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83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结构、排空结构和推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设有引导导管和输送导管;所述引导导管、输送导管的近端均设有排空结构;引导导管作为外部导丝的路径,输送导管设有供心房分流器输送的路径;所述推送结构控制外部的心房分流器沿输送导管的输送路径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心房分流器的输送结构,将传统心房分流器植入手术流程中的输送器进入、装载器进入流程整合在一起,减少了手术时间,同时也为心房分流器或者封堵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标准模块。封堵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标准模块。封堵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标准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HF),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0005]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1)左心衰:指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而发生的心衰,临床上比较常见,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2)右心衰:单纯的右心衰主要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3)全心衰:左心衰竭后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长时间后,右心衰竭也随之出现,即为全心衰。
[0006]针对左心房持续高压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现有技术解决措施之一是在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房间隔植入分流装置,重新分配左、右心房间压力并减小房间压力不平衡。
[0007]常见的分流装置植入方式是先将分流装置压缩在装载器上,然后由输送器将分流装置输送到房间隔的预指定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回撤输送器释放分流装置,直至分流装置完全释放打开。但目前心房分流器植入手术流程过于复杂,增加了手术时间,给患者造成较大风险,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功能丰富、操作简单、节约手术时间的植入心房分流装置,造福广大患者及其家属。
[0008]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新的设计,以克服上述不足。
[0009]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
[0011]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结构、排空结构和推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设有引导导管和输送导管;所述引导导管、输送导管的近端均设有排空结构;引导导管作为外部导丝的路径,输送导管设有供心房分流器输送的路径;所述推送结构控制外部的心房分流器沿输送导管的输送路径运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推送结构包括推送杆和控制件,所述推送杆的远端与连接件的近端连接,连接件的远端与心房分流器连接。
[0013]进一步的, 所述输送导管的远端设有弯曲部,弯曲部的角度为15
°
~90
°

[0014]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的远端设有可闭合件,所述可闭合件设有三角形小叶,三角
形小叶围成近端为圆形、远端为平滑的中空圆锥或中空圆台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小叶近端与输送结构为刚性连接,所述三角形小叶的远端为自由状态。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可闭合件上还设有引导导管的出口,所述引导导管的出口用于导丝穿过,以使导丝引导输送结构的输送方向。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小叶与弯曲部中间还具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材料为记忆合金,记忆合金使三角形小叶收拢至收拢状态。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排空结构包括应力保护管、排空头部、排空尾部、硅胶阀、三通旋塞和排空管,排空尾部与排空头部的近端固定连接,硅胶阀设置于排空结构内部;排空头部的远端设有供应力保护管插入的插接口,以使应力保护管插接于插接口内,排空头部的一侧开设有供排空管的一端穿过的通孔,以使排空管的一端安装于通孔内,排空管的另一端与三通旋塞连接。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输送手柄,输送手柄的远端与输送导管的近端连接;所述输送手柄内设有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部和传导部;传导部的远端与推送杆连接,旋转控制部以带动传导部运动,进而使传导部带动推送杆沿输送管形成的通道运动。
[002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为手动控制部或电动控制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心房分流器的输送结构,将传统心房分流器植入手术流程中的输送器进入、装载器进入流程整合在一起,减少了手术时间,同时也为心房分流器或者封堵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标准模块。
[0022]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输送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输送结构远端的圆锥结构打开时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提供的输送结构远端的圆锥结构打开时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提供的输送结构远端的圆锥结构闭合时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排空部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排空部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心房分流器左盘释放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心房分流器右盘释放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心房分流器安装在房间隔上的局部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五提供的输送结构和输送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五提供的手动控制部、传导部结构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五提供的传导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六提供的电动控制部、传导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输送结构;11.输送导管;12.引导导管;13.三角形小叶;14.引导导管出口;2.排空结构;21.第一排空部;211.第一硅胶阀;212.第一排空尾部;213.第一排空头部;214.第一排空管;215.第一三通旋塞;22.第二排空部;221.第二硅胶阀;222.第二排空尾
部;223.第二排空头部;224.第二排空管;225.第二三通旋塞;3.推送结构;4.导丝;5.心房分流器;6.房间隔;7.输送手柄;71.输送壳体;72.控制结构;73.控制部;74.传导部;731.第一旋钮/第一齿轮;732.第一螺杆;733.第一螺纹筒;741.第二旋钮/第二齿轮;742.第二螺杆;743.第二螺纹筒;751.推送杆连接件;752.第一螺纹筒连接件;753.第一连接杆;754.第二螺纹筒连接件;755.第二连接杆;756.导向件;75.电控结构;761.第一控制电机;762.第二控制电机;763.电池;764.控制电路。
[00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
[0027]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如图1

10所示,包括输送结构1、排空结构2;输送结构1设有两个腔体,分别为引导导管12和输送导管11;引导导管12、输送导管11的近端均设有排空结构2;引导导管12内安装有导丝4,输送导管11内安装有推送结构3;推送结构3上连接有心房分流器5,进而使推送结构3控制外部的心房分流器5沿输送导管11的输送路径运动。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输送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结构、排空结构和推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设有引导导管和输送导管;所述引导导管、输送导管的近端均设有排空结构;引导导管作为外部导丝的路径,输送导管设有供心房分流器输送的路径;所述推送结构控制外部的心房分流器沿输送导管的输送路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结构包括推送杆和控制件,所述推送杆的远端与连接件的近端连接,连接件的远端与心房分流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导管的远端设有弯曲部,弯曲部的角度为15
°
~9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的远端设有可闭合件,所述可闭合件设有三角形小叶,三角形小叶围成近端为圆形、远端为平滑的中空圆锥或中空圆台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小叶近端与输送结构为刚性连接,所述三角形小叶的远端为自由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房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闭合件上还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忠亮姜程文梁玉晨
申请(专利权)人:晨兴南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