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检测电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250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纹检测电动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为空心柱结构;驱动头,驱动头与外壳的一端连接;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的一端与驱动头连接;调节单元,调节单元与外壳的一端连接;动力源,动力源设于外壳内部并驱动驱动头旋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动力源与驱动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检测单元与驱动头和动力源之间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半自动的对螺纹进行检测的工作,进而提高了对螺纹检测的工作效率以及提升了检测螺纹的节拍,使得实现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目的;并通过驱动头与调节单元的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对检测单元进行更换以及能够对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提升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性与使用效果。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性与使用效果。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性与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纹检测电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螺纹中径快速检测的
,尤其涉及一种螺纹检测电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螺纹检测行业针对螺纹中径的检测主要依靠标准螺纹规或轮廓仪进行检测与判定,其中由于螺纹规的检测原理更接近产品实际使用状态、维护成本低以及利于投资等原因,故被多数厂商选用作为判断螺纹中径是否合格的手段;
[0003]但是在对常见螺纹检测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检验员按照规范手法手动将标准螺纹塞规旋入被测螺纹孔内,若螺纹塞规顺畅通过即为零件合格,而螺纹塞规是否顺畅通过的判断主要受检验员感官影响,从而时常造成同一螺纹孔不同检验员会得出不同结论的现象,并且螺纹塞规对于深孔螺纹的检测效率较低,例如:一个M10长度为20的螺纹孔,检验员手动使用螺纹塞规检测的时间约为:20S;使得当前阶段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于提升检测节拍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提高检测节拍才能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从而才能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检验员需手动拧螺纹塞规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纹检测电动装置,包括:
[0005]外壳,外壳为空心柱结构;
[0006]驱动头,驱动头与外壳的一端连接;
[0007]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的一端与驱动头连接;
[0008]调节单元,调节单元与外壳的一端连接;
[0009]动力源,动力源设于外壳内部并驱动驱动头旋转;
[0010]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动力源与驱动头。
[001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检测单元包括:
[0012]驱动连接块,驱动连接块的一端与驱动头卡合;
[0013]过渡杆,驱动连接块的另一端与过渡杆连接;
[0014]检测杆,过渡杆的另一端与检测杆连接;检测杆的外壁攻有标准螺纹;
[0015]小径引导杆,检测杆的另一端与小径引导杆连接。
[001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驱动连接块为正六角体;小径引导杆的另一端设有倒角。
[001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小径引导杆与过渡杆的杆径小于检测杆的杆径。
[001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调节单元包括:
[0019]扭矩调节器,扭矩调节器与外壳的一端连接。
[002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扭矩调节器设有扭矩调节区间。
[002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扭矩调节器套设于驱动头上;扭矩调节器与驱动头为间
隙配合。
[002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控制单元包括:
[0023]电源键,电源键设于外壳的外壁上;电源键控制动力源的开启和关闭;
[0024]正反转切换键,正反转切换键设于外壳的外壁上;正反转切换键控制驱动头的旋转方向。
[002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外壳另一端开设有充能口。
[002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外壳的外壁开设有凹槽;凹槽口设有栅网。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28](1)本技术通过检测单元与驱动头和动力源之间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半自动的对螺纹进行检测的工作,进而提高了对螺纹检测的工作效率以及提升了检测螺纹的节拍,使得实现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目的。
[0029](2)本技术通过驱动头与调节单元的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对检测单元进行更换以及能够对本技术的参数进行调整,进而能够对不同规格的螺纹进行检测,使得提升了本技术的适用性与使用效果。
[0030](3)本技术通过各单元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机械代替人工对螺纹检测结果的评判,从而提高了对螺纹检测结果判断的正确率,进而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得保证了生产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与被测螺纹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中驱动头与检测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中检测单元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中外壳一端的示意图。
[0036]附图中:
[0037]1、外壳;2、驱动头;3、检测单元;31、驱动连接块;32、检测杆;33、小径引导杆;34、过渡杆;4、调节单元;41、扭矩调节器;5、控制单元;51、电源键;52、正反转切换键;6、充能口;7、凹槽;8、栅网;A、被测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39]如图1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螺纹检测电动装置,包括:
[0040]外壳1,外壳1为空心柱结构;
[0041]驱动头2,驱动头2与外壳1的一端连接;
[0042]检测单元3,检测单元3的一端与驱动头2连接;
[0043]调节单元4,调节单元4与外壳1的一端连接;
[0044]动力源,动力源设于外壳1内部并驱动驱动头2旋转;
[0045]控制单元5,控制单元5控制动力源与驱动头2。
[0046]进一步地,工作人员首先对被测螺纹进行观察,然后工作人员手握外壳1将根据被测螺纹所特制的检测单元3安装在驱动头2上,在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调节单元4调整检测螺纹所需的参数,接着工作人员使用控制单元5启动动力源,使得动力源能够驱使驱动头2开始进行旋转,紧接着工作人员根据被检测螺纹的旋向,通过控制单元5对驱动头2的旋转方向进行调整;当准备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检测单元3开始对被测螺纹进行检测,而使用该检测一个M10长度为20的螺纹孔时,检测的时间约为:4S。
[004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检测单元3包括:
[0048]驱动连接块31,驱动连接块31的一端与驱动头2卡合;
[0049]过渡杆34,驱动连接块31的另一端与过渡杆34连接;
[0050]检测杆32,过渡杆34的另一端与检测杆32连接;检测杆32的外壁攻有标准螺纹;
[0051]小径引导杆33,检测杆32的另一端与小径引导杆33连接。
[005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驱动连接块31为正六角体;小径引导杆33的另一端设有倒角。
[005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小径引导杆33与过渡杆34的杆径小于检测杆32的杆径。
[0054]进一步地,工作人员首先根据被测螺纹的参数选用合适的检测杆32,然后工作人员将驱动连接块31与驱动头2卡合,使得通过驱动连接块31将检测杆32与小径引导杆33安装在驱动头2上,接着工作人员通过调节单元4调整检测螺纹所需的参数然后将小径引导杆33与被测螺纹孔进行预对齐,由于小径引导杆33的杆径小于多数检测杆32的杆径,使得小径引导杆33能够先一步进入到被测螺纹孔内,从而对检测杆32进入螺纹孔内的方向进行引导,在对齐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单元5启动动力源,使得动力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纹检测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空心柱结构;驱动头,所述驱动头与所述外壳的一端连接;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头连接;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外壳的一端连接;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于所述外壳内部并驱动所述驱动头旋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动力源与所述驱动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纹检测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驱动连接块,所述驱动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头卡合;过渡杆,所述驱动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杆连接;检测杆,所述过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杆连接;所述检测杆的外壁攻有标准螺纹;小径引导杆,所述检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小径引导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纹检测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接块为正六角体;所述小径引导杆的另一端设有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纹检测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引导杆与所述过渡杆的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路成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上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