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功能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168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4
一种多用途功能毯结构,包括一第一布料结构以及一第二布料结构。该第一布料结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直立地设有多个植绒纤维;该第二布料结构具有相对的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及该第四表面卷绕地设有多个刷毛纤维,通过该第一布料结构的植绒纤维嵌入该第二布料结构的刷毛纤维中,使该第一布料结构与该第二布料结构相互结合。以此,该第一布料结构以及该第二布料结构可相互结合,形成厚度较厚与保暖效果较佳的毯子,进而具有扩充性,同时结合后的毯子在使用时不会因侧向滑动而分离,但仍可垂直分离。并且,由于以软质的纤维来形成结合,因此使用时不会摩擦皮肤产生粗糙不适感,仍可保有毯子的高柔软性。子的高柔软性。子的高柔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功能毯结构


[0001]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毯子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结合两种布料结构形成单一毯子,且可分离使用的多用途功能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毯子与棉被为常用的保暖寝具,毯子相对较薄但具有较高的透气性,棉被一般使用布料缝合的被单,内部由充填棉或羽绒的被胎组成,随棉或羽绒填充量增加保暖度,但透气性会降低。使用机能性纱线如低热传的中空纱线、吸排的异形断面纱线、蓄光发热的发热纱线等来编织制作毯子,虽然可提供较佳的透气效果及增加保暖效果,且进一步可利用布料刷毛工艺提高保暖性,但是因为毯子的厚度相对棉被较薄,对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会有保暖性不足的问题。
[0003]除了发热与低热传的机能性纱线外,提高纱线的丹尼数与增加编织布料的厚度,是提高毯子保暖度的重要因素,然而受限于纱线制作与编织的工艺,厚度的提高仍然有限。毯子上面再加一层毯子或薄棉被,可以有效提升保暖度,使其适用于较寒冷的环境,进一步可依保暖需要选择适合的毯子或薄被,使这种两层堆叠的毯子有更广泛使用的环境温度,使其具有更多的用途。然而两层或两层以上毯子,容易因为睡觉时的身体移动,导致上下层毯子偏移,严重情形可能错开或成团,失去应有的保暖效果,如何确保堆叠的上下层在睡眠时保持完好的堆叠状态,成为这类经堆叠产生的多用途毯子待解决的问题。
[0004]毯子或薄被的堆叠提高适用的环境温度范围,需要避免睡眠时身体移动造成的分离问题,因此如何固定上下层是重要的问题。现有的布料固定方式,包括使用夹子与魔鬼毡两种,前者在上下层的周边以夹子夹住,后者在上下层布料的特定位置缝制魔鬼毡,以魔鬼毡来固定上下两层。保暖虽然是棉被或毯子的主要功能,使用的舒适感也相当重要,夹子与魔鬼毡均属硬材质,触感坚硬不舒服,并且,夹子与魔鬼毡固定整面毯子,当需要分开两层毯子或薄被时以配合回暖的天气时,也会因其固定较紧而相对耗时。因此夹子与魔鬼毡虽能稳定固定住,不使上下层分开,然在确保寝具的使用舒适性,以及容易结合与分开,仍然需要寻找可行的上下层固定方式。
[0005]因此,如何将上述不足问题加以改进,为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在于解决及改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目的。
[0007]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功能毯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布料结构以及一第二布料结构。该第一布料结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直立地设有多个植绒纤维;以及该第二布料结构具有相对的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及该第四表面卷绕地设有多个刷毛纤维,通过该第一布料结构的植绒纤维
嵌入该第二布料结构的刷毛纤维中,使该第一布料结构与该第二布料结构相互结合。
[0008]其中,该植绒纤维的长度大于0毫米并小于10毫米。
[0009]其中,该刷毛纤维卷绕为一圆圈,该圆圈的直径大于0毫米并小于5毫米。
[0010]其中,该第二布料结构为将一第一纱线与一第二纱线并股而成,且该第一纱线为一异形断面纤维与一中空纤维混纺的纱线,该第二纱线为一发热纱线。
[0011]以此,该第一布料结构以及该第二布料结构可相互结合,形成厚度较厚与保暖效果较佳的毯子,进而具有扩充性,同时结合后的毯子在使用时不会因侧向滑动而分离,但仍可垂直分离。并且,由于以软质的纤维来形成结合,因此使用时不会摩擦皮肤产生粗糙不适感,仍可保有毯子的高柔软性。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多用途功能毯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布料结构与第二布料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布料结构与第二布料结构相互结合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结合后的第一布料结构与第二布料结构不会因侧向滑动而分离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结合后的第一布料结构与第二布料结构可垂直分离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第一布料结构;
[0020]11、第一表面;
[0021]111、植绒纤维;
[0022]12、第二表面;
[0023]121、合成纤维;
[0024]2、第二布料结构;
[0025]21、第三表面;
[0026]211、刷毛纤维;
[0027]22、第四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方便简洁了解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现将本技术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9]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功能毯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布料结构1以及一第二布料结构2。
[0030]请参阅图2所示,该第一布料结构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11及一第二表面12,该第一表面11直立地设有多个植绒纤维111。
[0031]具体来说,该第一布料结构1可为填充羽绒、棉或棉球的棉被。该植绒纤维111是指长度较短的化学纤维,该植绒纤维111的长度大于0毫米并小于10毫米,例如为3mm

8mm。该
第一布料结构1可为将羽绒、棉或棉球填充于一布袋中,该布袋内车缝有多个格体来固定羽绒、棉或棉球。由于该第一布料结构1填充有羽绒、棉或棉球,所以可提供较佳的保暖效果,且棉球可提供较佳的回弹性,也不容易穿过该布袋,而掉落于该布袋外。该第一布料结构1以植绒的方式将多个植绒纤维111垂直固定于该第一表面11上。
[0032]该第二表面12设有多个合成纤维121,且该合成纤维121在纺纱过程中添加矿石粉或玉石粉。该合成纤维例如为聚酯纤维或尼龙,在聚酯纤维(Polyester)或尼龙(Nylon)的纺纱过程中添加矿石粉或玉石粉。由于矿石的导热高、散热快,所以能快速传导温度,达到凉爽效果。
[0033]该第二布料结构2具有相对的一第三表面21及一第四表面22,该第三表面21及该第四表面22卷绕地设有多个刷毛纤维211,通过该第一布料结构1的植绒纤维111嵌入该第二布料结构2的刷毛纤维211中,使该第一布料结构1与该第二布料结构2相互结合。
[0034]具体来说,该第二布料结构2可为编织布料形成的毯子。该刷毛纤维211卷绕为一圆圈,该圆圈的直径大于0毫米并小于5毫米。该第二布料结构2为将一第一纱线与一第二纱线并股而成,且该第一纱线为一异形断面纤维与一中空纤维混纺的纱线,该第二纱线为一发热纱线。异形断面纤维是指非圆形横断面的合成纤维,而中空纤维是指纤维内部为中空状。由于该第二布料结构2是纱线并股后再编织成布料,所以具有较多的通孔,可提供较佳的透气效果及保暖效果。该第二布料结构2以刷毛的方式将该多个刷毛纤维211形成于该第三表面21及该第四表面22上。
[0035]请参阅图3所示,在使用上,该第一布料结构1可选择性与该第二布料结构2的第三表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功能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布料结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直立地设有多个植绒纤维;以及一第二布料结构,具有相对的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及该第四表面卷绕地设有多个刷毛纤维,通过该第一布料结构的植绒纤维嵌入该第二布料结构的刷毛纤维中,使该第一布料结构与该第二布料结构相互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功能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植绒纤维的长度大于0毫米并小于10毫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有几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