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141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包括本体和靠背,本体为内部镂空的壳体设置,较为轻便。本体的顶面上设有开槽,开槽上设有便盆,本体还设有扶手,扶手设置在开槽的两侧,且扶手可升降设置在本体的顶面上。靠背的一侧可旋转固定在本体上,本体的侧面设有收纳槽。患者将前臂放在扶手上,并且手掌握住扶手,使患者能够朝扶手施力易于排便,放松时患者能够靠在靠背上休息。扶手的高度可调节,使患者能够调节至较舒适体位进行排便,使排便更轻松,防止患者排便过度用力造成导管脱落或置管处出血。在不使用排便装置时,将扶手降至本体内,将靠背翻转至收纳槽内,使排便装置处于收纳状态,减小占用空间。减小占用空间。减小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肝通过血浆置换、血浆胆红素吸附等技术可有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可清除血液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或毒素,暂时替代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肝功能恢复。人工肝治疗需要在患者腹股沟处置入一根长约14

15cm双腔深静脉导管,为维护患者的血管通路,术后需要患者在床上进行卧位排便,因排便方式和习惯的改变,导致患者排便时间延长,再加上肝衰竭患者多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情况,大大增加了患者置管处出血的风险;对不愿卧床排便的患者,只能被动采用病房卫生间的坐便器进行排便,一旦用力过大,很容易增加导管滑脱的风险;由于体位的变化,导管易发生堵管,增加医护人员导管维护的精力,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0003]临床上现有的排便装置都为座椅式结构,底部安装移动轮,座椅上设有通孔,通孔下方设有马桶,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满足病人基本的排泄要求。但是,马桶的高度、角度无法调节,无法调整至患者需要的舒适体位,因舒适性低有些患者较为排斥,卧床排便不适也容易让患者过度用力,增加导管脱落或置管处出血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使患者能够调节至较舒适体位进行排便,使排便更轻松,防止患者排便过度用力造成导管脱落或置管处出血。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包括本体和靠背,本体为内部镂空的壳体设置,本体的顶面上设有开槽,开槽上设有便盆,本体还设有扶手,扶手设置在开槽的两侧,且扶手可升降设置在本体的顶面上;靠背的一侧可旋转固定在本体上,本体的侧面设有收纳槽,靠背不使用时收纳在收纳槽中。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一、采用本技术的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患者将前臂放在扶手上,并且手掌握住扶手,使患者能够朝扶手施力易于排便,放松时患者能够靠在靠背上休息。扶手的高度可调节,使患者能够调节至较舒适体位进行排便,使排便更轻松,防止患者排便过度用力造成导管脱落或置管处出血。
[0009]二、在不使用排便装置时,将扶手降至本体内,将靠背翻转至收纳槽内,使排便装置处于收纳状态,减小占用空间。
[0010]三、本体为内部镂空的壳体设置,较为轻便,方便携带和挪动摆放位置,较为省力。
[0011]优选的,壳体内设有控制轮,控制轮在壳体内可转动设置,控制轮上设有若干轮齿,靠背与本体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卡槽,卡槽沿着靠背的旋转方向均匀排列;本体与靠背的
连接处设有通槽,轮齿通过通槽插入卡槽中,控制轮的转动调节靠背与本体之间的角度。患者转动控制轮调节靠背的翻转幅度较为便利,而且能够将靠背准确地翻转至各个角度,防止患者翻转靠背时体位变化导致管道弯折堵塞,提高适用范围和舒适度。
[0012]优选的,本体还包括四个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设置在本体的底部,支撑柱的另一端设有垫块,垫块可拆卸设置,垫块上设有固定槽,支撑柱设有垫块的端部设有凸块,凸块插入固定槽后为过盈配合。垫块能够增加支撑柱的长度,使用不同高度的垫块能够调节本体的高度,使患者能够调节至较舒适体位进行排便。
[0013]优选的,本体的顶面设有凹槽,扶手在本体内降到最小位置时,扶手整体位于凹槽中,扶手的顶部与本体的顶面平齐。使扶手能够完全收纳至凹槽内,进一步减小占用空间;排便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本体的顶面平整,能够在本体的顶面上放置物品,便于堆叠。
[0014]优选的,本体上还设有控制按钮和电机,控制按钮与电机电连接,控制按钮用于控制电机的运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轮。患者通过按压控制按钮来控制靠背的翻转方向和翻转幅度,便于控制。
