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4073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4
本申请涉及动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物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生物脱霉剂,其包括如下原料:活性有益菌、酵母细胞壁、改性水合硅铝酸盐、植物提取物和生物酶;所述活性益生菌包括罗伊氏乳杆菌;所述植物提取物包括紫草提取物;所述生物酶包括葡萄糖氧化酶。饲喂添加本申请得到的生物脱霉剂饲料,使繁育母猪平均增重和日均采食量分别为0.31kg和0.71kg,料肉比为2.32,白蛋白和球蛋白分别为43.54g/L和27.65g/L;另外,还使肉鸡日均增重和日均采食量分别为60.90g和88.31g,料肉比为1.45,新城疫抗体滴度为10.48,提高了繁育母猪和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繁育母猪和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动物饲料添加剂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物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对畜禽养殖业而言,在饲料原料收集、产品加工、保存运输以及销售使用过程中均有可能受到霉菌毒素污染。饲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为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伏马菌素等,且多种霉菌毒素会共存在饲料中,毒素间还具有协同作用,毒害作用较强。如黄曲霉毒素与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与毒素、呕吐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这些毒素同时出现时,其毒力远远高于单个霉菌毒素所具有的毒力。动物在食用被霉菌毒素侵染后的饲料,给家畜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其能够侵害动物肝脏肾脏,阻碍动物体正常代谢和免疫,甚至出现致癌、致畸的现象。
[0003]相关技术中,为减轻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造成的损害,通常将脱霉剂添加至动物饲料中混合饲喂,而脱霉剂大多是单一吸附,吸附霉菌的同时也会吸附营养,使饲料中的部分营养流失,长期食用含有脱霉剂的饲料,动物的免疫系统依旧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霉菌毒素破坏动物免疫系统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脱霉剂,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脱霉剂,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有益菌70

90份、酵母细胞壁10

30份、改性水合硅铝酸盐250

270份、植物提取物270
>‑
290份和生物酶350

370份;所述改性水合硅铝酸盐通过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而得;所述活性有益菌包括罗伊氏乳杆菌;所述植物提取物包括紫草提取物;所述生物酶包括葡萄糖氧化酶。
[0006]本申请中生物脱霉剂选用活性有益菌70

90份、酵母细胞壁10

30份、改性水合硅铝酸盐250

270份、植物提取物270

290份、生物酶350

370份,饲喂添加生物脱霉剂饲料的动物性能都是可预期的,且当活性有益菌80份、酵母细胞壁20份、水合硅铝酸盐260份、植物提取物280份、生物酶360份,效果最佳。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有益菌可通过其生物代谢的作用,有效抑制霉菌生长,减少霉菌毒素的产生,还能与霉菌毒素结合形成一肽聚糖复合物排出体外,起到脱毒作用。选用罗伊氏乳杆菌作为活性益生菌加入,可承受胃酸的腐蚀,其自身分泌黏附素,可顺利在细胞表面大量繁殖,进而发挥其调节肠道生态环境等有益功效。另外,罗伊氏乳杆菌在动物肠道中可产生乳酸和多种酶,如脂肪酶、胆盐水解酶等,有利于改善动物肠道pH、抑制霉菌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并且,罗伊氏乳杆菌能合成B族维生素,改善畜禽的生长性能、维持动物健康。其次,罗伊氏乳杆菌在提高动物免疫力、抗细胞凋亡,刺激机体免疫器官的成熟,促使机体抵御感染。
[0008]酵母细胞壁富含β

