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藻土过滤器及电解铜箔生产用电解液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1968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藻土过滤器及电解铜箔生产用电解液过滤装置。所公开硅藻土过滤器包括支架,该支架上设有多个硅藻土过滤单元,所述支架底部设有多个超声波振子,且多个超声波振子分别位于各硅藻土单元底部;每个硅藻土单元包括过滤容器和过滤袋,所述过滤容器的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袋置于过滤容器内壁,所述过滤袋上涂覆有硅藻土涂层。所公开的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上述硅藻土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器及过滤装置结构紧凑、尺寸合理,安装及操作简单、方便,占地面积较小。面积较小。面积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藻土过滤器及电解铜箔生产用电解液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溶液过滤器及电解铜箔生产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硅藻土过滤器及电解铜箔生产用电解液过滤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解铜箔生产过程中对污染杂质非常敏感,电解液中的污染杂质会造成产箔箔面粗糙、针孔、渗透点等质量缺陷,高度净化的电解液是生产高品质铜箔前提条件之一,因此成熟的电解铜箔工艺中需配备电解液前置过滤系统,而硅藻土过滤器是其中的核心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对电解液中的颗粒性杂质(包括吸附有机物的活性炭)进行过滤去除。当过滤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一般在2个月左右),污染杂质在滤层积累,减少电解液的过流量,降低过滤效率,因此需要对过滤器进行清洗。
[0003]目前国内铜箔厂家普遍采用的硅藻土过滤器主要为两种:袋式和烛式(反吹式)。其中袋式过滤器内部由金属网篮支撑滤袋,液体由入口流进,经滤袋过滤后从出口流出,杂质拦截在滤袋外。目前袋式过滤器的清洗方法为人工清洗:打开过滤器顶盖,整体吊出滤袋,用清水进行冲洗,主要冲走滤袋表面的硅藻土及截留杂质,冲洗结束后,进行重新涂覆硅藻土,过滤,依次循环。这种做法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过滤器2个月冲洗一次,频率过高,频繁开盖操作,外界环境的细微粉尘及其他污染物不可避免的进入过滤系统,进而影响所产铜箔质量;二是由于硅藻土及活性炭中吸附有大量的有毒重金属物质Zn、As、Cr、Sb等,同时硅藻土细颗粒本身也易形成微细粉尘,频繁接触容易损害操作人员健康,严重者产生职业病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硅藻土过滤器。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的硅藻土过滤器包括支架,该支架上设有多个硅藻土过滤单元,所述支架底部设有多个超声波振子,且多个超声波振子分别位于各硅藻土单元底部;每个硅藻土单元包括过滤容器和过滤袋,所述过滤容器的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袋置于过滤容器内壁,所述过滤袋上涂覆有硅藻土涂层。
[0006]进一步,所述支架为圆柱体形状,所述多个硅藻土过滤单元在所述支架上沿周向均匀布置。
[0007]进一步,所述支架由底板、顶板、多根沿轴向设置竖向支撑杆、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支撑环和多根顶部支撑杆组装而成,多根沿轴向设置竖向支撑杆和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支撑环构成圆柱侧壁,所述底板和顶板分别设置在圆柱的底部和顶部,且顶板与圆柱侧壁顶部的支撑环通过多根顶部支撑杆连接;所述多个硅藻土过滤单元设置在顶板与圆柱侧壁之间,且相邻硅藻土过滤单元被顶部支撑杆隔开。
[0008]进一步,所述支架中心设有安装柱,该安装柱穿过顶板,且安装柱与顶板之间设有第一止振垫,所述安装柱底部与支架底板之间设有第二止振垫。
[0009]进一步于,所述过滤容器为圆柱体结构。
[0010]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解铜箔生产用电解液过滤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的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上述硅藻土过滤器,所述罐体底部设有至少一个进出液口;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通过液管与各过滤容器内容腔相通。
[0011]进一步,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四个进出液口,分别为涂覆液进口、待过滤电解液进口、清洗液进口和排污口。
[0012]进一步,所述罐体内设有过滤腔和净液储存腔,所述至少一个进出液口与所述过滤腔相通,所述硅藻土过滤器安装于过滤腔中;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净液储存腔相通,所述液管与出液口之间连接有出液管,该出液管位于净液储存腔内,同时该出液管位于净液储存腔内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
