;5、安装轴;6、第一卡接件;7、第二卡接件;8、安装槽;9、把手;10、连接杆;11、排水管;12、第一过滤板;13、第二过滤板;14、渗水板;15、渗水孔;16、定位管道;17、卡接板;18、卡接槽;19、第三过滤板;20、螺杆;21、螺孔;22、侧凸块;23、凹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7,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地面1和侧挡块2,地面1上表面对称设有凹平面23,地面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凸块22,地面1下方对应凹平面23的位置开设有定位管道16,定位管道16内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12,排水管11内且对应第一过滤板12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板13,排水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曲管3,连接曲管3内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
板19,连接曲管3远离排水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蓄水池4,地面1远离蓄水池4的一侧下端开设有螺孔21。
[0023]其中,凹平面23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8,安装槽8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渗水板14,渗水板14上开设有多个渗水孔15,排水管11的上端对应安装槽8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孔,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面1流向凹平面23,然后从渗水板14上的渗水孔15落到排水管11内,渗水板14可以阻止大体积杂物进入排水管11,避免大体积杂物堵塞排水管11;第一过滤板12和第二过滤板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板17,排水管11的内壁对应卡接板17的位置开设有卡接槽18,卡接槽18与卡接板17匹配;第一过滤板12远离蓄水池4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9,第一过滤板12远离蓄水池4的一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过滤板13上,通过卡接板17与卡接槽18的配合使得第一过滤板12板和第二过滤板13滑动连接在排水管11内,雨水进入排水管11后,依次通过第一过滤板12和第二过滤板13,第一过滤板12和第二过滤板13阻挡雨水中的杂质,避免雨水中的杂质堵塞排水管11,同时也避免杂质进入蓄水池4,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地面(1)和侧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上表面对称设有凹平面(23),所述地面(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凸块(22),所述地面(1)下方对应所述凹平面(23)的位置开设有定位管道(16),所述定位管道(16)内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12),所述排水管(11)内且对应所述第一过滤板(12)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板(13),所述排水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曲管(3),所述连接曲管(3)内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板(19),所述连接曲管(3)远离所述排水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蓄水池(4),所述地面(1)远离所述蓄水池(4)的一侧下端开设有螺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平面(23)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渗水板(14),所述渗水板(14)上开设有多个渗水孔(15),所述排水管(11)的上端对应所述安装槽(8)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靖陈海燕林在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