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该活性物质可作为免疫刺激因子来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增强免疫力的功能,具有增强免疫、防治疾病、促进生长、缓解应激和补充营养的作用,同时酵母细胞壁作为吸附剂加入,可吸附霉菌、清除毒素的作用。另外,酵母细胞壁还具有维护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0009]水合硅铝酸盐是由硅氧和铝氧四面体组成的三维骨架状结构化合物,属立方晶系,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离子吸附能力,起到吸附霉菌毒素的作用。采用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水合硅铝酸盐进行改性处理,改变硅铝酸盐分子孔径大小,提高水合硅铝酸盐吸附霉菌毒素的能力,并具有定向吸附的作用。
[0010]植物提取物可破坏霉菌菌丝和孢子细胞壁,破坏霉菌细胞结构以降解霉菌或抑制霉菌繁殖,从而缓解饲料中产生霉菌毒素。另外,植物提取物的加入可提高动物肝脏对霉菌毒素的解毒能力。紫草提取物可有效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血清活力加强和减少血清胆红素含量,具有抗肝细胞损伤、保肝和恢复肝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动物肝脏对霉菌毒素的解毒能力。
[0011]生物酶的加入,可刺激动物胃肠道产生解毒酶,诱发机体解毒能力,破坏霉菌毒素结构,生成无毒降解产物,使毒性消失。同时利用生物酶的降解作用,降解霉菌毒素,破坏霉菌毒素或降低霉菌毒素,以减轻霉菌毒素对动物体的伤害。葡萄糖氧化酶能催化肠道内葡萄糖产生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此反应可消耗肠道内氧气,为乳酸菌增殖制造厌氧环境,当葡萄糖氧化酶进入动物消化道后,一部分进入肝脏,加速肝脏内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加速毒性成分代谢,畜禽药物中毒得以解除,抑制黄曲霉菌生长和降解黄曲霉毒素,葡萄糖氧化酶还具有调节动物胃肠菌群平衡的功效。
[0012]作为优选:一种生物脱霉剂,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有益菌75

85份、酵母细胞壁15

25份、水合硅铝酸盐255

265份、植物提取物275

285份、生物酶355

365份。
[0013]本申请中生物脱霉剂选用活性有益菌75

85份、酵母细胞壁15

25份、水合硅铝酸盐255

265份、植物提取物275

285份、生物酶355

365份,饲喂添加生物脱霉剂饲料的动物性能都是可预期的,且当活性有益菌80份、酵母细胞壁20份、水合硅铝酸盐260份、植物提取物280份、生物酶360份,效果最佳。
[0014]作为优选:所述改性水合硅铝酸盐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将水合硅酸铝盐缓慢加至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以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总用量与水合硅酸铝盐体积比1:(25

50)的比例加入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剪切,干燥,超微粉碎,得到改性水合硅酸铝盐;所述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重量份比为1:(1

3)。
[00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水合硅酸铝盐缓慢加至去离子水中,便于水合硅酸铝盐在去离子水中分散,采用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水合硅酸铝盐进行改性,以改变水合硅酸铝盐的孔径,从而使水合硅酸铝盐具有定向吸附能力,使生物脱霉剂只吸附霉菌毒素,不吸附营养物质,可避免因在饲料中加入生物脱霉剂而缺失部分营养的情况。
[0016]作为优选:所述活性有益菌还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罗伊氏乳杆菌20

30%、地衣芽孢杆菌30

50%、枯草芽孢杆菌20

30%、鼠李糖乳杆菌1

3%和乳酸菌5

7%。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衣芽孢杆菌可调整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功能,促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脱霉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有益菌70

90份、酵母细胞壁10

30份、改性水合硅铝酸盐250

270份、植物提取物270

290份和生物酶350

370份;所述改性水合硅铝酸盐通过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而得;所述活性有益菌包括罗伊氏乳杆菌;所述植物提取物包括紫草提取物;所述生物酶包括葡萄糖氧化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脱霉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活性有益菌75

85份、酵母细胞壁15

25份、水合硅铝酸盐255

265份、植物提取物275

285份和生物酶355

36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脱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水合硅铝酸盐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将水合硅酸铝盐缓慢加至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以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总用量与水合硅酸铝盐体积比1:(25

50)的比例加入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剪切,干燥,超微粉碎,得到改性水合硅酸铝盐;所述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重量份比为1:(1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脱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有益菌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罗伊氏乳杆菌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丽华张春青李光玉户瑞刚牛久存湛小光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众鑫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