[0015]优选的,控制按钮设置在本体的侧面,保证患者伸手能够摸到按钮,自己控制靠背的翻转幅度,满足患者对靠背与本体之间的夹角角度的要求。
[0016]优选的,便盆可拿取设置在本体上,便盆可从开槽内取出,便于更换和清洗;开槽设有凸檐,便盆的盆边设有延展部,便盆置入开槽时,延展部位于凸檐上,便盆的顶面与本体的顶面平齐,使患者坐在本体的顶面上更舒适,防止便盆的延展部硌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中排便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中便盆与本体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中俯视排便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中仰视排便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实施例中垫块连接支撑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实施例中轮齿配合卡槽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本体;11、开槽;111、凸檐;12、收纳槽;13、通槽;14、凹槽;15、控制按钮;2、靠背;21、卡槽;3、便盆;31、延展部;4、扶手;5、控制轮;50、轮齿;6、支撑柱;61、凸块;7、垫块;7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6]如图1至图7所示的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包括本体1和靠背2,本体1为内部镂空的壳体设置,本体1的顶面上设有开槽11,开槽11上设有便盆3,本体1还设有扶手4,扶手4设置在开槽11的两侧,且扶手4可升降设置在本体1的顶面上;靠背2的一侧可旋转固定在本体1上,本体1的侧面设有收纳槽12,靠背2不使用时收纳在收纳槽12中。患者将前臂放在扶手4上,并且手掌握住扶手4,使患者能够朝扶手4施力易于排便,放松时患者能够靠在靠背2上休息。扶手4的高度可调节,使患者能够调节至较舒适体位进行排便,使排便更轻松,防止患
者排便过度用力造成导管脱落或置管处出血。
[0027]其中,在不使用排便装置时,将扶手4降至本体1内,将靠背2翻转至收纳槽12内,使排便装置处于收纳状态,减小占用空间。本体1为内部镂空的壳体设置,较为轻便,方便携带和挪动摆放位置,较为省力。
[0028]壳体内设有控制轮5,控制轮5在壳体内可转动设置,控制轮5上设有若干轮齿50,靠背2与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卡槽21,卡槽21沿着靠背2的旋转方向均匀排列;本体1与靠背2的连接处设有通槽13,轮齿50通过通槽13插入卡槽21中,控制轮5的转动调节靠背2与本体1之间的角度。患者转动控制轮5调节靠背2的翻转幅度较为便利,而且能够将靠背2准确地翻转至各个角度,防止患者翻转靠背2时体位变化导致管道弯折堵塞,提高适用范围和舒适度。
[0029]本体1还包括四个支撑柱6,支撑柱6的一端设置在本体1的底部,支撑柱6的另一端设有垫块7,垫块7可拆卸设置,垫块7上设有固定槽71,支撑柱6设有垫块7的端部设有凸块61,凸块61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靠背(2),所述本体(1)为内部镂空的壳体设置,所述本体(1)的顶面上设有开槽(11),所述开槽(11)上设有便盆(3),所述本体(1)还设有扶手(4),所述扶手(4)设置在所述开槽(11)的两侧,且所述扶手(4)可升降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顶面上;所述靠背(2)的一侧可旋转固定在所述本体(1)上,所述本体(1)的侧面设有便于所述靠背(2)收纳的收纳槽(12),所述靠背(2)不使用时,收纳在所述收纳槽(1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控制轮(5),所述控制轮(5)在所述壳体内可转动设置,所述控制轮(5)上设有若干轮齿(50),所述靠背(2)与所述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卡槽(21),所述卡槽(21)沿着所述靠背(2)的旋转方向均匀排列;所述本体(1)与所述靠背(2)的连接处设有通槽(13),所述轮齿(50)通过所述通槽(13)插入所述卡槽(21)中,所述控制轮(5)的转动调节所述靠背(2)与所述本体(1)之间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辅助排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还包括四个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底部,所述支撑柱(6)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静静周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西溪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