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金属件、光收发器以及光通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29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金属件、光收发器以及光通讯组件,光收发器包含壳体、光通讯模组以及散热金属件;光通讯模组和散热金属件容置于壳体内;散热金属件是通过冲压制程折弯金属板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散热金属件能够批量生产并且制造成本较低;此外,通过冲压金属板制成的散热金属件重量较轻、体积较小,有助于避免小型光收发器的内部空间被过度占用,同时也可避免散热金属件挤压壳体而导致光收发器变形,而有助于提升光收发器的使用寿命。提升光收发器的使用寿命。提升光收发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金属件、光收发器以及光通讯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收发器,特别是一种内部含有散热金属件的光收发器以及应用此光收发器的光通讯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高速通讯网络中,一般设有光收发器以实现光通讯,而光收发器通常安装于电子通讯设备中。为了增加系统设计的弹性及维修方便,光收发器以可插拔方式插入设置于通讯设备中对应的笼子内而构成光通讯组件。一般而言,此笼子系设置于外部电路板上,为了界定光收发模组件与对应的笼子之间的电气及机械接口,已提出各种不同的标准,例如用于10GB/s通讯速率的XFP(10Gigabit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标准以及QSFP(Quad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标准等。
[0003]目前,光通讯组件的散热方式主要通过光收发器壳体将热传递到笼子上的散热鳍片进行散热。因此,光收发器内部需要有良好的散热路径,以便将光元件或电子元件产生的热快速传递至壳体。在现有的光收发器中,虽然会配置具有良好导热性的金属件用于与承载光元件或电子元件的基板热接触,但金属件是利用数控工具机制造,成本很高而不利于批量生产。具体来说,数控工具机可切削加工金属块以形成前述的金属件,然而通过切削加工制成的金属件容易占用光收发器过多的内部空间,且随着光收发器尺寸越来越小,切削加工的良率也跟着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光收器的散热金属件,有助于解决现有金属件制造成本高以及会占用过多内部空间等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光收发器包含壳体、光通讯模组以及散热金属件。光通讯模组和散热金属件容置于该壳体内并与壳体热接触。光通讯模组与散热金属件热接触,且散热金属件是通过冲压制程折弯金属板制成。
[0006]本专利技术另揭露的散热金属件包含主体以及至少一侧立板。主体具有凸包,侧立板连接于主体,且凸包的突出方向与侧立板的延伸方向实质相同。
[0007]本专利技术又另揭露的光通讯组件包含光收发器以及具有散热结构的笼子。光收发器可插拔地设置于笼子内,且该光收发器包含壳体、光通讯模组以及散热金属件。壳体与笼子的散热结构热接触,且光通讯模组和散热金属件容置于壳体内并与壳体热接触。光通讯模组与散热金属件热接触,且散热金属件是通过冲压制程折弯金属板制成。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散热金属件、光收发器以及光通讯组件,配置有散热金属件将光通讯模组产生的热均匀分散到壳体各处,可避免热能蓄积在壳体下半部。散热金属件可以是通过冲压制程折弯金属板制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切削加工金属块制造出来的散热金属件,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散热金属件能够批量生产并且制造成本较低。此外,通过冲压金属板制成的散热金属件重量较轻、体积较小,有助于避免小型光收发器的内部空间被过度占
用,同时也可避免散热金属件挤压壳体而导致光收发器变形,而有助于提升光收发器的使用寿命。
[0009]以上的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收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光收器的分解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中散热金属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4为图1中光收器的内部侧视示意图;
[0014]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通讯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
光收发器
[0017]2ꢀꢀ
笼子
[0018]21
ꢀꢀ
散热结构
[0019]10
ꢀꢀ
壳体
[0020]110
ꢀꢀ
上壳件
[0021]120
ꢀꢀ
下壳件
[0022]20
ꢀꢀ
光通讯模组
[0023]210
ꢀꢀ
基板
[0024]220
ꢀꢀ
光电元件
[0025]230、240
ꢀꢀ
热传导介质
[0026]30
ꢀꢀ
散热金属件
[0027]310
ꢀꢀ
主体
[0028]311
ꢀꢀ
凸包
[0029]311a
ꢀꢀ
平坦部
[0030]311b
ꢀꢀ
弧形部
[0031]320 侧立板
[0032]D1 突出方向
[0033]D2 延伸方向
[0034]T1、T2
ꢀꢀ
厚度
[0035]P
ꢀꢀ
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保护范围及附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系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畴。
[0037]请先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收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
为图1中光收器的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光收发器1包含壳体10、光通讯模组20以及散热金属件30。
[0038]壳体10包含组装在一起的上壳件110以及下壳件120。壳体10用于可插拔地容置于笼子(此处未绘示)内以进行光通讯传输。
[0039]光通讯模组20例如但不限于是容置于壳体10内的光发射次模组(TOSA)或光接收次模组(ROSA)。光通讯模组20包含基板210、光电元件220以及热传导介质230、240。光电元件220设置于基板210,热传导介质230设置于基板210的底面,且热传导介质240与壳体10的上壳件110热接触。光电元件220例如但不限于是光元件或电子元件,其中光元件例如是光电二极管或光纤阵列,电子元件例如是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 IC);在本实施例中,光电元件220可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其设置于基板210的底面并与热传导介质230热接触。基板210例如但不限于是印刷电路板,且热传导介质230、240例如但不限于是石墨垫片或散热膏。
[0040]散热金属件30容置于壳体10内。请进一步参照图3和图4,其中图3为图2中散热金属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中光收器的内部侧视示意图。散热金属件30的底部可与壳体10的下壳件120水平对齐。散热金属件30包含主体310以及至少一侧立板320,主体310具有凸包311,且侧立板320连接于主体310的边缘。光通讯模组20和壳体10皆与凸包311热接触,且凸包311的突出方向D1朝向光通讯模组20以及壳体10的上壳件110。详细来说,光通讯模组20的热传导介质230设置于基板210的底面以及散热金属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光通讯模组,容置于该壳体内;以及散热金属件,容置于该壳体内并与该壳体热接触,该光通讯模组与该散热金属件热接触,且该散热金属件是通过冲压制程折弯金属板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金属件为单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金属件具有凸包,该光通讯模组与该凸包热接触,且该凸包的突出方向朝向该光通讯模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凸包具有平坦部以及位于该平坦部至少其中一侧的弧形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弧形部围绕该平坦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通讯模组包含光电元件、基板以及热传导介质,该光电元件设置于该基板,该热传导介质设置于该基板的底面以及该散热金属件之间,且该热传导介质与基板和该散热金属件热接触。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金属件包含主体以及至少一侧立板,该主体具有该凸包,且该至少一侧立板连接于该主体的边缘。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侧立板具有弧形弯折部。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热传导介质设置于该至少一侧立板,且该热传导介质与该壳体和该至少一侧立板热接触。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侧立板与该主体的厚度实质相同。11.一种光收发器的散热金属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主体以及至少一侧立板,该主体具有凸包,该至少一侧立板连接于该主体,且该凸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建冬洪琪淋姚高飞叶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环球广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