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47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涉及轮胎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框架,底座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本体,两个第一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均与输送机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它能够通过设置破碎机构,可以对较大的废旧轮胎颗粒进行高精度挤压破碎处理,使得废旧轮胎加工成较小的颗粒状,便于后续轮胎回收工作的进行,通过设置筛分机构,能够对加工不彻底的轮胎颗粒进行回收重复加工,进一步的提高轮胎回收工作的效率,通过设置橡胶垫片,能够对辊压机本体进行震动保护,避免辊压机本体运行时产生轻微震动导致辊压机本体固定不稳定的情况出现,通过设置固定拉杆,能够对第一输送带进行加强固定。进行加强固定。进行加强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回收
,具体是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物流业高速发展,我国的私家车保有量和货车的数量逐年提高,车辆数量的增加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汽车轮胎的消耗和磨损也产生了很多废旧轮胎,废旧轮胎的处理一般是对其进行挤压粉碎之后用作于工业炼油方向。
[0003]目前对废旧轮胎的挤压粉碎工作中,一般是采用辊压机对废旧轮胎加工成颗粒,参考专利文件CN211415901U,此专利文件提出的方案中,注重于对废旧轮胎加工设备的进料方式进行描述,并不具备对不合格的颗粒进行筛分回收再加工的功能,使得设备的加工效率较为低下,影响废旧轮胎回收的工作产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框架,所述底座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本体,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均与所述输送机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输送机出料口,所述底座本体的上方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底座本体的上方设置有筛分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辊压机本体。r/>[0007]进一步的,所述辊压机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辊压机进料口,所述输送机出料口的下端位于所述辊压机进料口的内部,所述辊压机本体的正侧面开设有辊压机出料口,所述辊压机本体的正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带。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辊压机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拉杆,两个所述固定拉杆的上端均与所述辊压机本体的正侧面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一个第二支撑框架、两个第三支撑框架和一个回料皮带,所述回料皮带的上端位于所述辊压机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回料皮带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右方,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框架。
[00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缓冲框架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筛分机和第二筛分机,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筛分机的上方,所述第三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二筛分机的上方,所述第一筛分机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负压管。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筛分机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负压管,所述第一筛分机和所述第二筛分机的正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筛分机出料口,两个所述筛分机出料口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位于所述回料皮带的上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回料皮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料挡板,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后方设置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回料皮带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破碎机构,可以对较大的废旧轮胎颗粒进行高精度挤压破碎处理,使得废旧轮胎加工成较小的颗粒状,便于后续轮胎回收工作的进行,通过设置筛分机构,能够对加工不彻底的轮胎颗粒进行回收重复加工,进一步的提高轮胎回收工作的效率。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橡胶垫片,能够对辊压机本体进行震动保护,避免辊压机本体运行时产生轻微震动导致辊压机本体固定不稳定的情况出现,通过设置固定拉杆,能够对第一输送带进行加强固定,避免第一输送带的前端下垂导致第一输送带损坏,通过设置缓冲框架,能够对第一筛分机和第二筛分机进行缓冲保护,避免第一筛分机和第二筛分机运行时发生震动与第三支撑框架之间产生碰撞,通过设置回料挡板,能够避免轮胎颗粒料从回料皮带之上倒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的右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破碎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筛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座本体、2第一支撑框架、3输送机本体、4输送机出料口、5破碎机构、501支撑台、502橡胶垫片、503辊压机本体、504辊压机进料口、505辊压机出料口、506第一输送带、507固定拉杆、6筛分机构、601第二支撑框架、602第三支撑框架、603第二输送带、604第三输送带、605缓冲框架、606第一筛分机、607第二筛分机、608第一负压管、609第二负压管、610筛分机出料口、611回料皮带、612回料挡板、61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该装置能够对废旧轮胎进行高强度破碎,同时使得不合格的颗粒料回流进行再次破碎。
[0024]参见图1~图4,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包括底座本体1,底座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框架2。
[0025]此处底座本体1和第一支撑框架2为设备的整体支撑基础,其材料应选用高强度高重量的合金材料制成,避免设备整体较轻导致设备易于侧翻,同时可在底座本体1的边角处加装固定部,使得设备可以快速固定于预选位置。
[0026]底座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本体3,两个第一支撑框架2的上表面均与输送机本体3的底面固定连接,输送机本体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输送机出料口4。
[0027]此处输送机本体3与轮胎粗加工的装置出料口进行连接,其中输送机本体3为方形管状物,其尺寸可根据轮胎初步加工的颗粒大小进行调整。
[0028]底座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破碎机构5,破碎机构5能够对初步加工的轮胎大颗粒进行高效率细加工,可以将轮胎较大的颗粒加工成较小的颗粒状橡胶,以便于后续工作的进行。
[0029]在这里,破碎机构5包括支撑台501,支撑台501固定连接于底座本体1的上表面,支撑台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502,橡胶垫片5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辊压机本体503。
[0030]此处支撑台501可采用混凝土桩进行代替,同时橡胶垫片502可以对辊压机本体503进行一定程度的震动缓冲,避免辊压机本体503与支撑台501直接接触导致支撑台501和辊压机本体503连接处震动开裂。
[0031]详细的,辊压机本体5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辊压机进料口504,输送机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包括底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框架(2),所述底座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本体(3),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框架(2)的上表面均与所述输送机本体(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本体(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输送机出料口(4),所述底座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破碎机构(5),所述底座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筛分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5)包括支撑台(501),所述支撑台(50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台(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502),所述橡胶垫片(5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辊压机本体(5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机本体(5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辊压机进料口(504),所述输送机出料口(4)的下端位于所述辊压机进料口(504)的内部,所述辊压机本体(503)的正侧面开设有辊压机出料口(505),所述辊压机本体(503)的正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带(5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506)位于所述辊压机出料口(505)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50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拉杆(507),两个所述固定拉杆(507)的上端均与所述辊压机本体(503)的正侧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机构(6)包括一个第二支撑框架(601)、两个第三支撑框架(602)和一个回料皮带(611),所述回料皮带(611)的上端位于所述辊压机进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华徐立新徐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合得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