[0013]进一步,还包括罐盖,设与罐体顶部,且所述出液口设于罐盖上;所述净液储存腔设于罐盖上。
[0014]进一步,所述罐体上设有压力计和温度计,分别用于监测罐体内的压力差和温度。
[0015]本技术的过滤器及过滤装置结构紧凑、尺寸合理,安装及操作简单、方便,占地面积较小。并且。本技术过滤器及过滤装置中的滤渣可高效清理,无需人工干预,在密闭的环境下即可实现脱渣过程,对硅藻土过滤器进行清洗,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保障了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过滤器及过滤装置的参考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横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除非有特殊说明,本文中的术语和方法根据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认识理解或采用已有相关方法实现。
[0019]本文所述轴向、周向、侧壁、底部、顶部等方向或方位性术语和说明书附图所示装置的具体方向或方位一致。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附图中的具体方向和方位仅为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文公开基础上所做的等同旋转、调换等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硅藻土过滤器主要由支架和多个硅藻土过滤单元组成,其中多个硅藻土过滤单元设置在支架4上,由支架承载,且支架底部设有多个超声波振子2,且多个超声波振子分别位于各硅藻土单元底部;每个硅藻土单元包括过滤容器18和过滤袋3,其中过滤容器的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袋3置于过滤容器内壁,且过滤袋上涂覆有硅藻土涂层。
[0023]使用时,整个过滤器置于一容器中,待过滤也过滤袋被过滤净化后进入过滤容器,之后收集过滤容器内的净液。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进行清洗,可通过下方设置的超声
波振子的振动提高清洗效果。
[0024]本技术的硅藻土过滤器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采用以下改进或替换方案:
[0025]在一些方案中,所述支架整体呈圆柱形,结合图2所示,多个硅藻土过滤单元沿圆柱周向均布布置。进一步的方案中,为使得过滤器结构更加紧凑,所述过滤容器为圆柱形。
[0026]还有一些方案中,所述支架由底板20、面积小于底板的顶板19、多根沿轴向设置竖向支撑杆、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支撑环21和多根顶部支撑杆22组装而成,多根沿轴向设置的竖向支撑杆和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支撑环21组装后构成有空格的圆柱侧壁,所述底板和顶板分别设置在圆柱的底部和顶部,且顶板与圆柱侧壁顶部的支撑环通过多根顶部支撑杆22连接;所述多个硅藻土过滤单元设置在顶板与圆柱侧壁之间,且相邻硅藻土过滤单元被顶部支撑杆22隔开。进一步的方案中,为方便支架在容器内安装,且避免清洗过程中振动过于激烈,所述支架中心设有安装柱12,该安装柱穿过顶板19,且安装柱与顶板之间设有止振垫13,所述安装柱底部与支架底板之间设有止振垫13。
[0027]实施例2:
[0028]本技术的电解铜箔生产用电解过滤装置包括罐体(5)罐体内设有安装有上述硅藻土过滤器,罐体底部设有至少一个进出液口,优选四个,分别为涂覆液进口14、待过滤电解液进口17、清洗液进口16和排污口15;罐体顶部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通过液管11与各过滤容器内容腔相通。
[0029]在对铜箔生产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藻土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4),该支架上设有多个硅藻土过滤单元,所述支架底部设有多个超声波振子(2),且多个超声波振子分别位于各硅藻土单元底部;每个硅藻土单元包括过滤容器(18)和过滤袋(3),所述过滤容器的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袋置于过滤容器内壁,所述过滤袋上涂覆有硅藻土涂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圆柱体形状,所述多个硅藻土过滤单元在所述支架上沿周向均匀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底板(20)、顶板(19)、多根沿轴向设置竖向支撑杆、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支撑环(21)和多根顶部支撑杆(22)组装而成,多根沿轴向设置竖向支撑杆和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支撑环(21)构成圆柱侧壁,所述底板和顶板分别设置在圆柱的底部和顶部,且顶板与圆柱侧壁顶部的支撑环通过多根顶部支撑杆连接;所述多个硅藻土过滤单元设置在顶板与圆柱侧壁之间,且相邻硅藻土过滤单元被顶部支撑杆隔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心设有安装柱(12),该安装柱穿过顶板(19),且安装柱与顶板之间设有止振垫(13),所述安装柱底部与支架底板之间设有止振垫(13)。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仲儒罗婷李浩苏晓红梁永锋韩礼泽祁贤荣杨芬吴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